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2015-05-09徐纯钱逸秋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市场校企合作德国

徐纯,钱逸秋(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徐纯,钱逸秋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文章对近年来德国商会颁布的在华德企问卷调查的结果数据展开研究,试图从在华德企的发展历史、分布特征、投资特征、规模与覆盖领域等,分析德企在华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藉此思考高职院校如何拓展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加深校企合作的内涵。

关键词:德国;企业;市场;校企合作

一、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的历史

1922年西门子公司作为德国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企业在上海建立,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1937年上海的西门子公司已成为除欧洲外德国在海外最大的独资企业。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又经历了长达40年的冷战,中德两国间的经济往来也一度中断,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才开始慢慢复苏,德国商人再度重返中国,投资建厂。

1979年至1992年间中德两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德国对中国的投资额共计12.09亿美元。这项数据占当时德国对外投资总额(343.55亿美元)的1.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中国开始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与此同时,德国科尔政府于1993年制定了“新亚洲”政策,将海外投资作为德国加强与亚洲联系的重点,而中国又是其亚洲政策中最重要的国家。德国自1999年已经成为欧洲对中国投资数额最大的国家,排在香港、美国与台湾之后。1992年至2001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金额达到69.1亿美元,其中仅2001年一年就有13亿美元,达到了1978年以来德国企业对中国投入资金的第二次高潮。此时许多德国著名的大企业纷纷进驻中国,例如上海大众、北京Ameco、天津汉高、西门子、赫斯特、拜耳、巴斯福等。德国当时对华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工业、机械设备、化工领域等。

2002年至今,德国企业继续加大对华投资。从2001年中国入世,十年间德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112.3亿美元。全球经济危机时期,德国跨国公司不但没有减少对华直接投资,而且有些公司还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的力度。

本文以德国商会2007-2014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分析德国企业在华投资以及德资企业在华的经营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特点和规律,以为高职院校与在华德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二、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的特点

1.集中在以“北、上、广”为中心的渤海湾、长三角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

如图1所示,德国在华企业主要分布于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一线城市地区或政治经济中心,如上海、北京、广州与深圳。上海与北京的德企数量之和已经超过了目前在华德企总数的60%,其余分布在这些核心城市的周围,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辐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渤海湾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这些区域德企数超过总量的2/3。按照德商会2014年的统计,德在华投资总额的81.4%集中在沿海城市。也有位于东北的企业,但数量较少,仅占总数的7.7%,所在的城市多为省会城市,例如沈阳、长春等。

此外,德国企业也在中国西部投资建厂,虽然发展得相对缓慢,但目前已经形成了若干小规模的企业集群。由此可见,德国对华投资从区位分布上与其他国家在华投资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多数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均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

2.投资形式以直接投资为主

直接投资是目前德国企业在我国最常见的投资形式。德国多数投资者对其海外投资企业要求采用独资或控股的形式,50%的在华德国企业选择“独资”的投资模式。2007年至2014年德国独资企业数量从52%上升至67.4%。而合资企业占11.5%,股份制企业占7.7%,其他形式的企业占5.8%。

3.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企业

德国在华企业规模主要以中小型企业(简称为KMU)为主,这也符合其国内的特点,在德国本国内,中小企业的收益占据了德国整体经济的大部分。如图2所示,截至2014年员工人数在25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65.4%(29.4%+36%),超过1000人的大型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1%(5.2%+6.6%)。按照德商会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华德企中的中小企业年营业额达到了2.5亿元的平均值。可见德国的中小型企业不仅对本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海外投资市场也至关重要。

图1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区位分布(数据来源:德国商会2014年统计数据)

图2德国在华企业规模(来源:德国商会2014年统计数据)

4.工业制造业为支撑产业,咨询服务业成为新兴的投资领域

机械工程与汽车工业不仅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还直接影响着德企在华的投资结构。

如图3所示,机械与汽车工业依然是德国企业在华最大的投资市场,其中对机械领域的投资占总投资的26.4%,对汽车领域的投资占14.3%。从上述两大领域悬殊的比例可以看出,机械与汽车对德国国内经济以及海外投资的重要性。而法律咨询及其他技术咨询服务也已经成为德企在华投资的第三大领域,大量的咨询服务类企业在近五年纷纷建立起来,主要为在华德企提供知识产权、税务、贸易等咨询服务,旨在面对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时,帮助企业理性地分析市场环境与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准确的数据信息来分析市场的需求,给予企业专业性的指导与支持。

5.注重本土化的技术转移

多年来,德国跨国公司在中国逐渐延伸产业链,由原来的单纯经营某个价值环节转变为在华集成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营销服务等。同时带动一大批中国供应商的发展,进一步形成全产业链模式,以此把与之合作的中国企业纳入德国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系统中。

图3德国在华企业涉及的核心领域分布(数据来源:德国商会2014年统计数据)

三、德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1.中国国内市场成为德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核心市场

随着德国与美国、欧洲经济合作的持续疲软,中国市场逐步成为德国在海外经济发展的最核心市场,为德国本国经济输送增长动力。如图5所示,2014年76.9%的德国企业都认为中国是最重要的投资市场,相比2012年的63.5%,对中国投资市场的信心值增长了13%。与此相反,2014年德企对欧洲市场的信心度仅为16.6%,相比2012年的29.2%下降约过半的比率。据德国官方统计,15%的德国母公司的直接对华投资,使中国成为德国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46.5%的德国企业的对华投资使得中国跻身于世界三大投资市场之一。在德国商会对在华德企发布的关于全球经济贡献度的问卷调查中,11.6%的德国企业认为中国是当之无愧对全球经济贡献度最大的国家。

如图4所示,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平缓的阶段,其中28.3%的投资运营均超过了15年,投资10年以上的已超过了企业总数的50%,可见德企已经慢慢融入中国市场轨道,相比其他国家的在华企业,德企在华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对中国的文化也有深刻理解,这些都为其在华顺利健康发展提供了保证。

2.适应中国地区的需求成为德企的投资热点

图4德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时间(数据来源:德国商会2014年统计数据)

图5德国企业的主要投资市场(数据来源:德国商会2012-2014年统计数据)

如图5所示,73.6%的德企认为对华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源于中国市场自身强有力的销售潜力。52.6%的德企认为中国的地方经济环境为各种产品的应运而生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在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下,按照2014年统计数据,为适应地方市场生产获得的经济收益与2012年相比涨了1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外企未来会更加关注国内地方的经济发展特征与市场需求。

图62007-2014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动机调查

如图6所示,2014年仅有33.4%的德国企业认为低廉的生产成本是目前吸引其他国家在华投资的主要因素。这表明中国以低劳动力成本吸引外商投资的时代已逐渐褪去,相比2007年,现在的德国企业更加关注本地区的需求,超过半数的德企认为所在地区的大客户及地区市场需求已成为影响企业投资的主要动机。可见,越来越多企业的投资模式由把中国作为加工车间向其他国家出口逐渐转变为以中国国内市场作为重点。

四、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的瓶颈

1.投资环境的改变使德国企业面临挑战

中国政府近十多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化市场结构的改革措施,市场环境也随之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德商会2014年的统计,德企对中国政府为优化市场环境做出的努力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例如加强国内市场的重点建设、对环境保护法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对市场管理机制的加强成为最受德企认同的三大改革领域。48.6%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的改革政策已成为影响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的最为核心的参照因素。但同时,多数企业对未来市场走势仍然采取观望态度谨慎前行,在面对机遇的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表示担忧。

2.人才的引进与流失是德国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德国企业能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获益最大的外资企业,源于他们擅于对市场进行科学全面的战略分析,因此德企相对于其他国家在华企业能够很好地控制企业运营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尽管如此,人力资源问题依然是德国企业目前遇到的最大难题。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员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人员岗位流动性也随之增加,寻求一份新工作已不再那样困难。企业内部的员工流失率不断升高,对企业内部结构产生了很深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对企业的关键岗位进行设计,帮助企业既可以招募到适合的人才,又能够通过激励政策留住人才是所有德国企业面临的难题。

图7德国在华企业面临的十大挑战(数据来源:德国商会2014年统计数据)

如图7所示,提高的工资成本、人才引进、留人策略目前排在德国在华企业面临的十大挑战中的前3项。相比2012年,这三要素在2014年对企业的影响因子均有所上涨,其中工资成本对企业的影响度增加了6.8个百分点,人才引进对企业的影响度增加了9个百分点,留人策略方面增加了7.6个百分点。在其他挑战中相比2012年只有个别项的排名位置发生了变化。过慢的网速首次成为用人问题之外的最大挑战。2013年49%的受访公司仅把它视为“一个问题”,而2014年59%的企业为此“感到担忧”。

除此之外,地方保护主义、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腐败问题带来的挑战降幅最大,排名从第5落至第10。

3.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国本土企业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根据德国商会近期的调查报告,88.2%的德国企业在与其他在华的欧洲企业竞争,73.1%在与美国市场竞争,50-60%的德国企业正面临着来自亚洲国家在市场竞争中带来的挑战与压力(主要来自日本与韩国市场)。

然而调研报告的最终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才是德国企业最有力的竞争者:94.3%的德国企业认为中国企业是他们在地方市场上的最强竞争者。据德国官方统计,69.6%(近2/3)的德企表示,他们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持续增长的竞争压力,50.3%(较2012年增加33%)的企业认为这一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力。

基于这一情况,过半的德企打算加强自身在中国本土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尤其是近些年呈现萎缩的机械制造领域将加大在华产品的研发力度。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一直在自主创新力上落后于外资企业的中国企业,其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依靠低劳动成本来吸引外资的时代正在慢慢褪去。因此德企加大了在华产品研发的力度,加强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当地环境的创新结构及创新流程以使创新本土化,还需要德国创新主体与当地文化间的磨合。

五、在华德企的发展趋势

1.支柱产业稳健增长,为德企在华发展输送动力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由飞速发展向适度发展转变的过程。德国企业对未来市场的忧虑,集中在对特定行业的过度投资、潜在的房地产泡沫隐患、不断提高的贷款利率等。在经济增长速度趋向平缓的阶段,企业很难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而一些关键行业并没有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例如汽车与机械制造领域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德国企业在华总体经济增长平均值的8.4%。特别是汽车行业刷新了16.3%的增长幅度记录,而机械制造则根据不同的细分,利润收益涨幅在9.85至12.1个百分点之间。由此可见,机械制造与汽车领域几乎没有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反而促进带动了在华德企的整体发展,未来的中国市场对德国的制造业与工业企业来说是乐观而充满希望的。

2.聚焦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逐步提升,德国在华企业倍感压力。德国商会(2014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5年德企将大幅增加其在华的创新活动,逾半德企计划增加至少5%至10%的创新预算,有些甚至将超过20%。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德国企业的创新基地。这不仅说明德国重视中国的投资市场,而且正在努力尝试贴近中国市场。因此实现本土化将成为跨国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战略。

3.新增德企收益显著

德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73.6%的德企认为,2014年企业自身销售额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其中35.8%的企业预测销售额将增幅15%,只有6.7%的企业预计销售额会有所下降。由于不断增加的工资成本基数,自2012年起少数的在中国运营已超过十年的成熟企业开始表现出对未来经济状况的忧虑。企业增长也逐步趋于平稳甚至萎缩。相反在中国运营时间较短的德企收益增幅通常较大,增幅可以达到25%。

4.投资区域结构新变化

以四个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经济区。德国企业开始尝试将投资地区转向中国新的地区。41.1%的企业认为是由于区域多元化的因素驱使。德国企业将从对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这些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的投资资金中抽调40.4%用于在新城市的投资。50.4%的企业表示将在三个经济核心的周边区域:长三角地区、渤海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投入新的资金。

向中国西部偏移。15.7%的德国企业认为中国的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投资潜力,例如成都、重庆跻身于中国十大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城市。目前中西部还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企业有兴趣在这些地区尝试投资,但还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持企业坚信在西部未来的发展一定会顺利,因此这种趋势将是缓慢的。

六、启示

1.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知对深化校企合作内涵、促进产教协同发展十分必要

当前,为了实现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目标,各高职院校都在深化校企合作。而校企开展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学校应充分了解企业,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德国商会在华德企的调研报告向我们展示了在华德企分布的地区、领域、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等,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在华德企的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各自行业领域内的不同需求。这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在华德企的窗口。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从建校开始,一直致力于与德国政府、企业的合作。为了配合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学校在2014年多次召开与天津地区、及京津冀地区有代表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重点为在华德企)、合资企业、中小型民营小巨人企业的有关产教对话,官产学研合聚一堂,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增进了校企的深入交流。实践证明,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双方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合作内容。作为学校要充分调查分析京津冀地区各行业企业的分布特征与发展需求,密切洞察市场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校企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机制才有可能建立起来。

2.校企双方共建课程,培养复合创新人才

如何聘用合格的员工与如何留住员工目前不仅是德国在华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同样是其他国家、其他类型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员工的职业精神欠缺、缺乏对岗位任务的责任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只培养围绕操作层面的技能人才显然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一味地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忽略学生个体全面素质的培养也同样存在问题,因此那种只为满足市场的课程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个性的培养。因此应培养能够理解企业文化、具备坚韧的职业精神、专业基础牢、实践动手快、能够解决岗位操作上的各类问题,并具有不断探索精神的人才。这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与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有序合理地交替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学生也可以及时地将每个理论模块运用到相应的生产环节中,在企业教师的指导中,学生才可能慢慢地积淀起对企业的认同与理解,职业精神才会融入每位学生的心里。

当然课程共建需要校企双方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也涉及许多人员安排上的细节问题,但只要双方都基于一份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与心态,许多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3.尝试多方参与的创新合作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服务能力

上文所述,努力开发适合于中国本土需求的技术创新,是德国在华企业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尝试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校企科研合作,特别是服务中小型企业的研发项目合作。例如德国教育科技部在2008年启动的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科研项目的资助计划,主要面向所在地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拥有多年企业实践经历的教授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的技术生产中,结合理论研究的支撑,对现有生产技术或管理层面的问题开展研发,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与企业间的交流,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创新研究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学校对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体现在教师身上,教师永远是最关键的角色,不仅需要具有多年的企业经验,而且还需要与行业内的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能够敏锐感知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因此教师的引进与学校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与企业交流的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Hrsg.). Gesch?ftsklimaindex 2014 Deutsche Unternehmen in China.Shanghai,2014.

[2]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Hrsg.). Gesch?ftsklimaindex 2014 Deutsche Unternehmen in China.Shanghai,2013.

[3]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Hrsg.). Gesch?ftsklimaindex 2014 Deutsche Unternehmen in China.Shanghai,2012.

[4]Maria L.Lanzeni.Deutsche Investitionen in China-Chance für deutsche Unternehmen?.Frankfurt am Main.Deutsche Bank Research,2004.8.

编辑朱荣华

作者简介:徐纯(1983-),女,天津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德职业教育研究所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钱逸秋(1963-),女,天津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机电工程。

收稿日期:2014-10-28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5)01-048-05

猜你喜欢

市场校企合作德国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