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易被误诊为癫样放电的几种正常睡眠脑电图波形

2015-05-09李国芹董立波

医疗装备 2015年17期
关键词:纺锤鸡西顶尖

李国芹,董立波,韩 超

(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脑电室,黑龙江鸡西158100)

李国芹,董立波,韩 超

(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脑电室,黑龙江鸡西158100)

目的:正常脑电睡眠波与与异常波的鉴别。方法:100例常规睡眠脑电图分析。结果:误诊12例。结论:基层年轻医生一定要掌握睡眠不同时期脑电波形变化,减少误诊误判的发生。

癫样放电;睡眠脑电波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已经走进基层医院,这可以大大的提高基层医院癫的检出率,但基层医院由于患者量少和经验不足,常常可以看见一些正常睡眠波形被误诊的病例。

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0~15 岁30例,16~80岁70例。

(2)脑电图监测方法:32通道常规视频监测2~4 h脑电图。

2 结果

在不同的睡眠分期中思睡期被误诊1例,睡眠I和Ⅱ期中顶尖波被误诊5例睡眠纺锤波被误诊2例,K-复合波2例,正常觉醒反应2例。

3 讨论

(1)睡期慢波活动:在思睡前期向浅睡眠过渡时,可反复出现阵发性同步化的慢波活动,称为思睡期慢波活动。当某些背景快活动插入在超同步化Q节律中时易被误诊棘慢波,区别点为此种慢波活动仅出现在思睡期,类棘尖波成分波幅很低。

(2)顶尖波:又称驼峰波,是浅睡期一个标志,并可延续到睡眠纺锤期即NREM睡眠Ⅱ期的早期。顶尖波最高波幅出现在颅顶区(C2),在参考导联记录时,波形以负向成分为主的尖波,多数波峰较钝少数很尖[1]。波宽125~300 ms (3~8 Hz),顶尖波可单个出现或成对出现,也可以以1 Hz左右的间隔连续数个假节律性出现,典型的顶尖波双侧对称同步,小儿的顶尖波可以非常高或非常尖,酷似异常尖波,也可波及更大范围或左右不同步不对称的出现,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波幅逐渐降低。需要注意的是:顶尖波仅出现在浅睡期出现,而EP样放电虽然在浅睡期较多,一般都持续到深睡期。顶尖波在基层医院被误诊为异常放电的病例是最多占5%左右,一定应该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图1 顶尖波和病理性尖波的鉴别

(3)睡眠纺锤:又称σ节律,是进入NREM睡眠Ⅱ期的标志,可延续到NREM睡眠Ⅲ期,小儿睡眠纺锤有时波形很尖,应该与异常波区别,此外有些正常小儿在NREM睡眠Ⅱ期可出现6~8 Hz的弓形节律,连续5~10个,负向成分很尖,主要位于一侧或双侧额中央区,为睡眠纺锤的正常变异,称为慢棘波样变异型纺锤。

(4)K-综合波:出现在睡眠Ⅱ期并可延续到Ⅲ期,主要分布在顶区或额区,一个完整的K-综合波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一个高波幅复合双向波或多相慢波,类似顶尖波,但常比顶尖波更宽,慢波上支上的切迹常常形成一个比较尖的成分,看起来类似尖慢复合波,慢波上可复合少量快波,慢波之后多有一个比较深的正相偏转,其后跟随一串12~14 Hz的纺锤波。K-综合波可以单个出现,也可连续重复出现。K-综合波常由声音触觉等外界刺激诱发[2]。

图2 K-综合波

(5)觉醒反应:青少年和成年人从睡眠到觉醒的过程非常迅速,中间几乎没有过渡期,常常是在一个或连续几个顶尖波或K-综合波后,立即出现节律良好的后头部α节律。小儿在觉醒过程中脑电图会出现明显的觉醒反应,又称觉醒过渡同步化,在从睡眠I期以外的任一睡眠期觉醒时,在额﹑中央区出现阵发性高波幅θ节律或δ节律,并迅速向后头部扩散,频率渐快,波幅渐低,持续3~10 s,常伴有较多肌电活动,觉醒反应后可出现清醒期图形并伴行为觉醒,也可仅为脑电觉醒反应,然后再次进入睡眠Ⅰ~Ⅱ期。由于觉醒反应是在睡眠中突然出现的阵发性同步化慢波节律爆发,故应注意与异常放电鉴别,正常觉醒反应的慢波中没有棘波尖波成分。某些人的觉醒期慢波活动中可夹杂明显的棘波或尖波,或出现类似尖慢复合波节律的爆发图形,这种现象属于异常觉醒反应图形,常见于儿童癫患者,并可见在其他状态下有异常癫样放电。

[1] 刘小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大熊辉熊. 周锦华 译.临床脑电图学[M].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R742.1

B

1002-2376(2015)12-0149-02

2015-10-21

猜你喜欢

纺锤鸡西顶尖
17岁学霸不懈“修炼”,终成“顶尖科学家”
努力让鸡西发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优 全力开创鸡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新局面
近35年鸡西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为什么纺锤树能储水
《鸡西石文化》出版
纺锤树的低调坚守
胜 • 先于战 顶尖科技 助战里约
YWT回转顶尖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鸡西矿业集团瓦斯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的实践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