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慕”与“慎慕”之争:基础教育能“慕课”吗?
2015-05-05
专版要目
●“慕课”:一场教育革命
●“慕课”在争议声中走进中小学
●“慕课”对基础教育意味着什么?
●“慕课”是否适合基础教育?
(郭晓霞/辑)
编者按: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空中虚拟教室”的搭建让教育走进“有教无疆”的时代,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一体化。这股浪潮已从高等教育扩展到基础教育。“慕课”适合中小学教育吗?对中国基础教育将产生哪些冲击?真的能够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吗?如何打造更加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的“慕课”?
对此,本期策划了有关“慕课”的讨论话题,以飨读者。
“慕课”:一场教育革命
●汤 敏
慕课要“革”教育不公平的“命”
慕课最重要的是“革”教育不公平的“命”。对中国来说,教育不公、创新不足、终身教育体系缺失这三大问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解决不了的。
现有的教育,最多只能解决“有学上”的问题,而在“上好学”的教育质量上,是不可能做到公平的。教育质量的公平最根本的是教师资源分配的公平,贫困地区师资与北京重点学校师资的差别极大。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是无解的。
择校热、学区房等问题不就是因为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不同引起的吗?教师之间是有差别的,而每位教师能教的学生有限,所以教育差距在所难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之大,国人有目共睹。事实上,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不但在发展中的中国,就是在发达国家也不可能达到教育质量上的公平。
然而,慕课就有可能做到教育公平。友成基金会正在与中国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和中小学联盟网合作,把他们的课用慕课的模式搬到18个中西部省130多所贫困乡的中学里去。上万名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直接听人大附中老师讲课。
这个试验的意义在于,用互联网的方式较容易推广这种模式。能在18个省130多所学校中上,就能在1300所或者130万所学校中上;能把人大附中的课搬到乡村学校中去,也就可以把北京四中、北京十一中学的以及其他好学校的课录下来,让乡村学校的师生选择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课来学;如果连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都可以用这样的教学模式,那么县城中的、城市中非重点学校也都可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政府的“为”与“不为”
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有关部门应当提前考虑慕课的战略问题,尽快出台推进慕课发展的指导思想、框架原则。要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地区,关注弱势群体。农村的孩子,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很多要到初中才能接触到计算机,且还是一个星期一两次课而已。政府的工作就是要用行政力量,让这些数字革命尽早惠及农村学校,尽早用慕课的方式先解决贫困地区师资不足的问题。开展慕课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学校要接上宽带互联网。对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来说,接入宽带互联网还不是很普遍。教育部门应该与电信部门合作,优先解决所有学校宽带接入问题。
此外,还应该允许试验,鼓励试验;组织对各种试验的评估;要保护竞争。慕课正在挑起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不排除有些人担心自己的工作机会被替代,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些老师对新教学方式有抵触情绪。政府应该鼓励有能力的学校与老师去创新。要保护竞争,防止一些人用行政手段、用手中的权力来阻止新的教学方法的进入。
那么,在慕课领域政府不该干什么?
第一,不该过早大规模推广,甚至强行推广慕课。应该让市场慢慢形成,要大胆大量试验,小心谨慎推广。
第二,不要过早定出过多与过细的规则。我们对慕课教育还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过早制定出过多过细的规则,会扼杀创新。这个领域变化特别快,很多问题我们现在实际上还看不清楚。因此,如果一定要有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也应该粗放一些,可定可不定的规则,先不忙定。
第三,尽可能减少一刀切式的政策。我国幅员辽阔,从国土的面积到人口的分布,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过多的一刀切式的政策,特别是对于像慕课这样的新生事物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我们可以借鉴经济领域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经验,可以让各地进行自己的试验,逐渐制定自己的政策。在国家层面,更多的是组织交流各地成功与失败的办法,总结经验。
(摘自《经济参考报》作者系国务院参事)
“慕课”在争议声中走进中小学
●李爱铭
“慕课”走进中小学,是主攻课堂教改,还是课后辅导?提供的资源应由名师担纲,还是众人狂欢?有助于优质资源共享,还是可能拉大差异?随着“慕课”在中小学的起步,种种争议也浮出水面。而上海大学正在争议中首度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慕课”体验课。
课堂VS课下
一间“同心圆”形状的教室中两位老师站在圆心位置,学生呈半圆形围坐,每人一台电脑学习“实数”。
这堂依托“慕课”平台的课,一上来老师不讲课,而由学生自学,15分钟之后分小组讨论,最后10分钟老师集中回答一些共性问题。
华东师大教授陈玉琨曾撰文提出,如今课堂上教师讲完课,实际上可能只有85%的学生掌握了,但由于时间所限无法为其余15%学生反复讲解。而“慕课”先学后教,可大大提升课堂教育效益。
不过,“这堂课,是新授课,还是复习巩固?”宝山实验学校陈雅英老师观摩后提出疑问。在她看来,“慕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互动等方面确有优势,“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复习似乎更合适。”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也持谨慎态度:“学生在一起上课,却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有人认为它翻转课堂、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但这会加重学生负担。”
名师VS“学霸”
谁为“慕课”编制教学内容,也成为它进入中小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慕课”在美国问世之初,“名校、名师、名课”集纳优质资源是其鲜明特征。上海大学数学系主任王卿文教授介绍,“慕课”旺盛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来自跨时空共享名优资源。2013年华东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C20慕课联盟”(高中、初中与小学),上海签约的华东师大二附中、七宝中学等联盟校,将上传其名优教师的教学视频、课件等,为更多其他学校师生共享。
名优教师“供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慕课”资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由于制作“慕课”视频、课件等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门槛较高,又占用较多时间,部分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做不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慕课”资源的开发。
“酷学习网”提供的是一种新尝试——由“学霸”来创编。该机构负责人李旭辉透露,自2013年9月建立“慕课”平台以来,机构根据上海中小学的教材已创编了数理化课程的上千个微视频。这些视频的制作者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等一批名校的研究生,利用有趣炫酷的技术“包装”知识。
均衡VS分化
“慕课”打破学校的界限,共享全球的优质资源,会推动教育均衡。但也有专家提出,信息技术的高低差异反而可能加剧学校分化。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办学水平差异客观存在。“慕课”走进中小学,提供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学生无论身处何处,都有机会享受世界各地的名师资源、人人都能站上“巨人的肩膀”进步。陈玉琨提出,中小学联盟集纳优质师资开发资源,整体提升中小学的课堂水平。同时,“慕课”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助推教育公平。
也有人担忧: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慕课”反而可能会拉大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距。中心城区有些学校iPad进课堂、“武装”语数外课程;而农村边区学校教师能用PPT和电子白板与学生互动的已算“高手”。不少孩子连iPad都没见过,家中无网络。擅长利用信息技术的师生所获得的资源将越来越多,而缺乏这方面修养的师生则将进一步处于劣势。教育主管部门应完善制度设计,避免慕课平台引发新的不均衡。
(摘自《解放日报》)
“慕课”对基础教育意味着什么?
将对中小学课堂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慕课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华东师范大学“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评价说,与高等教育的课堂有很大不同,基础教育的“慕课”是和“翻转课堂”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有可能改变基础教育传统教学模式,催生和造就一批新时代名师,让已成格局的名校、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的系统重新洗牌。
陈玉琨认为,正如翻转课堂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变化——课堂上老师的时间不再主要用在讲授新课而用在答疑解惑,课堂上学生讨论互动、合作学习明显增多,“慕课”对基础教育的“教”与“学”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对教师而言,借助于“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在某个知识单元停留多长时间,在哪里停留,反复回看了几遍,回答对了几道题……也知道学生哪方面学习有困难,并及时在课堂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无论“公平”如何定义,“慕课”的出现,至少增加了一种选择的机会,增加了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至于“慕课”能否真正解决地区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问题,又是否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还需要时间去证明。
能否破解均衡难题尚待实践验证
理论上可以助推教育公平,现实中推广还面临诸多挑战,不能期望它解决基础教育的所有问题。
网络上很多关注“慕课”的家长认为,如今中小学的课业负担已经很重,学生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哪有多余时间看“慕课”?这无疑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外,从目前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看,很多地方还处于“黑板加粉笔”时代,“慕课”不可能缩小只能加大城乡教育差距。
“‘慕课对于现在的中国基础教育来讲,还是比较高端的,理论上可以助推教育公平,但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来推广还不太现实,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认为,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老师学技术,第二阶段是让老师使用技术去教,第三阶段是根据技术发展提供的新要求来变革教学。目前我们的教师大多数还处在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会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但还谈不上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
王珠珠认为,现实条件也限制了“慕课”的大面积推广,网速跟不上,教师水平达不到,经费无保障,这都是问题。对于大多教师来讲,在网络班班通的情况下,目前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把握清楚,把知识教好,在多媒体环境下让学生学好。
陈玉琨强调,“慕课”把测验、作业融入课程,能减少实体作业的比例,从理论上讲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流程的重新建造,不能仍然按照旧的框架去设计教学、布置作业。
学校的任务是再造教学流程
对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是个挑战,关键是解决在线学习与课堂学习的衔接,才能做到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有效学习。
“‘慕课并非简单地制作教学视频,对中小学教师综合能力是个挑战。”在陈玉琨眼里,“慕课”是对中小学教学流程的再造,在制作微视频之前需有一个团队进行研究,他称之为“知识图谱”,也叫作思维导图,呈现出的是一个个知识点,但给学生的不能是零碎的东西,一定是整体的,这个概念和那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开始就要设计好。
基础教育的中国式“慕课”应该是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的产物,课堂翻转以后难点在于怎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微视频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尽管有知识图谱,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清楚知识的脉络。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串联起来,系统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深化并进行探究创新,在课堂上直接完成研究性学习。
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需要高度关注
将给整个教育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使知识传递更加立体,但目前只是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完善。
“慕课”这一全新教育模式对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使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与思考教育的未来走向。
陈玉琨言,现阶段“慕课”将定位在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完善。
“慕课”的试题、课程,还是具有实验性质的,我们要认真消化并进行深加工。北京光明小学校长廖文胜说,目前,“慕课”教程系统还不完善,缺乏系统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尚无法撼动现有的教育教学。
“‘慕课只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王珠珠说,如果现在真要把“慕课”平台放到网上,网络通不了,老师也掌握不了。当然,可以鼓励一部分感兴趣的老师进行实验。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慕课”使知识传递更加立体,给整个教育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方面,都需要积极稳妥地参与探索,最后怎么样还要靠实践检验,最终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慕课”不足是无根
对“慕课”的出现,北京光明小学校长廖文胜显得很冷静:“慕课”的网络化,既有天然的开放优势,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一是网络的虚拟化状态无法改变。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书育人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接触。其次,“慕课”教程系统还不完善。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开放的“慕课”就像无归宿的风一样,没有根。
毋庸讳言,“慕课”在基础教育上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现实难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认为,仅就目前的中小学教育而言,还不存在单纯的“慕课”。因为基础教育除了基础知识传授以外,还有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这一点,“慕课”很难做到。
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倪闽景提出要用审慎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他指出中小学与大学在教育要求与教育形态上有很大不同,因此推广慕课的方式与效果也会呈现出不小的差异。首先高等教育的对象是成人,基础教育的对象基本上是未成年人,对于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和生理、心理方面的影响有很大不同。其次,高等教育的课程大多数是专业类课程,专注于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基础教育除了基础知识传授,还有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要求,这一点慕课是无法实现的。再则,高等教育的学生是经过选拔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好,而基础教育学生差异极大,教师的高水平更体现在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把握上,这个差异看上去无关紧要,却是根本的问题。
(摘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
“慕课”是否适合基础教育?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认为,如果从知识传授的内容来讲,“慕课”适合于各类教育;但从受教育的群体来分析,与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生毅力稍弱,“慕课”需要更多的来自老师的配合。为了追求“慕课”的教学效果,吸引注册人数,未来将有可能出现教学团队和“教学导演”职业。
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认为,信息技术一定会对教育产生影响,不过“慕课”和信息技术对学校的应用并不是一回事,“慕课”不能代表所有,“慕课”的概念不能泛化。目前,“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行还需具备三个现实条件:网络条件、教师条件以及充足的资金。对于已经实现网络班班通的老师们来说,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把课堂教学搞好,进而才能让学生在多媒体资源和多媒体环境下学好知识。同时,全国应该着力探索“慕课”等应用问题,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领域带来的挑战。
陈玉琨说,本土化慕课的途径之一,就是要设置进阶作业和小测验,通过学生在慕课平台上完成的主客观作业,收集信息后,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实体课堂上的教师。教师在走进课堂前,首先要看一下学生慕课上的学习有什么困难和疑惑,然后有针对地给予指导。学生在家学了知识以后,学校并不是没任务了,相反要求更高了。学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组织师生和生生交流研讨。
倪闽景也对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慕课提出了三个策略。一是以高中阶段学生为主要对象,可以让优秀高中成立联盟,开发高中阶段各学科重点、难点部分的微课程,并建设作业和辅导的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撑;二是以构建覆盖从小学到高中的全体系专题教育慕课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通过向全社会和各基层学校征集成熟的专题教育微课程来完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通过后给予相关专题的学习证书;三是以外语学科为突破口,采用全新的慕课模式,实现从哑巴外语到听说为主的外语学习转型,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熟。
“慕课”推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首先,“慕课”主要的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它缺少师生间的“人际交流”、教学相长,特别是教师的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的熏陶、同伴的交流浸染,这些因素在学习者成长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其次,“慕课”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从长远看,经费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等也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