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015-05-08苗秀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自主合作小学语文

苗秀玲

摘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既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又需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这就要我们充分创造条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宽容对待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教学,体验真实的课堂,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命活力;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74-01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新需求。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在倾诉中,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存在。

1.创造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是有思维、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需求。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要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计他们的未来,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淋漓尽致展现个体,突出光彩的大舞台。例如 在教学生们读课文时,就选择了让学生自主读书: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对你喜欢的段落也可以站起来读,还可以多读几遍。这样从读书的内容和读书的形式都给了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们都有自己的喜欢方式,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得,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的似的。"一名同学读完后说:"老师,这段话有点顺序不对呀,应该先写花骨朵儿,再写展开两三片花瓣,最后写全展开了,或者……"听了学生的发言,我感到学生会从读书中思考问题了,就微笑着说:"你说得有道理,我想如果叶老先生如果听到你的建议的话,他会感激你的。"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创新意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认识,又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挥。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宽容地对待学生

新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我们的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写"让学生自己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轨道。

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 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你认为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你喜欢做像花生一样的默默无闻的人呢?还是喜欢做像苹果、桃子、石榴一样的,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实际用处的人呢?为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真不愧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充满智慧的一群小精灵。有的同学说:"我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因为他的朴实无华,不追逐名利,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精神,让我太感动了。"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个既有美丽的外表又有实际用处的人,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且,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我既然有能力,就应该充分的展现自我的才华,让大多数人认可我,欣赏我。"还有的同学说:"我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踏踏实实做事,做出真实的自己。"有的同学就开始笑话这个没有追求的同学了。我说:"不管以后你们做怎样的工作,只要是做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事,就是领悟到了做人的真谛了。"这样,不但让同学没有挫败感,而且还让他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见解。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又使每个同学由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有自己的独特的创造。

3.改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语文学科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在学《军神》一课,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刘伯承十分敬佩时,老师说:"假如刘伯承叔叔就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和深刻的对话,所以学生能毫无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他们会说得很感人。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而且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还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意义的构成部分。"并提出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要以塑造儿童的心灵、焕发儿童的生命活力为前提,以丰富学生的智慧、铸造学生的人格为归宿,让学生在充满灵性的感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充满激情的创造中享受教育的幸福。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自主合作小学语文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谈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活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质疑,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