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多维形象探究
2016-05-09齐婷婷
齐婷婷
摘 要: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同时也是楚国名臣;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却始终以逐臣心态自居。屈原是以一个多维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本文立足于《离骚》等屈原作品及汉人研究,从屈原诗人气质、政治情怀,悲愤意识、逐臣心态方面探究屈原的多维形象。
关键词:屈原;多维形象;探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02
时间的洪流淹没着历史,也改变着历史,同样改变着历史人物。有的人被历史遗忘,而有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形象却更加清晰、典型,比如屈原。随着《离骚》等作品的传播,屈原作为诗人、政治家、逐臣等多维形象备受关注,屈原是一个典型的多面体人物。
诗人气质 政治情怀
在中国的历史中一个社会的人可以同时担任诗人和政治家这两种看似并无关联的身份。中国大批文人长期以来可以进入到国家体制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管理。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比如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这是因为他们独有的诗人气质和政治现实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越是出色的诗人,政治生涯往往越坎坷。屈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但最终还是在政治中沦陷;李白作为盛唐气象的代表,期待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1],但却落了个“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2];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的理想,最终也只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的感慨。所以,诗人们往往选择积极入世,最终却都郁郁不得志。
诗是由“诗人对外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5]这就要求诗人要对外界事物有敏锐的感受力,而且要找到完美的意象去表达自己的内心。如此诗人就得同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与表达力。只有这样,诗人才能够通过吟咏性情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与审美效果。屈原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在《离骚》中为我们构造了一个美好的象征世界,香草美人的自喻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高洁;《离骚》同样描述了一个君主昏庸、黑白颠倒的现实世界,灵修的抛弃、众女的嫉妒让我们看到诗人的处境;《离骚》还勾画了一个瑰丽神奇的神话世界,抒情主人公的不断远游求索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执着与留恋。诗人能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6]这需要诗人具有与诗歌美相匹配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眼光,即诗人要有自己独特的诗人气质。这是诗人人格魅力的外化,也是诗美特征的内敛。
汉刘向《节士》中有:“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秦国患之,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内赂夫人郑袖,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是时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屈原使齐,……(顷襄王)反听群谗之口,复放屈原。”[7]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很强烈的感受到屈原的政治情怀——忠君、爱国。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8]屈原开始作为楚国的左徒,有着定国安邦的政治理想和积极人世的抱负,他一心想治国平天下,一展宏图,而且他也具备这样的政治才能。屈原的诗人气质与其政治情怀的矛盾,在于诗人唯美主义的追求与现实政治的不完美。
1、诗人追求“桃花源”般的完美政治
诗人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生物,在感性世界中他们常会勾勒出一个具有完美的社会模式、政治结构和民生形态的“世外桃源”,如屈骚中的“及前王之踵武”、“国富强而法立”、“举贤授能”等。[9]我们不知道屈原是否做过深刻分析、是否制定过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也不知道其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但我们可以看到屈原眼中的理想楚国:同情民生,重视民本;有德在位,选贤任能;强调“明法度”,“循绳墨”[9];倡导改革、反腐败、抗连横。这是对楚国内政外交的全面思索,也是屈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的理想王国。但屈原所设想的改革方案会触动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楚国权贵们的阻挠,最终他被群小所谮,离自己的美政越来越远。然而强烈的使命感和热烈的爱国情使他执着于自己的理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诗人不允许自己的理想王国有任何缺陷。因为他偏执地追求着完美。这是诗人的思维,不是政治家思维。诗人要的是完美,政治家则不需要完美,现实中也无法完美;诗人考虑的是尽善尽美,政治家考虑的是不断完善。这就是诗人与政治家的差距,诗人们往往不能接受这种残缺,也不能够认同现实社会,所以会彷徨、会失望、会歇斯底里、会殉葬……
2、诗人追求高洁的完美人格
诗人往往都是高度自负的,对于政治斗争往往想的过于简单,诗人又都洁身自好,竭力追求人格的完善,保持人性的纯真,希望自己不杂俗尘。古人有云:作文先做人,人正则文成。对自己人格的要求会导致诗人在政治上的孤立。我们来看屈原是怎样一个人:缀满鲜花、披挂香草,身上的饰物闪烁迷人,散发着兰花和白芷的逼人香气。他在清晨采集木兰,在傍晚采集宿莽。他要和自然界最美丽、最清新、最高贵、最有色彩并不断散发芳香的生命相依相伴。楚国污浊的官场、群小的行为不端、钩心斗角怎能入得了他的眼,于是他不屑与之同流,甘愿孤身一人,以一人敌千万人,所以在官场中受人排挤、遭到贬谪在所难免。为了保全自己人格的美,宁折不屈,真正的诗人到最后都会做出如此的选择。所有的浪漫主义者、唯美主义者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品行操守,也往往都呈现出韧性的生命力,他们既独立又哀怨,彷徨又在不断探索,所以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漩涡。
除了诗人与政治家的身份,屈原还是一个逐臣,他身上带有明显的悲愤意识与逐臣心态。
悲愤意识 逐臣心态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8]在这里,司马迁指出了屈原《离骚》的创作动因和基本精神——怨。这个“怨”不是个人主义的愁闷,而是屈原对国家的忠诚、忧国忧民的思想受到邪恶势力打击压抑后的怨愤,是坚持真理正义,不惜牺牲自我而反抗黑暗现实的激情。在这一过程中,悲的情绪一直如影随行,屈原的被谮、被放逐,不仅是屈原个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中提出:“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将屈原《离骚》归结为发愤著书的一个典范。这里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不能理解为是为了泄一己之愁怨悲愤而著书,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包含了一种穷而弥坚的意志力,体现了面对逆境的奋起和战斗精神,是个人动力、才力与意志力的完全爆发。如此看来,这种悲愤意识是英雄的、崇高的、悲壮的,它包含了诗人的爱国思想、忧患心理与孤独情怀。这种悲愤意识在中国历史中影响十分巨大,它鼓舞和激励着后人越发有勇气和信心承受生活的磨难,为生活、为社会而不断抗争。李白有“哀怨起骚人”的诗句,韩愈有“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论述,陆游有“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的阐释。这种意识不断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不断为时代敲响警钟,使社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屈原的悲愤主要体现在他爱国却眼睁睁看着国家沦陷而无能为力,他忧心楚国政治、民生多艰却始终受到排挤,他一腔热血却又遗世独立、孤独寂寞,他热爱生命、珍惜生活却又不得不选择死亡。《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9]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他随时准备为了国家、理想而慷慨赴死。他的悲、他的怨在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为了国家的一片苦心,就连他最信任、寄予最大希望的楚怀王也听信谗言,不能够体谅他的内心。他有胆识、有远见,看到了国家的内忧外患,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保全楚国,可是他总是被放逐,总是被排斥在政治之外,他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却什么也做不了。那种无奈与悲哀是触及灵魂的。“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9]怎样的一个人会对时间会有如此的紧迫感、焦灼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会对时间有如此敏锐的体验?他对时间流逝如此的焦虑,不是个人主义的人生苦短的焦虑,不是为及时行乐寻找借口,而是要“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9]是“恐皇舆之败绩”,[9]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国家的前途忧虑。屈原如此积极的生命观透露出他对生之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屈原却用死亡让他的悲剧意识走向永恒。
逐臣,顾名思义,即被朝廷流放的官吏。《战国策·秦策五》载:“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在中国古代被放逐的官吏不计其数,屈原、贾谊、李白、杜甫等。所谓逐臣心态就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苦闷,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髪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8]摄人心魄的孤独、遗世独立的另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让他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格格不入。
屈原年轻早逝,抱憾而终,他所执着的并没有实现,无疑他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他身上所展现的精神却为人们所推崇。
参考文献:
[1]: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3.
[2]: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97.
[3]:杜甫.杜工部诗集.[M].江苏:广陵书社,2009.86.
[4]:杜甫.杜工部诗集.[M].江苏:广陵书社,2009.45.
[5]:艾青.诗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7.
[6]: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101.
[7]:詹杭伦、张向荣编《楚辞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1.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83—1185,3300—3301.
[9]:屈原.屈原作品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