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在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2015-05-10王智勇艾昌淼朱颂国罗兴武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佛冈县测压脑室

王智勇,艾昌淼,朱颂国,罗兴武

(佛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佛冈 511600)

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在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王智勇,艾昌淼,朱颂国,罗兴武

(佛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佛冈 511600)

颅内压监测; 监测传感器; 脑室出血,重度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临床神经外科中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如能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颅高压,可避免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缺氧造成的昏迷、脑功能障碍等,因此,颅内压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但在基层医院因颅内压监测须承担昂贵费用,推广较缓慢。佛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麻醉科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图1)在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应用中受到启发,2013年3月开始将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用于重度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患者的颅内压监测,收到满意效果。

图1 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

1)使用方法:脑室外引流术后,利用三通旋塞,连接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再连接带有测压模块的心电监护仪器,此时引流导管在脑室内,传感器在颅外,它与脑脊液接触进行测压,清零后可开始测压,监测传感器可将颅内的压力转换为数字于监护仪上显示并记录,单位为mmHg。

2)使用依据: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装置可对患者进行动脉压力、中心静脉压等压力监测,可在0~13.3 kPa(0~100 mmHg)之间测量;选取20例病例,每次使用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进行颅内压测定(A组),同时使用简易测压装置测量颅内压(B组),分别测量2次,取平均值,与B组数据进行比较,在0~2.7 kPa(0~20 mmHg)范围内精确度±0.3 kPa(±2 mmHg),在2.7~13.3 kPa(20~100 mmHg)范围内最大误差<10%,符合医学仪器进展联合会与神经外科协会确定的颅内压监护仪美国国内标准[2],故可用于脑室内颅内压监测。

3)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流程,因侧脑室穿刺留置引流管时间较长,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因此,笔者建议在手术室进行,避免在床边进行该操作,留管时间3~5 d,一般不超过7 d;②监测传感器使用前应注水、排气和调零,以室间孔水平为测压参考点(零点),为避免患者翻身造成的误差,可将传感器和三通旋塞包好固定在头顶正中,监护期间传感器应定期调零;③须去除影响颅内压监测的因素,如烦躁不安、呼吸道不通畅、脑室外引流不通畅等情况,且测压前停止脑室外引流30 min,以减少误差。

使用一次性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于重度脑室出血术后颅内压监测,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材料费用降低,为平稳降颅内压提供可靠依据,维持恰当脑灌注压,指导临床治疗用药,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1] 高亮,周良辅,黄峰平,等.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7):507-509.

[2]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修订版[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4-45.

(责任编辑:钟荣梅)

R443.+8

A

1009-8194(2015)01-0107-01

10.13764/j.cnki.lcsy.2015.01.046

猜你喜欢

佛冈县测压脑室
线香蕉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