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希腊古代爱情神话文学分析
2015-05-09张莉军
摘 要:纵观全球各国的神话体系,古希腊的神话是最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它代表了人类的自我觉醒、肯定和思想的解放。而相比较于古希腊的神话文学,我国的神话文学明显缺乏系统性和完整的构建,但是在语言的描述和刻画上,却有着我国文学特有的细腻,而表述中除了满有诗情画意的特点之外,还富含人生哲理。本文从文本、审美以及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比较了中国与希腊古代爱情神话文学。
关键词:中国;希腊;古代爱情神话;分析
作者简介:张莉军,女(1983.2-),土家族,贵州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67-01
一、中国与希腊爱情神话概述
在希腊的发展历史上大致经过了氏族部落、社会君主制、贵族专制及民主政治几个具体的社会形态,而与之相对应的文学形态是:神话、史诗、抒情诗以及戏剧。对于希腊的文化整体发展来讲,神话是其最为核心的部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希腊的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等形式都是从古希腊的神话演变而来的。神话不仅仅是希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最为本质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历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国的神话发展于上古时期,并以口头的形式相流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我国的神话文学形式也得到了内容的补充,并经过一定的手法和表达形式的加重,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神话归根结底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其本质的价值也在于它所讲述的故事。人们通过语言这一媒介了解神话。神话虽然是对过去时间的陈述,但是却是以现实的事实为陈述的根本。也就是说,神话实际上就是想人们讲述了在过去某一个时刻发生的事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流传盛行。而与神话这种意识形态最为契合的形式就是政治意识。当然,也有一些人则是利用神话来表达一切难易解释的现象以及人类的基本情感,例如,死亡、爱情以及一些陈述的永恒的秘密。
二、审美与叙事的分析
作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发源地的中国和古希腊,其爱情神话成为人类文学发展史上的灿烂瑰宝。对于中国的神话来讲,其本身具有明显的简单、肃穆和灵毓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劳动群众的勤劳、善良的优良品格相对应。当然,中国的神话文学水平与我国当时实际的生活水平是不相对称的。
首先,对于中国古代爱情神话文学来讲,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一方面,中国神话具有精妙的构思,情节之间的配合也非常严谨。这种配合不仅体现在文章的整体联合,同时还涉及到主体、山川、建筑等方面的整合,为人们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情绪,这也是文学审美的最高层次。另一方面,中国神话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份部分高低,却都具备善良、貌美等特点。例如,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太元玉女以及孟姜女等等。而男主人公不一定有才或者有财,但是一定是具有优良的美德。例如,书生梁山伯和孤儿牛郎。随着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变迁,中国的神话传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爱情神话中所蕴含的社会思想却依然有迹可循。
首先,变形意识与生命延续。在上古时期,受自然条件限制以及人类生存能力的影响,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因而在中国古代爱情神话文学中,常常会出现生命变化,而延续美好愿望的现象。例如,在大禹治水当中,途中遇到九尾白狐,并将其娶为妻子,而最终大禹也演变为黄熊,窜入深山。这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寄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其次,反抗意识与暴力倾向。纵观中国古代的爱情神话文学,大都具有一定的反抗情绪和暴力倾向。例如,嬛娥与弈的神话爱情故事中记载,嬛娥偷到药材,抛弃后羿而飞向月宫,最终变成蟾蜍而且还被惩罚捣药。虽然,嬛娥的举动并不足以称为背叛行为,却也蕴含着在男权至上社会之下的女性反抗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最后,崇德意识转变为重情意识,同时女性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这种意识的转变表现了人们开始关注女性形象,神话中的情感因素也得到突出和强调。
而古希腊的爱情神话文学却以古典西方中的理想艺术形象为根据,对女性的形象进行改造。爱情神话的文学创作艺术大家,除了是外形改造上的外壳一生之外,还兼职心理医生。从而向古希腊人们展现出一个具有饱满时空感的立体形象。并且,古希腊爱情神话文学的主人公形象的生活结构和价值观念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客观性,这种描述和刻画实际上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自我的评价和认知。另外,与社会形态的变迁紧密相连的文学形态,决定了古希腊爱情神话中的主人公具有明显的时代连续特征。这也是中国古代爱情神话文学所不具备的一个特征。除此之外,在古希腊的爱情神话文学中,为了保全美好的爱情或者婚姻,主人公会通过各种方式,甚至包括诉诸武力、击杀战败者等等。例如,古希臘爱情神话文学中的比武求婚、神谕相爱以及爱神厄洛斯之箭等等。而中国的古代神话爱情去大都是自然发生,而且主人公的生活也将通过战胜恶势力而得到巩固,并最终回归平静。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不论是中国还是希腊的古代神话爱情文学,都是人类文化的灿烂瑰宝。它既是当时人们生活社会状况的直接反应,同时也寄托着人们生活的美好期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范畴和语言形式,神话爱情文学的内涵,需要在分析中具体的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化区域的差异和特色,也才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张林莉.中国与希腊古代爱情神话文学之比较[J].参花,2013(11):34-35.
[2]杨晓峰.中国与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比较[J].时代文学,2011,(24):50-51.
[3]胡立耘,张苇抗.中国神话、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