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嘉兴的稻作民俗文化

2015-05-09张佳怡刘茜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8期
关键词:灶头稻作嘉兴

张佳怡 刘茜

本文为嘉兴学院校级重点SRT项目“从马家浜文化探源嘉兴民俗文化”的结项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潘桂秀、高婷婷、骆柔嘉、曹联阳。

摘 要:嘉兴的稻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是该地区区别于其他水乡城市的重要文化标志之一。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具体表现、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四个方面来分析嘉兴的稻作民俗文化,并为嘉兴今后稻作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嘉兴;稻作民俗文化

作者简介:

张佳怡,女,嘉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2级学生。

刘茜,女,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2

嘉兴旧称禾兴,自古水稻种植业发达,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稻作文化。然而就目前的传承现状来看,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少稻作民俗文化日趋衰微。稻作民俗文化作为嘉兴地区的重要标志,是其发展之路上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

一、嘉兴稻作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

从对现存资料的研究分析来看,嘉興地区围绕着稻作生产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发展过程大致如下:

野稻采集 早期水稻种植 成熟化规模化

稻作文化 稻作民俗文化

早期水稻栽培发展过程曲折缓慢。在野生稻向栽培稻进化的过程中,水稻品种野生稻的粒型小、变异小逐步过渡为粒型大、变异小的栽培稻。1根据考古学研究显示,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马家浜文化时期属于第一阶段。在1979年及1980年对桐乡县罗家角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156粒人工栽培籼稻和粳稻,该文物的出土可以表明当时人类对稻子已有采集经历。这一时期中,出土的文物不乏生产劳作的石器、骨器,并发现了水田遗迹以及配套灌溉设施,可见稻作文化已具有初步的发展态势但还处于萌芽阶段,稻子在人类食谱中所占比例较小,狩猎采集仍占主导。第二阶段是良渚文化时期,由于社会对水稻生产的重视,稻作农业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具体表现有出土的水稻类型更成熟,生产工具也更先进。该时期水稻开始取代野生作物成为主要的粮食来源;第三阶段为马桥文化时期。良渚酋邦的解体使得强化稻作生产的社会机制消失。从马桥文化出土的文物看,先民们又倒退到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因而,稻作农业的早期发展阶段曲折漫长,并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等,经过了长期的耕种才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栽培稻。

在经历了早期萌芽阶段后,先民们对水稻栽培控制力逐渐达到成熟阶段。嘉兴稻作农业因生产工具、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史料记载,三国吴时,因嘉兴地区野稻自生,因而更名为“禾兴”。在汉唐时期,嘉兴稻作农耕已成为主要的稻作区,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被誉为“天下粮仓”。随着嘉兴稻作农业的成熟化规模化,稻作文化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悄然而生,主要体现在较为科学的耕作过程以及日常习俗方面,如早期的生产祭祀活动、米食传统等。在社会历史的不断变革过程中,历代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稻作生产活动对于嘉兴地区的人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占据了日常生活的极大比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丰富持久的影响,并凝结为一系列以水稻耕作为核心的民俗文化。

二、嘉兴稻作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

艺术:田歌、车水号子等

非物质文化

信仰仪式:做社、唱太保书、

打春牛等

嘉兴稻作民俗

传统米食及副产品:棕子、米

品糕点、酒品、糟蛋等

物质文化

民间艺术产品:灶头画等其他

手工业制品

在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中,嘉兴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稻作民俗文化,并凝聚成了颇具特色的稻作民俗文化物质及非物质代表。

就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在抽象艺术形式方面,嘉兴稻作民俗主要表现在田歌、车水号子等音乐方面。由于生产工具的限制,稻作在古代主要依靠人力,稻农们在生产劳作时创造了大量的民间音乐,或传达自然淳朴的感情,或统一凝聚力量,主要形式有田歌以及车水号子等。田歌滥觞于马家浜文化影响下的崧泽文化时期。明、清直至民国早期,嘉善田歌在乡间盛行,常有田歌手组织歌班隔畈斗胜,农闲时还要到邻村去斗歌。另一种民歌形式为车水号子,是流传于海宁一带的劳动号子。在过去,农民靠人力车水进行灌溉,由于车水劳动量极大,农民们采用自愿换工的办法来进行。车水时,农民们逢哈即唱,通过高亢嘹亮的曲调来活跃劳动气氛,统一步调。这种伴随稻田耕作而产生的原生态音乐极为生动地体现了农民对生产劳作的热情,也反映出了淳朴的乡间民俗。

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稻农们不仅具有对土地的热爱,对耕作的热情,更有一种敬畏与憧憬。而这种敬畏和对美好的向往则很好地体现在生产礼俗中。

在生产礼俗方面,主要表现在做社、唱太保书、春牛会等活动中。古时由于科学知识的限制,早期稻作文化中带有浓厚的自然崇拜色彩。先民们“信鬼神,好淫祀”,每年都会举行活动祈求甘雨和田地的丰收,形成“做社”的祭祀活动。做社可分为春秋两社,春社主要为祈求,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仓箱可期;秋社主要为感谢,谢神灵庇护时和岁稔,五谷丰登。做社的仪式由太保先生主持。其中太保先生所唱诵的神歌就是太保书。另外,嘉兴地区还盛行“春牛会”,以牛作为农业的象征,寓“迎春天,祝丰收”之意于活动中。春牛会亦称打春、鞭春等,形式上嘉善与嘉兴两地各异。嘉善更具有祭祀礼仪感,由官府于立春日举行仪式,鸣炮奏乐迎事先准备好的一头健壮活牛回府,并在场中向牛祭拜。而在嘉兴,据《古禾杂识》等书记载,在游行时沿街居民以果品米豆抛牛,以掷中者为吉利,名曰“打春”。次日立春,由官府人员持彩杖将牛打碎,名曰“鞭春”。

除了非物质文化代表,嘉兴稻作民俗文化还体现于许多可感的物质代表,如许多传统米食糕点。嘉兴地区自古在饮食上对米食尤为偏爱,而这与嘉兴历来的水稻种植传统是分不开的。在嘉兴的传统美食中,用大米、糯米等作为原材料的美食为数众多,如五芳斋粽子、三珍斋八宝饭、西塘八珍糕、乌镇定胜糕等。从春节到年末,很多时令和节日可以用糕团来标志和记载。如平湖的《十二月节令》所示:“正月里,闹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里,眼亮糕;四月四,神仙糕;五月五,小脚粽子箬叶包;六月六,大红西瓜颜色俏;七月七,巧果两头翘;八月八,月饼小纸包;九月九,重阳糕;十月十,新米圆团新米糕;十一月,白糖圆子桂花浇;十二月,糖蕈糖元宝,吃仔就滚倒。”除了米食之外,嘉兴人还用盛产的糯米制作米酒。尤其是在谷粒进仓,新米上市之时,人们都喜用新糯米酿制米酒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并祈求来年的丰收。酒糟和糯米还用来制作糟蛋,以平湖尤为著名。

嘉兴稻作民俗文化也体现在灶头画等民间艺术品上。民以食为天,而食则以炊为先。同做社相仿,灶头画也源于神灵敬畏,人们在灶上绘制寓意美好的图案或是神灵之象以求生活美好,得神灵庇佑。据一些农村老人介绍,嘉兴地区的先民历来以农耕稻作为生,在稻作文化的影响下先民们对灶头十分重视。打灶头同造房子一样需择良辰吉日,此外灶的大小、方位、朝向等要素都十分考究。有些农户在打灶时还要用小甏贮米和茶,打入灶内,或者埋铜钱,祈求灶神菩萨保佑全家安康。

三、嘉兴稻作民俗文化的特征

嘉兴稻作民俗文化从总体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劳动气息。从田歌的产生,“做社”的祭祀礼俗以及灶头画的兴起看,这些民俗文化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田歌为生产活动的产物,发于劳作,长于田间,是稻农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水稻生产劳作的艺术再现。

在表现形式方面,具有以音乐形式为主的特点。音乐是一种直接的、原始的情感表达方式,很早便用来表达丰收欢乐之情。田歌、车水号子等民歌,以及祭祀时所唱的太保书都是随着农民们劳动的发展而产生的。前者节奏铿锵有力,曲调激昂欢快,展现了农民耕作时热火朝天的场面,将对土地的热爱直接传递给听众。而太保书这类祭祀音乐曲调抑扬顿挫,曲词朴素诚挚,具有神秘色彩。音乐不用借助语言就能传递较强的感染力,能够将人们所要表现的对土地的敬畏及热爱直接传递出来。

在心理方面,主要反映出古代人民的传统社会心理。首先是对庇佑土地的神灵崇拜以及对丰收的渴望。嘉兴自古为产粮基地,嘉兴人民与其他地区的人民相比,承担的生产任务更重,因而对丰收的渴望也更为强烈。这种愿望凝结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即重视稻作生产以及对社神、灶神的崇拜,这在“做社”这一祭祀活动中表现得十分强烈。除此之外,在对灶头画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灶头画的图案十分直观地展现了人们的一些普遍心理诉求,如神灵崇拜、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高洁品质的赞颂和向往等。

在与其他民俗文化的关系方面,嘉兴稻作民俗文化与蚕桑纺织文化、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相交织。嘉兴的稻作民俗文化与蚕桑纺织文化表现形式各异但有所许多交汇之处。如踏白船活动源于蚕神祭祀,多于清明前后举行,清明时节农民们已开始筹备春耕,这一集体活动后来逐渐由一种祭祀活动演变为娱乐性质的体育竞技活动,意在结乡情,备春耕。在衣着方面,史载宋元时期桐乡蓝印花布极为流盛,妇女在农耕劳作时多着蓝印花布衣,头戴三角巾,形成独特的具有水乡风情的服饰习俗。此外,稻作民俗文化还与许多节日不可分割,如清明时期制作青团,端午节吃粽子,立夏吃“野米饭”等,稻作米食文化作为一种“节日印象”与这些传统节日本身已融为一体。

四、嘉兴稻作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保护建议

就嘉兴稻作民俗文化整体现状来看,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现代化生活的推进对稻作民俗文化造成了极大影响。随着各种生产机器的发明以及科学农业知识的普及,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使得车水号子、田歌等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灶头的消失使得灶头画这一艺术形式远离家庭。其次,嘉兴稻作民俗文化在保护程度上参差不齐。稻作民俗文化保护的难易程度与其形式密切相关,如灶头画、粽子文化等具有物质表现的文化代表保存程度较为好,而民歌、民间曲艺这种需要由表演进一步再创造的流动的艺术形式,其保护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再次,当代人们对稻作民俗文化缺少了解。通过对实地调查及与嘉兴居民的非正式访谈发现,嘉兴的稻作民俗文化其传播在人群中有着明显的年龄断代:长者对这些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幼者则更倾向于现代文明。另外,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民俗文化如粽子文化等宣传力度较大,为人们所广为知晓,而其他形式的民俗文化则处于“沉默”状态。

就嘉兴稻作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而言,在保护过程中更应该让稻作民俗文化走向人群、回归自然。目前,这些民俗文化主要凝固在了博物馆中,缺乏与群众的互动。因而要更好地弘扬民俗文化因让文化从博物馆走出去或是让人们更容易走进博物馆中去,让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更多的人们的记忆。稻作民俗文化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在保护过程中也应归于自然,如设立田间博物馆还原旧时的劳作场面,让稻作民俗文化“活”起来。

注釋:

[1]汤陵华.绰墩遗址的原始稻作遗存[J].东南文化,2003(增刊1):46—49

参考文献:

[1]王永磊.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时期文化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3年

[2]汤陵华.绰墩遗址的原始稻作遗存[J].东南文化,2003(增刊1)

[3]张童心 王斌.马家浜文化生成因素三题[J].东南文化.2014(1)

[4]丁金龙.马家浜文化时期水田与稻作农业[[J].嘉兴学院学报.2010(5)

[5]陈淳.马家浜文化与稻作起源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0(5)

[6]朴基成.嘉兴灶头画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传承与保护[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7]林天顺 林敏.灶头 灶神 灶画[J].浙江工艺美术.2007(3)

猜你喜欢

灶头稻作嘉兴
《初心》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嘉兴学院
灶头画与乡村振兴
——以海盐县通元镇为案例
稻作村落建设:乡村振兴的新视野
——以宁波市为例
浙江嘉兴卷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老灶头
赣榆区麦秆还田稻作试验总结
嘉兴:两条底线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