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备实战化保障基本问题研究

2015-05-06赵劲松令狐昌应张春润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装备状态能力

赵劲松,令狐昌应,张春润

(1.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系,天津300161;2.军械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石家庄050003)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的主题,但是产生战争的根源并未消失,诱发冲突的各种动因依然存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动荡变化,各种国际势力角逐较量,以及国家战略环境的改变都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军队策略的发展。这就使我军必须时刻聚焦强军目标,落实战斗力标准,具备“能打仗”的现实作战能力和实现“打胜仗”的最终作战目标,这也是军队建设与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1 装备实战化保障的现实背景

当前,我军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正处在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战以信息为主导,融合了指挥、机动、防护等诸多要素,具有了鲜明的体系作战特征,这就必然要求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发生转变。

几十年来,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我军的绝大部分官兵都未经历过战火的真正洗礼,致使武器装备保障偏重于平时业务工作,弱化了装备战场保障的特征,有的甚至混淆了装备平时保障和战时保障的本质,将装备平时的业务管理工作与战时的保障活动混为一谈,存在重业务轻作战的问题。

和平时期保障体制下形成的部分装备保障理论和方法,突出解决和满足的大多是装备平时技术保障,而未融入装备保障的战术要求,存在重技术轻战术的问题。这种意识下形成的保障理论与方法,不能适应和指导新形势、新要求下部队装备战斗力提升的需要。从装备平时保障能力建设到装备战时保障能力发挥,从战前的力量编组、力量部署和力量配置到战中的抢救抢修、前出后送、后勤保障等,都迫切需要与实战紧密结合的保障理论方法的指导[1]。

此外,我军装备保障实践活动主要通过仿真模拟、实兵实装、实打实保演练等途径提升装备保障能力,但大都依据脚本规定内容和设定的课目进行演练,虽然部分提升了装备保障效能,但与实战特点、规律和要求结合不够紧密,其效能难以发挥至战时需要达到的程度。因此,需要创新装备保障训练内容,改革组织训练方式,始终突出实战牵引,强调装备实战化保障训练[2]。

上述问题导致我军在和平年代具备的装备平时保障能力与作战需要的装备战时保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现实需求。全面有效地提高部队装备实战保障能力,是军队装备保障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为此,需要紧紧围绕装备在实战条件下的保障任务需求,坚持以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为牵引,突出技术与战术的合理融合,重点强化实战保障能力的有效提升,真正走出一条全面提升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的新路子。

2 装备实战化保障基本概念衍化与形成

2.1 装备实战化保障概念衍化逻辑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特征属性的认识,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元,也是认识事物的逻辑起点。全面理解和把握装备实战化保障,首先要解析装备实战化保障概念,说明其内涵和外延。传统的概念生成都是对事物本身特质属性的直接描述,对于复杂事物的阐述容易混淆和模糊。递进耦合的逻辑方法是按照一定顺序逐层向问题逼近,这种方法适合解释复杂或者反面意见、模糊认识颇多的事物,能够对概念中的差异进行有效的辨别和澄清,可使概念分析更透彻,并有效避免其他语义的影响;同时,耦合形成的新概念新颖,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装备实战化保障概念按照“实战—战化—实战化保障—装备实战化保障”的递进关系,逐步向装备实战化保障逼近和聚焦。

2.2 装备实战化保障概念的生成

“实战”在《汉语大辞典》中解释为实际战斗。其中,“实”指符合客观情况、真的意思,“战”指打仗、争斗等。地方对实战的理解是各种真实的竞争性活动,我军对实战的理解与一般认知相同,即“实战”是符合实际客观情况的战斗。另外,《百战奇略》四十四篇“凡与敌战,若敌人势实,我当严兵以备之,则敌人必不轻动。”这里指的是根据实际威胁进行战备的意思,与基于威胁的能力建设基本一致。

“实战化”定义以“实战”一词为基础衍生而来。其中,“化”加在名词或形容词后作后缀构成动词,具有使成为或使变成的意思,表示使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也可解释为一种事物从原有状态走向新状态的过程或一种状态的普及程度。从系统状态分析上说,如果实战是表征战争状态,实战化则是部队活动达到实际战斗状态的动态过程和活动,即状态迁移。虽然国内学者对“实战化”的定义还存在一定分歧,但多数认为“实战化”是指为使平时军事活动具备真实战斗性质和符合其要求而进行的平时状态转变为战时状态,并使这种战时状态得以保持的行为过程。

《辞海》对“保障”的解释:一是防护和防卫,也指起到保护性作用的事物;二是保证,确保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2011版)中,“保障”是指部队遂行各种任务而采取的各种保证性措施与进行相应活动的统称。

“装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指配备或配备的武器、车辆、器材、技术力量等;另外,可理解为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和日常活动所配备的武器、弹药、车辆、器材、装具的统称[3]。

由上述定义和释义,可衍生出装备实战化保障的概念,即“装备实战化保障”是指基于国家安全需求,面向使命任务,以符合真实战斗性质或规律的客观条件,对遂行部队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所采取的各种保证性措施与进行的相应活动。

3 装备实战化保障本质与外延

装备实战化保障的目的是建立能够满足未来作战装备保障需求,简洁、灵活、高效、适应性强的保障力量体系,构建防止冲突的保障能力[4]。实现装备战斗保障性质或始终保持装备战时保障的状态,使装备平时保障活动与战时保障行动一致,提高平时保障状态转换为战时保障状态的转换能力,可为各类作战行动提供保障;并能通过保障组训方式的调整,形成应对多种任务的装备综合保障能力,达到装备战时保障能力的目标。

3.1 装备实战化保障的本质

装备实战化保障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装备实战化保障与装备战时保障是有机统一体,其保障对象都是武器装备,都是基于相同国家安全需求,面向同样作战保障任务,具备同等保障能力需求;装备实战化保障从时间序列上属于平时范畴,从性质上属于战时范畴,其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战斗行动;换句话说,装备战时保障是装备实战化保障的高级形式,融合于装备实战化保障中;装备实战化保障向前延伸是平时保障,向后拓展是战时保障,同属于装备保障活动。

(2)装备实战化保障必须强调突出实际战斗的特点、规律和要求。传统保障突出的是实兵实装、实打实保、实地实况,这些都是实战化保障的基本要素,但缺少实际作战时间紧、任务多、资源少、危害大、非线性、非对称等实战特点,未融合作战中的战术要求,不符合实战情况。实战化保障不能停留在上述传统保障认识层面,不能因循守旧地按平时保障规律进行建设,必须确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突出战斗特点、规律和要求,实现技术和战术的有效融合。

(3)装备实战化保障涵盖装备的各种保障措施,既包含装备部门和后勤部门的任务,也融合了维修保障和使用保障活动,这与师以下部队“后装合一”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与战时不区分后勤部门和装备部门,统一由后方指挥机构一起控制的基本情况相符合,能够有效解决部门间条块分割带来的保障流程不顺畅、保障功能冗余等问题。

3.2 装备实战化保障的外延

装备实战化保障的外延中规范了装备实战化保障的层次和范围。

3.2.1 装备实战化保障层级的划分

装备实战化保障层级可划分为战略保障层、战役保障层和战术保障层(如图1所示)。

图1 装备实战化保障研究拓扑

(1)战略保障层。是装备实战化保障的最高层级,是战时战略统帅机关对军队装备保障实施宏观筹划指导,组织全国力量向作战保障能力转化及战略支援的关键,主要完成战略保障筹划、战略支援保障力量筹组、战略保障物资调度、战略保障基地建设等涉及国家层面的保障活动,目的是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

(2)战役保障层。是装备实战化保障的中间层,是联合作战军团综合运用装备保障力量和资源,保障战役军团装备作战及其他行动,主要完成战役方向装备保障规划、装备保障力量编组与运用、战役保障点及保障支撑点的建设等内容,目的是按照战略意图搞好计划与落实,有效保持和恢复装备技术状态。

(3)战术保障层。是装备实战化保障的实现层,是部队运用保障力量支撑战术行动,主要完成战术作战行动中装备的抢救抢修和物资器材补给等活动,目的是按照战役军团作战需求,保持和恢复战斗行动所需装备的技术性能。

3.2.2 装备实战化保障研究的范围

装备实战化保障研究以“按使命任务整合保障力量、按实战环境融合运行机制、按作战进程聚合能力、按打仗要求契合评测”的逻辑主线进行,为保障系统建设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转型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层面的支撑[1]。其研究重点:

(1)探索基于实战的保障规律和特点,形成装备实战化保障基础理论与方法;

(2)构建“技战融合”的装备实战化保障力量体系,塑造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与环境;

(3)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生成规律与方法,促进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的生成,主要涵盖生成过程、标志、周期和方法手段等;

(4)建立装备实战化保障能力衡量的基准尺度;

(5)研究装备实战化保障动态发展与方向控制;

(6)装备实战化保障理论与方法的实践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实战化保障概念的提出,是对装备传统保障内涵、外延的丰富和补充,是在综合考量国际形势变化、战争形态演变、国家战略方针调整和保障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对装备战时保障能力生成方式的概括,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新型军事概念的提出,都必须以战争需求为牵引,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来验证和完善。

[1] 国防大学杂志社.军事理论前沿问题聚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228.

[2] 胥金章.中国军队后勤向实战化聚力[J].瞭望,2014(9):16-18.

[3] 雄武一.中国军事大辞海[M].北京:线装书局,2010:3178.

[4] Department of the Army.ATP 4-31/MCRP 4-11.4A Recovery and Battle Damage Assessment and Repair(BDAR)[EB/OL].[2014-03-01].http://armypubs.army.mil/doctrines.

猜你喜欢

装备状态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状态联想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