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5-05-06吴晓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胸腔镜囊肿出血量

吴晓明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吴晓明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其病历记录术式分成A(27例)、B(25例)两组。B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 A组予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总术程、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行为期2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胸管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 而总术程明显长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中A组无复发病例, B组复发率4.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显著低于B组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纵隔肿瘤患者予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应用价值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电视胸腔镜技术凭借其可视化、微创化优势逐渐应用于多项外科手术中, 得到患者及医师的青睐[1]。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52例手术病理活检确诊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以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于其预后的影响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7年6月~2012年2月收治的52例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此次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活检确诊, 其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54.5±4.9)岁;纵隔肿瘤类型:食管囊肿2例, 支气管囊肿9例, 胸腺囊肿6例, 神经源性囊肿15例, 畸胎瘤5例, 心包囊肿4例, 皮样囊肿3例, 其他8例。根据其病历记录术式分成A组(27例)和B组(25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手术病理活检确诊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心脑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或脏器恶性肿瘤者;②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期失联者;③未成年或年龄>70岁者;④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或语言障碍者;⑤相关治疗禁忌证者。

1.4 治疗方法

1.4.1 B组予以常规手术方案 根据肿瘤位置选择插管方式及切口位置, 具体操作参照《肿瘤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2]中相关规范操作。

1.4.2 A组予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方案 全程电视可视下操作包括:①中纵隔肿瘤及后纵隔肿瘤者取健侧卧位, 前纵隔肿瘤者取仰卧位, 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 双腔插管并于健侧单肺通气;②第6~8肋间开观察孔并置入胸腔镜(30°)探查病灶, 记录病变信息(包括位置、直径、解剖关系等);③倒三角取另两个观察孔位置;④实性肿瘤者切开纵隔胸膜后钝性或锐性游离切除肿瘤, 钛夹夹闭后离断肿瘤蒂;⑤胸腺瘤者离断肿瘤组织后需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⑥囊性肿瘤者可穿刺抽吸囊肿积液使囊肿体积缩小后完整摘除。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总术程、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 行为期2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 A组胸管引流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 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 而总术程明显长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在为期2年的随访中, A组无复发病例, B组复发率为4.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显著低于B组的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指标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治疗指标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总术程(min)术中出血量(ml)胸管引流时间(d)总住院时间(d) A组27152.5±25.1 72.4±15.32.2±0.610.4±1.6 B组25121.7±24.7223.5±26.35.1±0.715.3±2.0 t 4.45825.55716.0769.791 P 0.0000.0000.0000.000

表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n, n(%)]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 予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疗法的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仅为传统手术B组的1/3, 总术程、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 说明医师在操作孔内置入胸腔镜, 能在微创条件下清晰观察并顺利切除病灶, 患者创口小、出血少, 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利于缩短预后时间, 节省住院费用。许川等[3]研究者也在报告中得到类似结论, 其还指出,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对胸壁肌肉的损伤较轻, 且位置较隐蔽, 能满足多数患者对形体美观的需求, 作者也对该结论予以认同。栗家平等[4]研究者则认为, 两种术式术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同作者此次研究结果相悖, 猜测同近年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临床经验不断积累及相关技术发展日益成熟相关, 此次为患者实施手术的医师均为临床经验较丰富且具备胸腔镜操作基础的高年资医师, 熟练程度高, 可节省手术时间。此外, 作者还针对两种术式的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讨论, 发现仅1例A组患者于术后第2年复查时检出肿瘤复发, 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 说明不论予以何种术式均可获得理想的病灶清除效果。少数B组患者术后出现心房颤动、肺部感染及创口明显疼痛症状, 猜测与切口较大、创伤性应激反应相关。作者还建议肿瘤体积较大且同周围正常组织粘连情况严重者接受开胸手术治疗, 以提高病灶清除率, 避免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造成患者双重身心伤害。

综上所述, 对纵隔肿瘤患者予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方案, 疗效确切, 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降低术中出血量,对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有利, 值得临床推广。

[1] 罗玉忠, 何巍, 廖寿合, 等.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27(6):890-891.

[2] 陈安民, 徐永健, 于世英, 等.肿瘤临床诊疗指南.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205-206.

[3] 许川, 梅宏, 韩连奎, 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41例报道.重庆医学, 2015, 16(3):403-405.

[4] 栗家平, 丁伯应, 邓小乐, 等.手术治疗纵隔肿瘤48例.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0(6):486-48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26

2015-04-21]

450008 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二科

猜你喜欢

胸腔镜囊肿出血量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