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观察

2015-05-06季孙平赵一栋徐文陈银雪石学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莫司斯汀湿疹

季孙平 赵一栋 徐文 陈银雪 石学波

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观察

季孙平 赵一栋 徐文 陈银雪 石学波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54例女阴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 治疗组给予1%吡美莫司软膏外用, 并联合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口服, 外涂尿素乳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第1、2、3周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起效较快, 效果明显, 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吡美莫司;依巴斯汀;女阴湿疹;疗效

女阴湿疹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湿疹, 常累及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患处浸润肥厚, 境界清楚, 因奇痒而经常搔抓, 可见糜烂抓痕, 有时呈水肿性。月经及分泌物的刺激可使病程慢性难愈[1],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生理痛苦与心理压力。本科2014年3~12月应用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3~12月就诊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 共入选54例患者, 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6.7±13.6)岁, 病程3~17个月, 平均病程(7.5±5.2)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38.7±11.4)岁,病程2~19个月, 平均病程(8.2±4.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女阴湿疹的诊断标准[1], 签署知情同意书;②能够遵守临床试验及用药规定;③治疗前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患有严重心、肝、肾、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疾患者;③治疗前4周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④阴道分泌物常规涂片检出滴虫、霉菌、淋菌及其他病原菌者;⑤伴有其他外阴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1%吡美莫司软膏(商品名:爱宁达,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2次/d外用, 联合依巴斯汀(商品名:开思亭, 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工业有限公司)10 mg , 1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依巴斯汀10 mg, 1次/d口服, 外涂尿素乳膏(本院自制)。对两组患者进行不良习惯教育(如避免过度热水洗烫、化纤内裤的刺激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后1、2、3周分别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定, 皮损改善临床疗效观察按照四级评分法进行,即: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程度、皮损大小、皮损厚度、皮损硬度等方面。分别计算治疗后1、2、3周的积分(皮损改善及瘙痒轻重评分总和)下降指数, 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其中痊愈指数为>95%;显效积分下降指数在61%~95%;好转指数为20%~60%;无效指数为<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第1周治疗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高于对照组42.3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82.14%高于对照组5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65.3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治疗组有2例患者外用吡美莫司后有烧灼刺激, 尚能忍受, 均在3 d后消失。有3例患者服用依巴斯汀后有轻微的困倦, 但不影响日常工作。3周治疗结束后, 治疗组嘱痊愈患者隔日1次外用吡美莫司,口服依巴斯汀5 mg/d维持, 对照组嘱口服依巴斯汀5 mg/d维持, 时间均为1个月, 电话随访无患者复发。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女阴湿疹发病原因复杂, 其具体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患者多具有过敏体质, 皮损部位潮湿, 化纤内裤及卫生巾刺激及勤用化学洗涤剂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表现瘙痒剧烈, 发病部位常累及大小阴唇及周围皮肤, 皮疹多形性、对称分布为其特点。急性者外阴潮红, 皮疹多形, 分布对称, 边界不清, 丘疹、水疱破裂后出现糜烂面, 可有渗液。慢性者局部皮肤增厚、浸润, 皮沟加深,粗糙不平或有苔癣化, 上覆鳞屑, 触之较硬, 或皮面上有湿润痂皮、裂隙等。

目前临床治疗女阴湿疹的方法多种多样, 除对患者进行不良习惯的教育外, 主要以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为首选[1], 也可选用中药洗剂[2]或联合抗组胺药物等治疗[3],或中药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4], 物理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5]等, 疗效各异。

本科选用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是由于吡美莫司是一种新型子囊霉素衍生物,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T细胞的活化。吡美莫司与T细胞胞质受体免疫亲和蛋白有高度亲和力, 结合后能够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 抑制神经钙蛋白去磷酸, 阻止胞质中的核因子亚单位转座至细胞核内, 从而抑制重要早期细胞因子转录, 尤其抑制了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Th1)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Th2)[6], 吡美莫司也作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能够抑制抗原与IgE刺激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和前炎症性细胞因子,也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IL-4和干扰素-α(INF-α)[6]。因此,皮损部位使用1%吡美莫司乳膏能够快速有效缓解局部炎症,改善症状, 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吡美莫司对胶原合成无抑制作用, 因此不会引起皮肤萎缩[7], 患者较易接受吡美莫司的长期治疗。吡美莫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用药部位的烧灼或潮热感, 通常在用药第1天发生, 至第3天减轻或消失[8]。这与作者临床研究中出现的情况较统一。依巴斯汀抗H1受体特异性高, 抗5-羟色胺(5-HT)作用非常弱,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因而不易出现困倦、嗜睡等。具有抑制某些变态反应递质释放等抗变态反应作用。该药在体内的消除半衰期长,每天只需服药1次, 治疗慢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而且发生率低[9]。因此患者对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的治疗依从性较好。

研究结果显示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起效较快, 第1周结束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1.43% VS 42.31%), 效果明显, 第3周结束总有效率达到92.86%, 高于对照组的65.38%。有研究表明应用吡美莫司6个月后可显著降低疾病的反跳和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频率, 可用于长期维持治疗[10]。因此作者建议对皮损痊愈的患者采用长期隔日疗法来预防复发, 疗效明显,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患者耐受性好。可用于临床上对于有女阴湿疹患者对中药制剂等治疗疗效不佳, 或者对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有一定的抵触,或长时间外用“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后皮疹仍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 1%吡美莫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女阴湿疹起效较快, 效果明显, 可作为治疗女阴湿疹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728-729.

[2] 朱琛瑶.燥湿止痒洗剂熏洗治疗女阴湿疹40例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 2013, 33(6):593-594.

[3] 吴海建, 高瑞岭, 张俊清,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女阴湿疹60例.环球中医药, 2014, 7(7):542-543.

[4] 表贞淑, 李正刚, 刘洋, 等.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治疗女性外阴湿疹疗效观察.辽宁医学杂志, 2007, 21(6):371.

[5] 张荣林, 杨夕芳, 张小华, 等.聚焦超声技术联合复方咪康唑软膏治疗女性外阴湿疹疗效观察.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39(1):69-70.

[6] Eichenfield LF, Beck L.Elidel (pimecrolimus) cream 1%: a nonsteroidal topical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3, 111(5):1153-1168.

[7] 黄方, 朱小蔚, 万文辉.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老年人湿疹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 36(10):667-669.

[8] Graham-Brown RA, Grassberger M.Pimecrolimus: a review of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data.Int J Clin Pract, 2003, 57(4):319-327..

[9] 郭英军, 韩秀萍.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 39(1):26-28.

[10] El Batawy MM, Bosseila MA, Mashaly HM, et al.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 in atopic derm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ermatol Sci, 2009, 54(2):76-87.

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1% pimecrolimus combined with eba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udendum eczema

JI Sun-ping, ZHAO Yi-dong, XU Wen, et al.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Changshu Cit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Changshu 2155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of 1% pimecrolimus combined with eba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udendum eczema.Methods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pudendum ecze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2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6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external use of 1% pimecrolimus ointment combined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bastine.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bastine and external use of urea cream.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bett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t the end of 1, 2, 3 weeks of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1% pimecrolimus combined with eba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udendum eczema is quick with precise effect.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

Pimecrolimus; Ebastine; Pudendum eczema; Curative effect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09

2015-07-14]

215500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

石学波

猜你喜欢

莫司斯汀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枪口
我院肝移植术后患者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吸水链霉菌FC-904发酵代谢产物29-O-去甲基雷帕霉素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凯帕斯汀《变奏曲》的特点及启发
同桌不是人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