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2015-05-09赵岐
赵岐
吉林省通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通化 134001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受损或者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常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典型表现,多见于1型糖尿病[1]。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表现为疲乏无力、肥胖,如果诊断不及时,也会出现体重减轻。合并酮症或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三多一少”更加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发病机制复杂,积极、严格的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根本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甲钴胺和通心络胶囊进行药物治疗,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和药物使用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来该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6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9岁。124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收治入院,而且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明确。
1.2 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门诊就诊顺序进行排序,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62例给予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甲钴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
1.2.1 对照组 (1)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药物治疗。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2]。(2)药理作用:甲钴胺能够很容易的进入神经元细胞器,参与合成胸腺嘧啶核苷,促进叶酸和核酸的代谢,还能够促进轴突的再生和运输能力。(3)使用方法:口服,通常成人1片/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根据年龄和症状朱清增减剂量。护理人员在患者服药过程中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时上报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对症治疗[3]。(4)注意事项[4]:①对甲钴胺有药物过敏史患者禁用;②患者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者为无效,立即停药,无需继续服用;③长期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不宜长期大量的服用甲钴胺;④孕妇和儿童禁用此类药物;⑤老年人遵医嘱酌情减量。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1)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管缺血缺氧、血液成分改变和代谢出现障碍密切相关,造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种机制共同发生的病例基础就是淤血,而通心络胶囊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者结代;也可用于气虚血瘀络阻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者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5]。(2)药理作用:冠脉结扎犬急性心肌缺血实验表明,在结扎颈外动脉致大鼠局部脑缺血试验中,通心络胶囊具有缩小脑梗塞面积的作用,同时提示通心络胶囊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3)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益气行血;水蛭破血逐瘀;全蝎通络止痛,共为方中主药。土鳖虫破血逐瘀;蜈蚣通络止痛;檀香理气宽胸止痛;降香行气活血止痛;乳香、赤芍活血祛瘀止痛,共为辅药;冰片通窍止痛;蝉蜕息风止痉,共为佐药;诸药合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4)使用方法:口服:2~4 粒/次,3 次/d,4 周为 1个疗程。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胃部不适,该类患者将用药时间给为饭后口服[6]。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症状严重者立即停药并上报医生,积极采取措施对症处理。(5)注意事项:①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②孕妇和妇女经期以及阴虚火旺型中风患者禁用;③服药后胃部不适患者宜改为饭后服用。
1.3 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加上任意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者空腹血浆血糖≥7.0 mmol/L或者OGTT2 h血糖≥11.1 mmol/L。需要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7]。
1.4 糖尿病并发症
1.4.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常见急性并发症包括: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高血糖高渗状态。③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
1.4.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①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②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特异性并发症,典型改变为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③神经病变:中枢系统并发症、自主神经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④糖尿病足。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观察组62例,治愈34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62例,治愈21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7.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甲钴胺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效果比较[n(%)]
两组数据比较,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晋升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等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主要临床特点为高血糖,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临床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5%左右。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为周围神经病变,它是指神经纤维受到外伤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一系列变化。临床上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8]。患者早期出现肢端感觉异常、痛觉过敏和疼痛,通常为对称性,而且下肢比上肢症状严重,感觉异常包括麻木、蚁走、虫爬和发热、触电样感觉。病情进展比较缓慢,后期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肉萎缩和瘫痪;腱反射早期亢进、后期逐渐减弱或者消失。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甲钴胺和通心络胶囊进行药物治疗,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而通心络胶囊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主要是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通心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钴胺,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痛苦减轻,提高了生命和生活治疗,治疗方法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和推广使用。
[1]吴艳,喻荷林,曾绍凡,等.羟苯磺酸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5):595-597.
[2]周月红,邓奕辉,段春燕.消麻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型7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5):61-64.
[3]梁波.消痹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13(2):123-124.
[4]吴江,徐业.针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5):9-11.
[5]汪晓妹.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银杏叶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6(5):201-205.
[6]郝桂敏.通脉降糖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24(6):54.
[7]宋慧丽.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5):63-64.
[8]姜旭,高占义,杨景超,等.复荣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