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

2015-05-08丁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胃穿孔鸣音修补术

丁伟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

丁伟

目的 分析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110例胃穿孔患者,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62例腹腔镜修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48例开腹修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24、48、72 h血清胃泌素(GAS)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较快恢复, 比开腹修补术具有有效性, 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胃肠动力

胃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 手术依然是临床常用主要治疗方法, 常规方法为开腹手术, 效果较佳, 但手术创伤大, 对患者恢复造成相应影响。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修补术在临床中应用日渐广泛, 所取得效果也得到肯定。通常患者术后, 判断手术效果及恢复情绪, 需根据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 因此, 作者以62例患者为例, 探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 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10例, 均确诊为胃穿孔[1];男68例, 女42例;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5.7±3.5)岁;穿孔直径(1.0±0.3)cm;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患者均与胃穿孔诊断标准相符;生命体征稳定, 能够耐受全身麻醉和手术;无腹部手术史;排除胃幽门梗阻、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术前1个月内未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住院期间未使用影响胃肠动力药物;患者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

1.3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 观察组62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 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 于上腹部作约12 cm切口。患者术后均予以胃肠减压、禁食、肠外营养等常规治疗, 抗炎、制酸等, 出院后继续使用抗溃疡药物。

1.4 评价指标

1.4.1 血清胃泌素(GAS)测定 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24、48、72小时抽取2 ml静脉血, 3500 r/min, 离心15 min, 取血清放置-18℃保存, 采取放射免疫法次测定[2]。

1.4.2 肠鸣音恢复[3]患者于术后每6小时一次听诊左上下腹、右上下腹。肠鸣音恢复:两个区听诊肠鸣音≥3次/min;记录最早肠鸣音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GAS含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24、48、72 h GAS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比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GAS含量对比s, pg/ml)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GAS含量对比s, pg/m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组别例数1 h24 h48 h72 h观察组6236.4±9.0 48.5±12.0a59.4±16.2a59.0±21.3a对照组4835.1±8.738.6±5.743.8±12.052.6±15.8

表2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比)

注:两组对比, P<0.05

组别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6212.5±4.862.5±17.1对照组4828.6±9.786.7±24.9

3 讨论

胃穿孔起病急, 病情重, 进展快, 是临床常见急腹症, 若未取得及时有效治疗, 极易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手术是治疗胃穿孔的主要方法, 穿孔修补术为最佳治疗方法。临床常规采取开腹修补术, 若患者检查不典型、溃疡史不显著等, 难以明确手术切口。且开腹手术切口大, 创伤大, 通常机体在受到手术创伤时, 会增加儿茶酚胺, 减少胃泌素分泌, 使胃肠功能紊乱[4]。而现今微创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腹腔镜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视野开阔, 可明确患者病变情况, 诊断精确, 损伤小, 手术风险小, 可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腹腔镜修补术视野清晰、广阔, 探查范围广, 迅速确定病变位置和性质, 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 避免因腹肌进展而不断寻找病变位置及病变位置不确定难以选择手术切口。术中能够有效闭合穿孔, 腹腔彻底冲洗, 吸净积液, 以此快速控制腹膜炎。同时腹腔镜修补术减轻了对腹腔脏器的刺激, 损伤小, 避免直接激惹胃肠道[5], 以免发生胃肠动能紊乱, 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24、48、72 h GAS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看出,腹腔镜修补术对胃肠道恢复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 可促进胃泌素更快恢复, 使患者胃肠道更快恢复。当患者肠鸣音、肛门排气时间快速恢复时, 说明患者能够提早进食, 早期饮食刺激患者胃肠功能, 促进胃肠恢复, 以此腹腔镜修补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通常在实施腹腔镜修补术时, 必须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①患者能够耐受全身麻醉;②生命体征稳定, 未符合其他疾病;血液流变学稳定;③存在腹痛、腹部外伤史、压痛、白细胞升高、肌紧张等开腹手术指征;无腹腔镜禁忌证;④无法解释的其他腹痛和腹部体征。若患者酸中毒, 应积极纠正, 以免术后CO2加重酸中毒。但腹腔镜修补术还是无法代替开腹修补术, 对于生命体征不稳、休克、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无法耐受气腹;另外患者属于恶性穿孔,在手术期间发现病变, 应立即转为开腹修补术。因此, 操作者在选择腹腔镜修补术时, 必须要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而在实施腹腔镜修补术时, 操作医师需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丰富的操作经验, 动作轻柔, 尽量减少手术时间。

综上所述,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较快恢复, 避免患者胃肠粘连, 比开腹修补术具有有效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1] 李瑾, 张雪峰, 金红旭, 等.腹腔镜辅助胃肠穿孔修补术.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4, 9(2):70-71.

[2] 李义廷, 邓荣文, 渠时学.腹腔镜在胃肠穿孔治疗中的应用(附23例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6):512-513.

[3] 王争鸣.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4):19-20.

[4] 任骏, 吴彪, 龚昭.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 14(1):38-39.

[5] 王冠丰, 范友东, 马翠霞, 等.腹腔镜在胃肠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17(6):427-42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040

2014-11-06]

471600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胃穿孔鸣音修补术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