APP下载

论想象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2015-05-11成文萱

艺术评鉴 2015年8期
关键词:声乐学习作用想象

成文萱

摘要:想象是声乐艺术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思维,能够使声乐学习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在帮助我们理解发声概念、掌握发音技巧和领悟歌唱作品思想感情,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营造出作品内在的艺术意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形象在声乐学习的重要。

关键词:想象 声乐学习 作用

艺术离不开想象,想象是让艺术自由翱翔的翅膀,是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声乐,又称为艺术歌唱,是一种常见的音乐表演形式。声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以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实践性和抽象性。现阶段许多老师都很苦恼,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很难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有感情、高技巧的发出高质量的声音。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学习经验,探讨了想象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声乐学习应当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声乐学习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抛砖引玉,旨在为我国声乐学习的发展进上绵薄之力。

一、想象与声乐学习的关系

想象与声乐学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想象是声乐学习的金钥匙,只有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提高声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弥补学生对声乐认知、感知的不足。然而想象又不是一种毫无根据与生俱有的能力,需要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研究表明只有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如:声乐学习、声乐演唱和发声训练等等,体验到丰富的情感经验,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想象的“碎片素材”。想象与声乐学习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想象是提高声乐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而声乐学习又为想象力的提高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发展条件。

(一)想象在声乐学习中的必然性

如果把声乐学习看作是多个动作单元组成,每一个动作单元又具有一个概念及其所支配和控制的相应动作构成。那么对于声乐学习的第一要务是解读每一个单元概念,理解概念所阐述的动作特点和要领,建立系统性的概念认知。但由于声乐活动在演唱和表演时,所运用到的腔体和肌肉具有独特性,在要想实现直接和正面的认知是不可能的情况下,就只能运用想象思维,发挥想象力了。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大脑加工再创造的过程。想象在声乐学习中是必然的。实践表明,发散想象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将想象运用到声乐学习中,可以提高声音训练的有效性,创新学习者的二度创作,使声乐表演具有感情,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想象在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老师都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声乐中发挥形象力,运用丰富的想象加深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理解。可见,想象在声乐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将想象看作是联系老师教学讲解和学生学习理解的桥梁。声乐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巧,但由于发声活动和发声器官的隐蔽性导致了发声学习活动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这就大大加强了声乐学习的难度。在学习中,即使老师对声乐概念、发音技巧能够做到准确性的描述,并高效地传达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完全消化掉这些抽象和理论的声乐知识和、发声方式,这就更谈不上能够娴熟的运用发声技巧了。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必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声乐概念形象化,使发声方法具体化,最好通过想象建立声音形象。另外,发挥想象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作品的理解,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积累到丰富的情感经验,使声乐学习、声乐表演具有感情性和艺术性。

二、想象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一)能够激发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毅力

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是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的确,聪明的人类往往会通过对未来进行某个预期幻想,获得学习工作的动力,进而提高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人认为声乐学习就是唱唱歌,其实不然。声乐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学习过程,往往一个发声技巧、声音学习就可能长达三五年之久,就连具有一副金嗓子、对音乐敏感且有名师指点的世界上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来说,也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学习声乐。不仅如此,声乐学习的平时训练活动都较为单调重复、枯燥乏味,比如:声乐学习中常见的练声曲,练声曲是在钢琴伴奏下一种无词的练习曲,通常使用母音或者七个音节演唱,而且还包括各种音阶、颤音、调音和三连音等等。对于声乐学习如果没有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定的艺术造诣。所以在学习中发挥想象力,适当对成功做出一些期许,憧憬未来生活美好的面貌,用想象补给学习动力,增强对声乐学习的毅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想象能够使训练具体化

声音训练的活动具有抽象性,主要是由于声音训练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呼吸、发声和共鸣都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很难根据老师的描述和讲解准确地找到正确发音器官,了解掌握器官肌肉运动的规律。这时候就不得不依靠心理活动的抽象感觉去调整,即通过想象来摸索发音训练的技巧,使发音训练具体化。

1.呼吸时的想象

古语有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动力,对唱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声乐学习中,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歌唱时呼吸总感觉是漂浮的或者是吸着气唱的歌,甚至会产生颤音。之所以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唱高音时,没有得到足够气息支撑,造成腔体失去弹性,导致无法自如地运用气息。如何才能使呼吸达到正确和自然,这不仅需要正确使用呼吸技巧和方法,还要学会在呼吸中想象。比如:学生在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训练呼吸时,在掌握吸气时空气由口鼻吸入肺部,胸腔自然挺起,并向上伸展的基本技巧使,还需要将吸气看作成是闻花香,而呼气为吹蜡烛,依次将气息从上往下缓慢吸入到腹部、腰围处,在依次呼出气息。又比如:歌唱低音时往往要求声音具有结实、浑厚自如的效果,这时候歌唱者呼吸就要想象为挑着重担的壮汉在呼吸。

2.声音位置的想象

声音位置是声乐教学中常用到的教学术语,如何在声音训练中找到声音的高、低位置一直以来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难点。一般情况下,声音位置与声音、气息管道流通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要把握人体内的管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只有通过发挥想象力,使其位置具体化,才能找准发音的位置。许多学生把高音想的太高,认为需要踮起脚尖,吊着嗓子,使用太大的力。其实正确的发声位置是一致的,不应该存在忽高忽低、忽前忽后的现象。那么,在转变学生对高低音在不同发声位置才能获得的错误认知之后,怎样才能使发音位置保持一致呢?我们可以想象喉咙之间的某一部分是声音发出的位置,提醒自己无论是高、中、低音都要在此处发声。或者发高音在找高音的发声位置时,可以想象成是占到高音的位置之上,进而消除对高音的恐惧,保持发音位置的一致。比如说要想获得丰满、通畅的声音,可以形象自己身处于一片竹林之中,竖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笔直的竹子,而且声音会沿着这根竹子上下窜动,将声音、气息管道想象成为竹子练习气息,容易使其上下一条线。

3.借助想象获得共鸣

发音体振动发音,就会产生基音。基音频率的振幅激起临近的发音体发音,这时就会使音量增强、扩大,这种现象称为共鸣。共鸣的概念较为抽象,相信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很多初学者都很难把握和理解共鸣的定义和发音技巧,这就需要学习者使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共鸣想象为吹小号,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声带发出的因即基音开始时很小、很轻,这个基音会引起人体共鸣器官(如:胸腔、口腔和头腔等)振动发音,进而使声音不断扩大、响亮。发音就好比吹小号,发低音时,对着号嘴吹出的声音要求比较小和轻,所需的劲儿就少,高音需要声音洪亮和宏大,就需要使用更多的劲儿。但此时的声音仍然很小、很轻,这就需要在号嘴上再加个小号,把第一个小号所发出的声音扩大、增强,使声音变得丰满、明亮。若把基音看成是1,通过不同的共鸣腔体就可以把声音扩大到10倍,在扩大到100倍。许多歌唱家歌唱时都有过面罩部振动的感受,并且用盒子、罩子、喇叭等形象生动来描述过共鸣。学生可以效仿这些优秀的歌唱家,充分发挥形象力,将声乐共鸣具体化、形象化。

4.借助想象打开喉咙

歌唱发声器官由喉头、声带喉头好声带三部分组成,打开喉头是声乐学习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声音的是否优美动听、有色彩和感染力。在声乐学习中要想知道喉咙是否打开及其打开方式是否正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在不能依据喉咙打开的认知概念或者依靠视觉外形直观的情况下,就只能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了。在借助于丰富想象力感知打开喉咙是否打开之前,首先需要先弄清楚喉咙打开时需要的有力部位和喉咙打开时的感觉。打开喉咙是指喉咙咽部肌肉向四周扩张,喉结(甲状软骨)向下拉的力量和使咽部向上伸展扩张的上下反向垂直拉开的力量状态,并感觉到喉咙两侧肌肉发酸,促使喉结往下方。在打开喉咙时,口盖会向上收缩形成拱形,舌根呈放松状平放于下齿后,下巴稍向后拉且轻松自然放下,与打哈欠的状态极为相识。在打开喉咙的学习中,可以借助打哈欠来想象和感受打开喉咙的状态。

三、想象力能够更好地表现作品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而歌唱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歌唱最忌讳的是为了说明歌词而歌唱,这往往不能流露出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传达出作品内在的艺术美,这种唱歌法往往被讥讽为“文化贫弱的演唱”。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创作的,优秀的作品是基于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对某种情感的传达或者某个社会问题反映,歌唱最终目的是要流露出创作者真实的内心情感,把听众朋友带入到丰富的情感世界,引起听众与演唱者内心世界的共鸣。笔者认为声乐表演需要歌唱者紧密结合演唱作品的题材、背景等一系列因素,对作品展开细腻的分析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与之相符的情感声音的内心听觉。在内心听觉的引导下去探索歌唱方式,找寻适合作品情感和艺术风格的情感、声音,更好的传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比如在《黄河大合唱中》的歌唱中,就要联想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战争惨烈的作品背景,想象作者悲壮复杂的内心活动,体会到创作者寄黄河以抒民族伟大情怀,鼓舞亿万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寇入侵、保卫家园的决心,进而找到“悲怆”、“恢宏”等内心听觉,自然流露出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好的歌唱作品。

四、想象可以缓解演唱中的紧张情绪

俗话说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声乐表演作为是一次性完成的登台演出活动,观众和评委会基于表演者的表现直接给予评价和打分。因此,声乐表演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和压迫性。演唱者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各不相同,在演唱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歌唱者正常演唱水平的发挥,甚至出现怯场等现象。造成怯场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演唱者“技不如人”,在高手大师的强烈对比下,自能自叹不如,滋生出了紧张、害怕情绪。另一个原因就是心理素质状况不佳,思想包袱太重,害怕在广大的观众朋友面前出丑。这种情况下要消除歌唱者在演唱活动中的紧张情绪,使其快速进入到演唱的状态,就可以使用想象来转移演唱者的注意力了。比如说,在演唱时面对如此多的观众朋友和评委老师,歌唱者可以把它们想象为是自己的同学朋友,将演唱活动想象成简单的交流谈心活动;或者伴随着音乐声,想象自己正处于作品所编织的情境氛围中,只是作者笔下的某一角色,正在追随着创作者感受体验作品的艺术美感、情感思想。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声乐学习势必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发声器官和发声活动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导致声乐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使其成为了音乐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作为一名教学者,要善于指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发音技巧、发音规律的同时,还应当不断进取专研,用扎实的声乐理论和高水平的音乐修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声乐学习有效性的活动中来,为我国声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斓斓.浅谈“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团[J].艺苑,2009,(02).

[2]李秋香.想象在声乐教学与声乐演唱中的作用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2).

[3]曹阳.当议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20).

[4]赵欣.怎样克服声乐表演中的恐惧心理[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3)

[5]田青.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10)

[6]刘进军.论声乐表演过程中真实性与创造性的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06,(06)

[7]徐志新.几种适合职高学生的练习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8]林水娣.促进职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若干教学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3).

猜你喜欢

声乐学习作用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声乐学习中“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