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式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2015-05-06费淑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经腹阴式乙组

费淑敏

阴式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费淑敏

目的分析与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甲组与乙组, 每组34例。甲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乙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予以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 术中出血量少, 排气快,住院时间短, 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阴式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疗效

在临床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极为普遍且重要的治疗手段。近些年来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微创技术的发展, 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途径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特别是腔镜技术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或改进了子宫切除术, 且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手术治疗方式, 而阴式子宫切除术就是其中之一[1]。为了解该术式的应用效果, 作者选择6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收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甲组与乙组, 每组34例。甲组患者年龄30~63岁, 平均年龄(46.7±6.4)岁;疾病类型:15例为子宫肌瘤, 11例为子宫腺肌病, 8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乙组患者年龄28~64岁, 平均年龄(47.1±5.8)岁;疾病类型:17例为子宫肌瘤, 12例为子宫腺肌病, 5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对该组患者予以阴式子宫切除术, 具体操作:患者取截石位, 行硬膜外麻醉, 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且铺好无菌巾, 在直肠、子宫间隙、膀胱子宫间隙等处注入副肾素盐水, 对穹窿黏膜予以环形切开, 把膀胱转移至腹膜反折处, 对直肠和子宫间隙予以分离处理, 同时对主韧带、骶韧带进行夹闭离端处理, 采取丝线缝扎[2];随后,采取相同的方式对子宫血管加以处理, 以防止感染的发生。之后, 可切除宫颈, 将子宫翻出, 对输卵管根部和固韧带实施夹闭离端, 且缝扎。将已经切除的子宫取出, 对腹膜予以丝线缝合处理, 且把残端留在腹膜外。若出现渗血, 可予以T形引流管, 且留置导尿管;若未出现渗血症状, 可对阴道残端予以吸收线缝合处理, 最终完成手术[3]。

乙组:给予以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具体操作:患者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在患者的耻骨联合上约3 cm 处做切口, 即依据传统开腹方式对患者实施子宫切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且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注:与乙组相比, 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甲组34106.6±4.9a 63.7±12.9a28.8±5.1a6.5±1.3a乙组34 77.3±6.5128.8±25.733.7±8.57.6±2.3

3 讨论

在对一些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因病情严重需对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 例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 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而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子宫切除术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传统手术, 其对器械的要求不高, 该手术对患者的腹壁切口较大, 手术时视野很清晰, 操作医生能够完成各种妇科手术, 但是由于其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排气时间长、恢复时间慢、术后患者皮肤留有瘢痕, 因此在治疗中这种手术方式越来越不受患者青睐[4]。因此,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人们逐渐提出了一些新的手术途径, 例如阴式子宫切除术, 其是一种通过阴道对子宫及其附件进行切除的手术, 相较于传统切除术, 该术式无需做切口, 且术后恢复速度快[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甲组患者, 其手术治疗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或短于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种手术方法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需要操作者对盆腔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并具有一定的阴道手术基础, 能够较好地掌握手术的适应证,保障手术能够顺利完成[6]。

综上所述, 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予以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 术中出血量少, 排气快, 住院时间短, 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1] 何晓梅.阴式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的临床比较.医学综述, 2012, 18(16):2713-2714.

[2] 刘西果.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对比分析.河北医药, 2015, 37(10):1487-1489.

[3] 高巧玲.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疗效对比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34):141-142.

[4] 鞠宏姝, 唐佳松, 于景萍.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2):3182-3183.

[5] 高金瑜, 丁红岩, 孙广琴, 等.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血凝、炎性反应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2, 52(35):79-81.

[6] 吴秀彦.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中国当代医药, 2012(35):29-3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82

2015-06-28]

122000 辽宁省朝阳县妇幼保健站

猜你喜欢

经腹阴式乙组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什么是阴式手术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腹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