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09闫小玲
闫小玲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闫小玲
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9例。两组均予以尿激酶溶栓, 观察组在溶栓前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对照组在溶栓后12 h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再通率为91.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观察组的再通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治疗AMI具有一定的疗效, 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提高再通率, 并降低再发梗死率, 改善临床预后,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 主要是由于严重且持久性缺血所致心肌急性坏死。AMI患者常表现为持续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电图改变以及心肌酶谱异常等[1]。静脉溶栓是临床治疗AMI的常用手段, 但由于溶栓治疗过程中能够释放并且激活凝血酶而导致血小板活化, 加之梗死可诱发冠状动脉内壁损伤等, 溶栓后存在较高的再次梗死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98例, 均符合AMI临床诊断标准, 均具有心电图ST-T段提高, 均具有溶栓治疗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中, 男37例, 女12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58.8±20.4)岁;梗死部位:21例前壁梗死, 7例下壁梗死.11例前间壁梗死.5例下壁联合右室梗死.5例前壁联合右室梗死。对照组中, 男35例, 女14例,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9.2±21.1)岁;梗死部位:20例前壁梗死, 8例下壁梗死.14例前间壁梗死.4例下壁联合右室梗死.3例前壁联合右室梗死。两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入院后即予以低分子肝素5000 IU经腹壁皮下注射, 随后立即予以尿激酶100万U+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控制在30 min内滴完。在开始溶栓治疗后, 再予以5000 IU低分子肝素经腹壁皮下注射, 每12小时1次,连续用药7 d。
1.2.2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溶栓治疗之前不予以低分子肝素, 予以尿激酶100万U+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控制在30 min内滴完。在开始溶栓治疗12 h后, 予以5000 IU低分子肝素经腹壁皮下注射, 每12小时1次, 连续用药7 d。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治疗7 d后的AMI再通率以及再通时间, 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T段变化、是否发生再梗死、不良反应以及病死率等。
1.4 AMI再通标准 存在以下条件中除①与③组合外的任意2条或以上者即判定为冠状动脉(冠脉)再通:①开始溶栓后2~3 h之内, 患者的胸痛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②开始溶栓后2 h内心电图ST-T段回落幅度<50%;③开始溶栓2~3 h内, 患者的束支阻滞或房室阻滞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且出现室性自主心律, 或者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产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或者窦房阻滞, 合并或不合并低血压症状;④血清CK-MB峰值提前到发病后14 h之内, 或者CK峰值提前到发病后16 h之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再通率以及再通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的再通时间为(1.38±0.51)h, 较对照组的(1.95±0.63)h显著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再通率比较(n, %)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病死率比较 两组观察期间均未发生脑部及消化系统等重要脏器组织出血, 观察组2例(4.08%)发生注射局部皮下瘀血, 对照组4例(8.16%)皮下瘀血,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2.04%)死亡, 对照组3例(6.12%)死亡,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是AMI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故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实现冠脉血管再通。通过冠脉血管再通, 能够及时恢复缺血心肌的再灌注, 缩小梗死面积, 有效降低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2]。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AMI具有显著疗效, 但其疗效存在时间依赖性。临床研究证实, AMI发病后6 h内是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 发病时间越短溶栓疗效越好[3]。本组患者的发病时间均在6 h内, 均具有溶栓治疗指征。
低分子肝素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且其在进入人体以后能够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可有效抑制凝血酶的作用, 还可改变凝血酶的原有构象, 从而促进其对Xa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 具有协同溶栓作用[4]。在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AMI过程中配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利于降低再梗死率。既往溶栓治疗AMI过程中, 多是在溶栓治疗6 h后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 因大部分学者认为在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能诱发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综上所述, 在严格掌握溶栓指征与时机的情况下, 应用静脉溶栓治疗AMI具有一定疗效, 溶栓前早期配合低分子肝素抗凝能够显著提高再通率并缩短再通时间, 降低再梗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江书敏.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的治疗体会.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78.
[2] 王立平.对急性心肌梗塞65例患者早期溶栓治疗体会.医学信息.2010.23(6):1970-1971.
[3] 任乐易.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9):1944-1945.
[4] 徐燕青.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疗法的监护方法与应用.医学信息.2014.27(16):160-16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146
2015-02-06]
472000 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