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5-05-06周燕杨静静杨晓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系统化四肢支架

周燕 杨静静 杨晓娜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周燕 杨静静 杨晓娜

目的探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 57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实验组患者选择系统化的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88%,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长管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时给予系统化的护理, 能够明显提高身体的恢复情况, 减少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四肢长管骨折;系统化护理;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骨折的发病率较高, 患者在肢体骨折后容易出现功能性的障碍, 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社会和家庭带负担。为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措施,使其能够顺利康复, 缓解痛苦[1]。在多年的临床护理中, 系统化护理的基本框架为护理程序, 在治疗同时给予该护理模式, 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7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 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 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57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男17例, 女15例, 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56.42±9.34)岁, 16例为上肢骨折, 16例为下肢骨折。对照组男15例, 女10例, 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56.33±9.19)岁, 14例为上肢骨折, 11例为下肢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系统化的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对于体外装置会有恐惧和忧虑的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要为其讲解该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减缓心中的不良情绪[2]。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清楚的介绍手术过程、术中的注意事项等。详细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使其熟悉医院的环境, 消除陌生感, 增强安全感。

1.2.2 术前准备 人体四肢的皮肤有大量毛发, 毛发中一般都藏有大量的污垢和细菌, 一定要给予科学的处理, 防止术后感染, 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进行严格备皮, 保证皮肤的清洁。骨折部位采用夹板固定, 减少移动, 及时止血并消毒。

1.2.3 术后护理 患者进入病房后, 放置于病床上, 并抬高30~45°以助于静脉的血液循环, 达到消肿的效果。观察患者骨折部位附近皮肤的颜色, 肿胀程度以及感觉度, 了解患者的神经和局部血液情况[3]。对患者针孔处经常给予皮肤消毒,从内到外轻轻擦拭。对周围有红肿出现的患者给予抗生素的注射, 避免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定期检查患者外固定的情况, 防止其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支架松动, 而导致骨折处移位的现象。在患者病情稳定后, 护理人员要鼓励其进行骨折部位的锻炼, 早晚各做1次, 促使骨折部位的愈合[4]。

1.2.4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术后饮食情况进行科学指导, 建立饮食计划和方案, 调整其饮食习惯, 保证科学的饮食结构。要增加蛋白含量、热量、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及易消化的食物, 水果、蔬菜、优质蛋白等都要合理摄取,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身体得到良好恢复, 保持良好情绪, 没有并发症;有效:身体恢复情况较好, 情绪状态一般, 没有并发症; 无效:患者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88%,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0%,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对比[n(%), %]

3 小结

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人数在近些年来不断增加, 很多患者因为意外暴力原因造成骨骼损伤, 而且该疾病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功能性障碍, 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产生负面影响。一般对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的治疗, 该方法的创伤小, 而且不会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5,6]。在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给予心理护理、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和饮食护理, 在多个方面来缓解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并帮助患者做一些康复训练, 防止关节的畸形, 减少疼痛, 有助于身体康复, 并促使关节功能的恢复。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一般。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88%,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四肢长管骨折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时,给予系统化的护理, 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提高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1] 陈刘群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4(14): 73-74.

[2] 陈丽冰, 刘玉琴, 欧会芝, 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5(7):83-85.

[3] 黄美娟, 刘曙光, 麦英金.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当代医药, 2015(9): 187-189.

[4] 温筱玲.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3(35):563-564.

[5] 蒋玲.四肢长管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探讨.中外医疗, 2013(31):171, 173.

[6] 刘宝华, 邓瑞文.骨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长管骨折治疗中的护理对策及护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30):271-27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170

2015-06-15]

451191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周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杨静静 杨晓娜)

猜你喜欢

系统化四肢支架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跟踪导练(四)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跟踪导练(四)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跟踪导练(四)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