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指导

2015-05-06李现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口袋

李现红

8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指导

李现红

目的 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术前评估、访视及心理疏导;术后心里指导及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造口及进行康复期的指导。结果 80例患者均能自我护理造口, 平均住院18 d, 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肠造口患者及时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直肠癌;肠造口;健康指导

肠造口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 也可成为患者永久生活的保证[1]。由于手术改变了患者正常排便途径, 术后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出, 使患者的身心康复受到影响,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2]。因此给肠造口患者及时做好健康指导, 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3月~2013年9月, 本院收治了8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 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 其中男46例, 女34例, 年龄23~68岁, 平均年龄45.5岁。其中直肠癌空肠造口52例, 直肠癌结肠造口28例。

1.2 术前指导

1.2. 1 评估 收集患者的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的主观和客观资料情况

1.2. 2 访视及心理指导 正确有效的进行健康指导, 可使患者正确面对手术后的改变[3]。结肠造口术虽然是救命的措施, 但术前患者往往不容易接受。 由于造口术后不仅在身体和外形及自尊方面是一个刺激[4], 而且在精神上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甚至绝望。因此, 术前帮助患者了解造口的相关知识及造口术后的生活状况。认真倾听, 耐心解答各种疑问, 并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及必要性,以及手术的方式、造口的位置及术后的生理变化。使患者认识到手术后只是排便的出口途径改变了。让患者认识到只要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 同样可以正常地进行工作、生活与学习。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1.2. 3 造口定位术前定位可以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5]。一个位置选择得当, 结构完美的肠造口, 可以使患者以后的生活过得更有信心[6]。根据造口位置的标准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造口位置对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 造口定位通常在术前1 d进行, 与患者共同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 术式及患者腹部的生理特点, 应选在腹部相对平坦的部位, 避开外科瘢痕或脐周凹陷部位, 并且要避开隆起的地方, 如髂骨前、后以便能将造口袋放置得合适,便于粘贴。

1.3 术后指导

1.3. 1 心理指导 肠造口患者在术后早期, 往往在造口事实面前表现为依赖性;拒绝接受任何处理造口和排泄物的指导, 全部依靠医护人员或家属, 消极的对待造口, 当在使用造口器材过程中出现漏气、漏水时, 患者会产生失望, 认为自己是残废, 不能做正常人, 自卑心理由此产生, 表现为不愿会客、拒绝外出、社交等。针对上述问题, 医护人员要注重造口的康复指导, 使患者回到社会中, 从事其热爱的事业,开始了由忧郁、失望而转为幸福和有尊严的生活。术后应及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心理及生活上支持、帮助、关心和安慰患者。在学习造口护理时机方面, 应当在患者有主动学习愿望与兴趣时指导患者学习。以保持患者的心理平衡,使其对恢复原来的生活充满信心[7]。

1.3. 2 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①造口缺血。一般发生于术后1~2 d, 是早期严重的并发症。观察肠黏膜的颜色是否红润, 有无发暗发紫变黑等异常,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并给予拆除碘仿纱并严密观察, 直至肠造口血液循环逐渐恢复。② 造口周围皮肤发红。由于造口周围皮肤皱褶较多, 造口袋剪裁的大小不均致使造口袋粘贴不牢、不密, 粪水渗漏刺激皮肤引起皮炎。每次更换造口用品时要认真清洗造口四周皮肤, 擦干, 并认真测量造口的大小,采用合理的技巧粘贴造口袋。若造口有些凹陷可自造口周围用防漏膏充填以免粪水外漏刺激皮肤引起皮炎。③便秘。因为排泄物较干, 而且不含有蛋白酶, 对肠道的刺激减小。嘱患者适当多饮温开水,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使肠道蠕动加快,减少便秘。④ 造口狭窄。应鼓励患者经常用手指扩张造口,以保持适宜。但如结肠造口的狭窄已很严重, 影响清洗或难于保持造口袋固定, 应进行修补, 并移动造口的位置。⑤ 造口回缩。如患者体重大量增加, 造口和表皮的固定不足都会使造口回缩可导致排泄物自袋下渗漏, 这时可用防漏膏涂于造口周围。⑥造口脱。出由于皮肤切口过大, 与腹壁固定不稳所致, 这时可用较大的造口袋, 留意造口的颜色, 造口过度突出可导致水肿、出血。

1.4 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造口 如果患者能自我护理造口,其自尊能得以维持[2], 也是患者投入社会生活的关键, 如果造口患者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护理, 那么手术仅成功了1/2[5],应鼓励患者掌握造口的护理方法, 采用-示范-参与-自我护理的模式, 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阶段式给予指导, 术后第2天, 为患者清洗造口并更换造口袋, 指导患者观看。术后第4天, 指导患者和家属一起观看, 并鼓励患者触摸自己的造口。术后第8天, 指导患者参与造口, 并告知患者如何清洗和测量造口, 并介绍造口袋的种类、特性、价格;并指导试用合适和喜爱的造口袋。术后第10天, 待患者基本掌握操作要领后, 指导患者独立操作1次, 并评估患者的换袋技能,及时给予纠正。以保证患者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及学习中更好的护理造口。

1.5 康复期指导 患者经过恢复期, 基本上能自我护理造口, 出院后回到原来的生活中。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诊及护理造口的指导, 使患者达到理想的生理、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 康复期的造口患者对造口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 且患者均有学习愿望, 希望护理人员给以多样化的护理干预[8]。一般在患者能够自我护理造口后, 即可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9,10], 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指导、饮食指导、工作与社交、活动与锻炼等。①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避免穿紧身裤, 以免磨擦造口, 影响造口血液循环。避免提举重物,防止造口脱垂、造口旁疝等并发症的发生。每天观察造口及排泄物的形状、颜色, 若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② 饮食指导注意均衡饮食 告知患者要避免进食难消化的食物, 如玉米、蘑菇等。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保持大便通畅, 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多饮水。③工作与社交 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 患者可恢复正常工作, 要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预防造口旁疝或造口脱垂等并发症的形成。可以经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有学者研究发现, 加强康复期造口患者的教育, 鼓励患者参加造口联谊会, 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1]。④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 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体力允许时可外出旅游, 出行前要准备充足的造口用物。

1.6 出院后造口复诊 有研究报道, 82.7%的肠造口患者远期并发症出现于术后1年, 并发症的发生对造口患者的身心康复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出院后对造口患者进行造口复诊对预防及治疗造口并发症非常重要[12]。根据造口发生并发症的情况, 应相应安排复诊的时间, 3个月内复诊1次/周, 以后复诊1次/月, 坚持至6个月;以后2年内每3个月1次。

2 结果

80例患者均能自我护理造口, 平均住院18 d, 完全康复出院。

3 小结

对肠造口患者及时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盛本, 童卫东.重视肠造口的康复治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 6(3):146-147.

[2] 喻德洪.我国肠造口治疗的现状与展望.中华护理杂志, 2005, 6(40):415-417.

[3] Kelly M. Mind and body. Nursing Time, 1994, 90(42):48-51.

[4] 喻德洪.中国肠造口康复事业的发展问题.浙江肿瘤, 1998, 4(4):203-204.

[5] 徐洪莲, 喻德洪, 卢梅芳, 等. 肠造口术前定位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10):741-742.

[6] Wu Wei Qin, Yu Bao M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teselection and complication in stomas. The World Council of Enterostomal Therapists Journal, 2001, 21(2):10-12.

[7] 周令明, 夏征. 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当代护士, 2003(9): 57-59.

[8] 路潜, 周玉洁. 结肠造口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4):251-254.

[9] Black PK. Psychological, sexual and cultural issues for patients with stoma. Br J Nurs, 2004, 13(12):692-697.

[10] Blackley P. Practical stoma wound and continence management. Research Publications Pty Ltd, 1998:191-201.

[11] 路潜, 郭蕾蕾, 王静.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9):648-651.

[12] 屠世良, 叶再元, 邹寿椿, 等.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 6(3):157-16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73

2015-08-03]

277102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口袋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浪漫口袋
神秘烟口袋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借口袋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会喝酒的大口袋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