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胰岛素、C—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04-17王志伟
王志伟
郑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 450052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类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筛查、诊断,以便尽早行干预治疗,对于防止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尤为重要[2-3]。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血浆胰岛素测定,而另一项检测指标血清C—肽检测有助于了解胰岛的合成和分泌功能[4-5]。现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初步探讨血浆胰岛素、C—肽检测在糖尿病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4.6±2.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2.3±0.7)年。所有患者均经询问病史及临床相关检查符合糖尿病合诊断标准,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通过饮食控制、基本运动、药物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间段在该院接受体检的56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1.9±1.5)岁,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血糖水平均处于正常水平,且均未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肝肾功能无异常。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下进行。
1.2 方法
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抽血后统一给予研究对象服用5 g葡萄糖,2 h后再次抽取5 mL静脉血。所有血液标本采集结束后室温离心并分离,保存准备检测。通过LUMO化学发光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进行检测[6]。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据(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采用(±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以α=0.01为统计学检验标准。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空腹时观察组血浆胰岛素水平为(41.26±23.51)pmol/L,对照组为(30.86±14.59)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食2 h后观察组血浆胰岛素水平为(156.78±90.35)pmol/L,对照组为(21.29±15.56)pmol/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时观察组 C—肽水平为(0.68±0.51)nmol/L,对照组为(0.46±0.28)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食 2 h 后观察组 C—肽水平为(2.62±1.19)nmol/L,对照组为(0.79±0.45)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比较(±s)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浆胰岛素水平(pmol/L) C-肽水平(nmol/L)空腹 进食2 h 空腹 进食2 h对照组观察组56 64 Pt 30.86±14.59 41.26±23.51<0.01 2.862 21.29±15.56 156.78±90.35<0.01 11.799 0.46±0.28 0.68±0.51<0.01 2.976 0.79±0.45 2.62±1.19<0.01 11.406
3 结论
由于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生理负担,所以及时对糖尿病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7]。胰腺中胰岛素原在蛋白酶和羧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1分子胰岛素和1分子C—肽。胰岛素与C—肽以同分子数释放至毛细血管中,凡能刺激或抑制胰岛素分泌的物质,也能同样影响C—肽水平[7]。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以提高糖原、蛋白质、脂肪的合成能力,降低血液中血糖值[8-9]。在血液循环中,胰岛素可以被肝脏摄取或代谢,因而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不能准确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C—肽不为肝脏灭活,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且半衰期比胰岛素长,其测定灵敏度优于胰岛素。所以检测C—肽水平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10]。
该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空腹、进食2 h后血浆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员(P<0.01)。表明血浆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值均可用于临床上糖尿病诊断。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检测快速准确。
综上所述,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检测可以反映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在糖尿病检测和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蓝永乐,李介华,钟国权.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64-1266.
[2]孟晓东.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清C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9):142.
[3]金凤华,高峰,孙玉芹.血清脑钠肽检测在糖尿病心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1):116-117.
[4]陈思.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2.
[5]安有芳,张璐雯,陈艳,等.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及C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9):4655-4656.
[6]张立甲.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及c-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372-4373.
[7]高飞.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D].吉林大学,2013.
[8]郭建军.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16-17.
[9]吴国,陈涛.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及C-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3):190-192.
[10]谢玮,赵枰,陶国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及C肽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5):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