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签故我在
2015-05-09王天宇
王天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笔者本人的QQ号码上好友的QQ个性签名,分析探讨了QQ签名的特点、分类以及其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研究发现,QQ签名作为一种新兴的、实用的人际互动的手段,具有语言文学性、内容广泛性、时间灵活性、视角自我性的特点,可依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多种分类,以及使用QQ签名的人们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在心理状态。
关键词:QQ签名;特点;分类;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2
1999年2月,腾讯正式推出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QQ在线用户由1999年的2人(2人指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1QQ除了聊天(文字、语音、视频)、网络下载、发送铃声、歌曲、图片等资料、游戏等诸多功能外,还有很多个性化的设计,其中一项就是个性签名。QQ用户以此发泄情绪、表达信仰、张扬个性。2
一、QQ签名的概念
鉴于人们对QQ签名与签名档的概念存有模糊以致有所混淆,在此,特将这两个概念予以明确,并加以区分。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QQ签名档,全称QQ空间签名档 ,是在给亲朋好友、同学、客户等QQ空间留言时,可以在留言上添加的一种自己身份的象征,通过其使用可以使自己的留言更加个性吸引人。而QQ签名是指,即时通讯软件QQ中,人们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设定的签名。在新版本中,QQ用户可以在QQ面板自己头像的右侧、昵称下侧直接编辑,不需要进入个人资料中进行编辑。通过QQ签名,用户可以谈事业,叙衷肠,聊心情,笑看人生,所以自2005年被推出以后就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热捧。
二、文献回顾与提出问题
笔者在CNKI中键入QQ签名,共收集文献153篇,可做以下分类:
1、技术层面的QQ签名
如《QQ签名我最酷》、《QQ签名串串烧》《另类的动态QQ签名秀》等都是侧重于技术层面的对QQ签名的描述,对本文的研究没有太大价值。
2、文学层面的QQ签名
如《“杯具”小议》、《“杯具”还是“洗具”》、《女孩的哭》、《让键盘上长出草来》、《QQ个性签名语言问题实例简析》等都是以QQ签名上的热门词语为剖析对象进行语法学的分析,或者只是以QQ签名为其新闻或小说创作的一部分,通常位于文章开始,起到引起或领起全文的作用。这说明了QQ签名在当代社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于笔者的研究并无太大价值。
3、从QQ签名中看性格
陈亦权的《从QQ签名中看性格》中,对QQ签名的特点进行了十分有趣而又不乏深刻的概述,并由此分析隐藏其后的不同的性格。其将QQ签名划分为“十年不动型”、“频繁更换型”、“搞笑逗乐型”、“立志型”、“文化型”,并分别归纳背后的性格,“目无余光型”、“多愁善感型”、“玩闹型”、“常立志型”、“闭塞型”。该文诙谐幽默,看似随意而为,实则洞见深邃,对本文的研究很有帮助。类似的文章还有《QQ签名职场中人的假面舞会》,虽然切入点在于职场同事,但观点具有广泛意义。
笔者通过收集研究文献发现,对QQ签名这一社会现象大多数文章只是从技术或语法学方面加以關注,或者只是把QQ签名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题材或一个引子,没有真正深入研究QQ签名这一社会现象,了解其后反映出来的个人性格,进而做出详尽的社会学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对笔者QQ号码上好友的QQ签名的调查,总结其现象,深入QQ签名背后的性格特征,试图对QQ签名做一个横向的社会学性的实证分析。
三、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选择了笔者QQ号码里添加的所有好友的QQ签名作为研究对象。笔者之所以如此选择,除为调查的便利以外,还考虑到易于笔者将生活观察所得与QQ签名所暴露出来的个人性格进行比较,以此确认这一研究结果的说服力。笔者QQ号码中共有好友120个,基本上都是笔者的同学3,还有亲友、老师,性格比例适中,适合充当本次研究的素材。
四、研究发现
1、QQ签名的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QQ用户120位,其中有104位用户拥有QQ签名,使用率高达86.67%4。QQ获得人们的青睐之初,QQ名称是主要的展示用户个性的平台。人们往往绞尽脑汁,以想出一个“晃眼”的名字来吸引眼球5。不过,QQ名称的个性大旗随着QQ的实用导向而风潮渐没,加上QQ名称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并伴随着“备注姓名”功能的发展,QQ名称彰显个性的功能逐渐让位于QQ签名。6
2、QQ签名的特点
QQ签名短小精悍,以字、词、句为主要的表达手段。这些词句在修辞手段上具有一定的特点,由其是在辞趣和辞格上具有明显的特色。7以上是从文学的角度对QQ签名进行的分析,并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内容。QQ签名往往是用户随意而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是用户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心情,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QQ签名。QQ签名的最大特点是寥寥数语,道破万种风情,而且内容包罗万象,谈国家,论世事,畅聊人生。QQ签名目前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用户用以发泄不满、表达信仰、张扬个性的有效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QQ签名是浓缩了的博客。博客稍显长一点,签名则不长不短正合适,如同现在时兴的微博。时间成本低,收益却很高,十余字道尽沧桑。8QQ签名能以简短的语言很清晰地表现出用户的现时心境,所以很多QQ用户也习惯于利用好友的QQ签名来“窥探”好友的生活近况,妙趣横生,又现实有效。正是这种相互的反馈,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QQ签名,更多地使用QQ签名。
王思斌在《社会学教程》中总结人际互动的特点,其中第二条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互动是直接的、面对面进行的,虽然有时这种互动也使用某种媒介,也就是说在互动中的双方是“共同在场”的”。9QQ签名及其他新兴媒体的出现丰富了人际互动的媒介方式,同时也扩展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便利的时间同他想关注的人交流,前提是别人希望与他交流10,这种交流不限于口头语言,QQ签名就是另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第四节“差序格局”中讲到:“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11“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12这一研究亲属社区关系的理论对于网络同样适用。QQ用户之所以设定QQ签名,是为了更多地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或表达自己的心情,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进行的一种人际交往,而且想当然地认为好友会对自己进行关注。
由此可见,QQ签名具有语言文学性、内容广泛性、时间灵活性、视角自我性这几个特点。
3、QQ签名的分类
关于QQ签名的分类,我较为赞同陈亦权在《从QQ签名看性格》中的观点。我认为,根据QQ签名的内容,至少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搞怪类,以搞笑为目的,有时还兼具些哲理,如:一哥们发明背单词的妙招,把需要背的英语单词改成QQ密码,会更容易记忆……结果,一觉醒来……QQ登不上去了……13②心情类,以抒发内心现时情感为目的,多有些口语化,如:济南要不要这么热!③励志类,多是一时兴起,立志努力,設为签名,希望以此作为激励,如: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④哲理类,说一些莫名奇妙但富有深意的句子,如:我们须小心对待生活中的诗意…⑤信息类,把签名板当做广告牌,以此宣传。此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业性质的宣传,如:索尼、苹果等高端手机电脑渠道187****7311;一种是个人信息的宣传,如:本QQ号已废,请加新号164****730;⑥外语类,受现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外语为更为高雅的语种,用外文作为自己的QQ签名,张扬个性14。大多数使用英语,如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也有其他语种,笔者所见的就有法语、俄语、朝鲜语、德语,以俄语为例:Я буду учиться,учиться и учиться!!!⑦文学类,此类多以诗词为签名内容,以“附庸风雅”,表达用户某种人生态度,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
4、QQ签名背后的性格分析
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动物,一方面总是试图建立一个一以贯之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个性,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希望在某件事情上全力推翻自己以前的形象,给人一种颠覆后的神秘。QQ签名于是就成了人们颠覆自己形象的平台。有些人平时嘻嘻哈哈,笑态百出,突然一天冒出来一个签名:不要妄想试图改变谁,因为谁也无法改变谁,只有,他愿不愿意为你改变。一改往日的嬉笑风采,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感情细腻的性情中人,QQ上的好友也会因此大跌眼镜,重新思考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好友”。
人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时候希望尽力隐藏自己,有时却又耐不住寂寞,需要坦露自己。15QQ签名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户多利用它来表达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或兴奋16,或失落17,或深沉阴郁18,或懵懵懂懂19,寻求祝贺,找寻安慰,向别人披露更多地自己,以换来他人的关注,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好奇心。
五、结论
毫无疑问,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我即媒体”(I the media)的自媒体时代。20当人人都可以拍DV,都可以写网志(博客),他们也都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记者或者“议员”。21QQ个性签名是微缩的博客,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化的传播方式,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这个“我有机会讲话”的时代,QQ签名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机会来口述自己的历史、社会的历史;在这个“我即媒体”,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中心的时代,QQ签名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机会去张扬个性,“做一个寂寞而真实的桅杆瞭望者,凭着自己无意的一瞥,撞开历史多情的一页”。22
注释:
[1]摘自“百度百科”QQ词条
[2]参见游越、万蕾:《QQ个性签名语言问题实例简析》,《科技资讯》,2011年第7期,第216-217页。
[3]包括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其中一小部分目前已经工作。
[4]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笔者又调查了几个同学QQ号码上好友的QQ签名的使用率,分别是:84.08%(132/157)、88.61%(179/202)。
[5]笔者当时也是如此,曾用名称如下:扑火的飞蛾,一杯水的寂寞,西风瘦马等。
[6]参见崔晨丹、曹万青:《小QQ,大形象:个人品牌网上道》,《软件工程师》,2008年08期,第50-52页。
[7]参见雷颜丽:《QQ个性签名中的辞趣和辞格探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第102-105页。
[8]同上6。
[9]参见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70页。
[10]对于QQ,就是加为好友。
[11]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26页。
[12]同上,第27页。
[13]以下所引用的QQ签名都是来自笔者QQ好友。
[14]此类现象多出现在各语种专业的大学生中。
[15]参见张玲:《QQ签名职场中人的假面舞会》,《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9年04期,第64页。
[16]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7] 如:可以那么衰。
[18]如:原来只要分开了的人,无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19]如:不真实的感觉…模糊!
[20]参见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269页。
[21]同上20。
[22]改编自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第269页。
参考文献:
[1]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郝香:《大学生QQ空间接触行为与人际互动》,《科技信息》,2011年第23期,第444、431页。
[5]陈亦权:《从QQ签名中看性格》,《意林》,2010年09期,第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