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2015-05-08张欣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

张欣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张欣欣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7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实验组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手术失血量为(98.1±19.1)ml、手术时间(39.1±5.4)min、住院时间(13.3±2.1)d, 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 且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活动不便等。因此, 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对2010年8月~2014年1月来本院诊治的7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诊治的7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男46例, 女33例, 患者年龄65~80岁, 平均年龄(79.3±8.2)岁。79例患者均有疼痛、活动不便等临床特征,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情况在X线下拍片进行复位手术, 复位成功后进行人工维持牵引[1]。医师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采样“品”字形装置进行定位, 并设置螺钉的置入点和置入角度, 并钻入3枚导针, 当导针达到指定位置后取出定位装置, 然后沿着导针在大腿外侧做一个长为1 cm切口并将其分离到骨质;根据每一例患者情况选择空心钉长度, 并拧入空心加压螺钉固定[2]。 实验组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患者采用辅助手段确定股骨颈骨折位置, 并将骨折断端分离取出股骨头,测定其直径, 然后选择与之适应的人工股骨头假体, 并且患者治疗时应该保持40°及前倾20°方向放入人工股骨头。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 患者Harris评分≥90分;好转: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Harris评分在70~89分;无效:患者疼痛没有明显变化, Harris评分<70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实验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手术失血量(ml)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实验组40 98.1±19.139.1±5.413.3±2.1对照组39331.6±24.479.3±7.621.2±1.9 t 14.7115.2614.37 P<0.05<0.05<0.01

3 讨论

近年来,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研究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相似。空心钉内固定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内固定方法能够对患者骨折端产生一个加压的作用, 从而能够使骨折端保持稳定, 并且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血运,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股骨头, 且切口相对较小, 出血量也比较少, 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手术失血量为(98.1±19.1)ml、手术时间(39.1±5.4)min、住院时间(13.3±2.1)d均少于对照组的(331.6±24.4)ml、(79.3±7.6)min、(21.2±1.9)d (P<0.05或P<0.01), 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也是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操作步骤更加简单, 对于患者的创伤更小, 并且患者手术费用更低[3,4]。临床上, 将这两种治疗方法联合起来使用能够有效的发挥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点, 达到优势互补作用, 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值得推广应用。

[1] 李瑞龙, 张强.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医学综述, 2011, 17(14):2127-2129.

[2] 吴记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24):241-242.

[3] 周运勇, 靳嘉昌.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华夏医学, 2011, 24(6):734-737.

[4] 谷长跃, 张国鑫, 杨树忠, 等.全髋关节置换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远期疗效比较.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31(6):937-93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44

2014-11-20]

836700 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空心钉内固定;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