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5-05-06陈戍国陈海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优良率肱骨微创

陈戍国 陈海如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陈戍国 陈海如

目的 探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72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6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锁定钢板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则给予传统钢板术治疗, 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示, 研究组有18例(50.00%)为优, 9例(25.00%)为良, 7例(19.44%)为可, 2例(5.56%)为差, 优良率为75.00%;对照组有14例(38.89%)为优, 7例(19.44%)为良, 9例(19.23%)为可, 6例(25.00%)为差,优良率为58.33%,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复位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微创锁定钢板术较传统钢板术治疗效果明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肩部损伤和骨折类型, 肱骨近端骨折好发于老年人群体, 尤其是骨质疏松老年人。近年来由于老龄化的速度不断的加快, 该病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该病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传统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不是很好, 患者肩功能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且预后差。现代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法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逐渐推广[1]。为了进一步寻求更有效的手术治疗, 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现选取7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72例, 所有患者符合肱骨近端骨折诊断标准, 不同程度合并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男女比例为31︰41, 年龄63~79岁, 平均年龄(69.0±2.4)岁。依据Neer进行分型:其中25例(Ⅱ型)二部分骨折, 33例(Ⅲ型)三部分骨折, 14例(Ⅳ型)四部分骨折;骨折原因主要为骨质疏松、车祸、坠跌伤, 37例左侧骨折, 35例右侧骨折。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 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锁定钢板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则实施传统钢板术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研究组:给予微创锁定钢板术。患者取仰卧位, 采取全麻或颈丛联合臂丛麻醉, 之后垫高患者肩部,常规行消毒、铺巾, 于胸大肌和三角肌的间隙处入路, 作3 cm的横切口, 朝内侧牵开头静脉、胸大肌, 显露肱骨近端,明确上臂大小结节以及肱二头肌的准确位置, 对合肱骨干进行初步骨折复位, 并用克氏针进行临时的固定。经X线检查复位骨折良好后, 将锁定钢板(LPHP)放置在肱骨近端结节间沟的后外侧, 分别用3枚锁定螺钉在近端和远端同时进行固定, 采用C形臂进行透视, 确认活动关节的稳定性以及螺钉的位置, 术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并进行彻底的止血, 常规进行引流, 之后将切口关闭。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悬吊固定患肢, 次日将引流管拔除, 3 d后可逐渐活动肩关节, 4周后可正常的活动。

对照组:实施传统钢板术治疗。与研究组进行同样的骨折复位前操作, 复位后采取拉力螺钉将骨折骨块进行固定,之后采用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固定, 操作流程与研究组大致相同。

1.3 肩关节评分标准[2]临床手术治疗后采用Neer进行疗效评价, 总分100分, 内容包括疼痛35分、活动范围25分、功能使用情况30分、解剖复位10分。本次评价主要分为优、良、可、差。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示, 研究组患者18例(50.00%)为优, 9例(25.00%)为良, 7例(19.44%)为可, 2例(5.56%)为差, 优良率为75.00%;对照组14例(38.89%)为优, 7例(19.44%)为良, 9例(19.23%)为可, 6例(25.00%)为差, 优良率为58.33%,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属于常见骨折, 其发病率高, 多数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造成, 一旦骨折多呈现粉碎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关键在于使创伤减少、促进愈合、制动时间缩短, 能够及早进行功能锻炼[3,4]。长期以来的保守治疗由于无法使关节功能很好的恢复, 对老年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微创锁定钢板术在近年来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固定作用较佳。

较多手术治疗中, 微创锁定钢板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较其他的内固定术, 该手术方法固定效果好。对于Ⅱ型骨折,Ⅲ型骨折, Ⅳ型骨折老年患者, 该手术方法较为适用, 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可操作性较强、稳定性好、抗压力高, 且创伤小、解剖形状匹配、愈合时间短等优点[5]。通过稳妥固定,减少骨折不愈合与畸形愈合, 从而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T形钢板或三叶草钢板断板时常发生, 且骨头的血运破坏明显, 骨不连和骨坏死也常发生。牢固性差导致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无法进行, 关节的功能恢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本次研究表明, 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锁定钢板术进行治疗有18例(50.00%)为优, 9例(25.00%)为良, 7例(19.44%)为可, 2例(5.56%)为差, 优良率为75.00%;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术治疗14例(38.89%)为优, 7例(19.44%)为良, 9例(19.23%)为可, 6例(25.00%)为差, 优良率为58.33%, 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复位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各种手术治疗各有优势, 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1] 王瑞, 李健, 柳伟, 等.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 6(12):1072-1075.

[2] 郭鑫.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吉林医学, 2014, 35(6):1268.

[3] 张高耀, 吴赟.保守与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国临床研究, 2013, 5(6):108-109.

[4] 朱红, 黄富国, 陈玉龙, 等.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华西医学, 2011, 26(3):362-364.

[5] 周蔚, 罗从风, 翟伟韬, 等.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1, 6(9):978-98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027

2015-03-05]

518033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骨科(陈戍国);深圳市平乐正骨医院(陈海如)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肱骨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