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2015-05-06杜新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丙肝小剂量干扰素

杜新卫

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杜新卫

目的 分析探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 能够使血清HCV-RNA转为阴性, 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小剂量干扰素;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阳性;丙肝肝硬化

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 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1]。该疾病比较复杂, 易反复发作, 预后较差,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目前, 临床在保肝、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一般采用干扰素治疗。本研究中,本院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74例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肝功能检查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丙肝肝硬化;病原学检查HCV-RNA呈阳性, 血清ALT水平较高, TBIL较高。排除标准:其他类型的肝硬化患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7例。对照组中, 男25例, 女12例, 年龄22~65岁, 平均年龄(42.7±7.6)岁;治疗组中, 男24例, 女13例, 年龄23~66岁, 平均年龄(43.4±7.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的保肝、白蛋白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皮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β1a注射液(默克雪兰诺公司意大利药厂, 批号:20120702, 规格:36 MIU), 44 g(12 MIU)/次, 3次/周。两组疗程均为1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以两组的HCVRNA水平、血清ALT、TBIL及临床疗效等为观察指标。疗效判断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 HCV-RNA转阴, 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HCVRNA转阴, ALT、TBIL有所降低;无效: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没有任何变化, HCV-RNA呈阳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LT、TBIL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AL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ALT、TBIL均有所改善, 其中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HCV-RNA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HCV-RNA均为阳性,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CV-RNA转为阴性,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LT、TBIL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LT、TBIL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ALT(U/L)TBIL(µ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7 105.6±23.7a65.9±11.2b75.6±2.4a40.5±2.1b对照组37106.7±21.498.7±17.676.3±2.767.9±3.2 t 0.32144.36570.21795.1247 P>0.05<0.05>0.05<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丙肝肝硬化是由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病原学检查HCV-RNA呈阳性, 相比于正常人, ALT水平较高, TBIL较高[3,4]。疾病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而无明显的症状,后期主要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肝腹水、癌变等并发症[5],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目前, 临床上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的主要方法为保肝、抗病毒及长效或大剂量干扰素治疗[6]。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 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 能够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从而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 杀死病毒。此外, 干扰素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均有免疫调节作用, 对巨噬细胞和NK细胞也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7]。大剂量干扰素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但对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有关研究表明, 采用小剂量干扰素长期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 能够在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中, 本院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结果显示, 治疗后, 治疗组ALT、TBIL分别为(65.9±11.2)U/L、(40.5±2.1)µmol/L;对照组ALT、TBIL分别为(98.7±17.6)U/L、(67.9±3.2)µmol/L。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实验室检查,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CVRNA转为阴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94.6%)明显优于对照组(83.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 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吴丽阳, 张月萍.小剂量干扰素治疗HCV-RNA阳性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甘肃科技, 2014, 30(13):151-153.

[2] 田梅梅, 李蕴铷, 钱芳, 等.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HCV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9):1258-1263.

[3] 孙颖, 张伟, 赵军, 等.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脾切除术后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标准剂量利巴韦林疗效分析.肝脏, 2013, 18(9):600-604.

[4] 张国栋.低剂量干扰素治疗丙肝肝硬化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3, 19(4):5-7.

[5] 陈应强, 李超, 石文丽, 等.低剂量干扰素治疗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安全性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4):5619-5620.[6] 陈立艳, 周莉, 马英骥, 等.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8 (27):2925-2929.

[7] 刘卓灵.小剂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3):31-33.

Clinical effect by small dose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cirrhosis with positive HCV- RNA


DU Xin-wei. Henan Shangqiu City
Branch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qiu City 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Shangqiu 4761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small dose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cirrhosis with positive hepatitis C virus ribonucleic acid (HCV-RNA). Methods A total of 74 hepatitis C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positive HCV-RN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liver protection therapy,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treatment by small dose of interferon. Their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much better improvements of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clinical effec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small dose of interfer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 cirrhosis with positive HCV-RNA can turn serum HCV-RNA into negative,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 liver function, and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Small dose of interferon; Positive hepatitis C virus ribonucleic acid; Hepatitis C cirrhosi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003

2015-06-16]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商丘市传染病医院)

猜你喜欢

丙肝小剂量干扰素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