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因深刻而别样动人
2015-05-05牛献礼
牛献礼
案例:小数的意义
教学片断一:
师:我们学习的数与图形是好朋友,联系非常紧密。比如,这是一个正方形(出示一个正方形),就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小数0.1能用图形表示吗?请你试一试画图表示0.1。
学生独立思考、画图,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有意让出现错误的同学先反馈。
生1: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1份是0.1。(讲不清理由)
生2: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的1份是0.1。(讲不清理由)
生3:不对,应该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的1份才表示0.1。(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赞同)
师(追问生3):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3:可以把这个正方形看成“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角,1角就是十分之一元,也就是0.1元。
师:把“1”平均分成10份,涂色的一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那么,图中空白部分可以用哪个小数表示呢?
生:0.9。
师:为什么?
生:1份是0.1,有这样的9份就是0.9。
师:也就是说,9个0.1就是0.9。如果再添上1个0.1呢?
生:就是1。
师:那说明1里面有几个0.1?
生:10个。
师:10个0.1就是1(板书)。你能画图表示出0.15吗?
学生独立思考、画图,然后全班交流。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的15份就表示0.15。
生:15份占了 100份的百分之十五,就是0.15。
师:把“1”平均分成100份,15份就是它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0.15。那么,图中空白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生:百分之八十五。
生:0.85,因为1份是0.01,85份就是0.85。
师:0.85就表示百分之八十五。
(出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占了一列,共10份)
师:这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生:0.10。
师:看图比较0.1和0.10,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我们发现0.1和0.10大小相等,在图上都是占了一列。
师:从图上看,0.10里面有10个0.01,那么,0.1和0.01有什么关系呢?
生:10个0.01是0.1(板书)。
(出示: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涂色了一份)
师: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生:十分之一或者0.1。
(出示:把这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了一份)
师:现在的涂色部分呢?
生:百分之一或者0.01。
(出示:把0.01再平均分成10份,涂色了一份)
师:这一小份呢?
生:千分之一或者0.001。
师:如果再把0.00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呢?
生:万分之一。
师:如果继续“分解”,得到的计数单位会越来越小。
(出示:10个0.001合并在一起)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0个0.001是0.01(板书)。
(出示:10个0.01合并成0.1)
生:10个0.01是0.1。
(出示:10个0.1合并成1)
生:10个0.1是1。
师:0.001、0.01、0.1和1都是计数单位,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0.01和1之间的进率是10吗?(不是)那应该怎么讲更准确?
生: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板书)
思考:
学生的认知过程却是内隐而独立的,我们看不见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过程。因此,学习科学中很强调将学生的认知外显化,只有外显化才能发现学生的迷思概念和零散知识。为此,在认识《小数的意义》时,我采取了让学生把头脑中的“0.1”和“0.15”画出来,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突显学生真实的认知状态,暴露认知障碍,激发学生产生观点冲突,在师生的对话与交流中建构概念。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对象,“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象生动、深刻地指明了“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在上述教学中,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将“数”和“形”统一起来,借助于“形”的直观来理解抽象的“数”,直观与抽象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而顺利、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率关系。
片断二:
近日,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小数数位顺序表”,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教材,自主填写教材中的“小数数位顺序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一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发现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十、百、千、万……越来越大;而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越来越大,与整数部分正好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很显然,这名学生对小数部分计数单位的认识是错误的,老师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对她的说法进行了纠正。
师:十分位的计数单位不是“十”,而是“十分之一”,向右依次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
然后,教学就转向到其他问题中去了。
思考:
在上述教学中,学生在观察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后,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尽管其观察得不够全面,发言中有错误,但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可惜教师没有把握住这一教育契机。
如果教师能以此“问题”为契机,在纠正错误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数位顺序表”,理解上述“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涵义与妙处,将有助于完善、丰富学生对“数”的认知结构,感受“位值制”思想的价值,体会“数”的结构是多么地对称与完美!
如此,教学也将会因深刻而别样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