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
2015-05-09杨霞
杨 霞
(江西安福县人民医院,江西安福县343200)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
杨 霞
(江西安福县人民医院,江西安福县343200)
目的:分析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6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50例,在常规时间切断脐带;改良组患者50例,对患儿实施延迟切断脐带,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改良组患儿的成功复苏比例、死亡比例、发生后遗症比例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DQ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度窒息新生儿实施延迟切断脐带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减少死亡比例、降低后遗症发生,增加成功复苏比例,改善NBNA评分和DQ值,安全性较高,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实施操作。
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延迟脐带切断
重度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上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伤残的常见原因[1]。经济﹑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目前产科关注的焦点,也是提高新生儿生存比例的重点,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100例分别进行常规切断脐带和延迟切断脐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0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100例,均为顺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24例,新生儿胎龄36~41周,体重2.7~4.5 kg。改良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新生儿胎龄36~42周,体重2.7~4.7 kg。对比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比例和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
1.2 方法
常规组患儿50例,依据患儿的情况,均在分娩后即时脐带切断,消毒包扎处理,严格实施无菌操作。
改良组患儿50例,对患儿进行准确评估后,发生重度窒息后,顺利分娩后将患儿放置在产妇两腿间,进行口鼻分泌物清理后,90 s后进行脐带切断,无菌处理后包扎,同时对患儿进行阿氏评分,详细记录,同时依据患儿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救治。
1.3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1)胎盘残余血量。胎盘娩出后置于容器内,放松脐带断端的血管钳,收集容器中胎盘残余血,置量杯中,以量杯中刻度读数估计残余血。(2)在NICU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例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无差异,由培训合格的专人采取双盲方法进行评估。出院病例1年内定期回院复诊,应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制定的0~4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量表)检测发育商(DQ),DQ值在80~89分为中下,70~79分为临界值,69分以下为低下,评价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检查记录后遗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成功复苏和后遗症情况
改良组患儿的成功复苏比例﹑死亡比例﹑发生后遗症比例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成功复苏和后遗症情况[例(%)]
2.2 对比两组患儿DQ值
对比两组患者DQ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NBNA评分和DQ值[例(%)]
3 讨论
本文对我院部分重度窒息新生儿,实施延迟90 s切断脐带措施,结果显示改良脐带切断后成功复苏比例﹑死亡比例﹑发生后遗症比例显著优于正常切断脐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脐带切断情况DQ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于重度窒息新生儿实施延迟切断脐带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减少死亡比例﹑降低后遗症发生情况,增加成功复苏比例,改善DQ值,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实施操作。
[1] 洪瑛,吴美玲.延迟断脐对第二产程中存在宫内窘迫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43):107+113.
[2] 孙菊香,丁明霞,刘天凤.延迟结扎脐带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5):345-347.
R722.1
B
1002-2376(2015)12-0118-02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