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程度与尿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2015-05-05郭雪涛李从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尿流率顺应性经腹

郭雪涛, 李从刚, 刘 和

(包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临床研究·

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程度与尿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郭雪涛, 李从刚, 刘 和

(包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

目的 探讨经腹部超声测量突入膀胱的前列腺长度(IPP)与尿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对19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流动力学和经腹超声检查,按突入长度分为一组(IPP≤5 mm)、二组(5 mm10 mm),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与尿流动力学各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随着IPP的长度增加而降低;膀胱出口梗阻级别、残余尿量随着IPP的长度增加而增多。结论 经腹部超声测量IPP与尿流动力学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IPP 可作为膀胱出口梗阻的参考指标。

良性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经腹部超声;尿流动力学

本文总结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19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经腹部超声检查,测得前列腺突入膀胱的程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IPP),探讨患者IPP与尿动力学检查参数结果的关系,目的是了解IPP作为预测指标判断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功能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196例,年龄50~88岁,平均(71.26±8.19)岁,均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经腹超声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排除前列腺、尿道手术史,尿道狭窄及合并膀胱结石者、既往盆腔和膀胱手术者、前列腺癌患者等。

1.2 对象分组及方法 患者196例,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及IPP,其中按照IPP的不同程度分成3组。一级突入组(一组):0

1.3 IPP检测方法 采用SIUI-CTS-415A全数字超声显像诊断仪。患者检查前大量饮水,当膀胱适当充盈(约200 mL)时行前列腺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测量前列腺的各个径并计算出PV。超声探头获取前列腺纵断面图像,测得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部分顶点到膀胱基底部出口处的垂直距离,即为IPP[1]。

1.4 尿流动力学检查 采用德国WIEST8000尿流动力学分析仪进行检查,测定自由尿流率,最大尿流率以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并计算AG数(AG=Pdet.Qmax-2Qmax),若患者未能排尿,则认为压力-流率试验失败,无法准确测量膀胱梗阻水平,此患者不能纳入研究范围。尿流动力学检测项目:充盈期膀胱顺应性值;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的发生情况;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对每一位患者均重复测量2次,取平均值。梗阻级别判断:对顺利排尿并获得满意的尿流率曲线、P-Q图及线性PURR图的患者行压力-流率分析确定梗阻级别。BOO程度分为7级:0-Ⅰ级为无梗阻,Ⅱ级为可疑梗阻,Ⅲ-Ⅵ级有梗阻,且梗阻级别越高梗阻程度越重。逼尿肌力量分级判断:逼尿肌可初步分为四级,分级以排尿开始时逼尿肌压(Pvb)为起始点。逼尿肌力量分级:VW为非常弱,W为弱,N为正常,ST为强,以Pdet.Qmax及Qmax交点为准[2]。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对所有资料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测,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对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及具有方差齐性的资料,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96例研究对象的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经腹超声检查的IPP值及一般临床数据的结果,用四分位数和百分比表示,见表1。

表1 196例患者的年龄、尿流动力学检查、超声检查及一般临床资料

*中位数及四分位数

2.1 不同IPP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IPP与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IPP与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逼尿肌力量分级、梗阻级别呈显著正相关(表2)。

表2 BPH突入膀胱长度(IPP)与尿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2.2 不同IPP组尿动力检查和临床项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不同IPP组间DI发生率、尿流动力学参数Qmax、Pdet.Qmax、梗阻级别、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BC)、逼尿肌力量分级都存在明显差异(表3)。

表3 不同IPP等级各尿动力参数的比较

组间比较*P<0.01,**P<0.05;△中位数(四分位数)。

2.3 3组不同级别梗阻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3组之间不同级别梗阻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表4)。

表4 3组不同级别梗阻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经腹超声测定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可作为预测膀胱出口梗阻比较可靠的指标。其方法简便具有重复性,评价膀胱出口梗阻时不需要排尿,目前已成为对膀胱出口梗阻的解剖性评估。

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是BPH的一种特殊类型[3]。国内有学者认为,由于前列腺不同腺体组织对双氢睾酮的反应程度不同,使得前列腺各叶发育不同步,从而引起部分前列腺组织向膀胱内突入,继发膀胱出口梗阻,引起排尿障碍,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膀胱功能降低甚至肾功能不全,严重者需手术干预。王东文等[4]将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程度分为突入和不突入:大于1 cm的患者定为前列腺增生向膀胱内突入,不突入或者突入长度小于等于1 cm的患者定为不向膀胱内突入,说明膀胱内前列腺突入明显的患者较膀胱内前列腺无突入或者突入不多的患者出现膀胱出口梗阻的可能性更大。CHIA等[5]将IPP分为3级:向膀胱内突入1~5 mm者为Ⅰ级,5~10 mm者为Ⅱ级,Ⅲ级突入>10 mm,他通过对125例梗阻指数大于40、有明显膀胱出口梗阻症状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入为Ⅲ级的患者有95例(96%),向膀胱内突入为Ⅰ和Ⅱ级的患者有30例(<24%);75例梗阻指数小于40、无明显梗阻症状的BPH患者中,前列腺增生向膀胱内突入程度达到Ⅲ级的只有6例(8%),Ⅰ、Ⅱ级前列腺向膀胱内突入有69例(92%),同时Ⅲ级与Ⅰ、Ⅱ级突入组相比各组之间梗阻指数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这为本组分组也提供了分组依据。

本组研究显示突入长度大于10 mm后,发生梗阻的可能性越大,这与国外GIORGIO等[6]报道IPP与BOO的明显相关性,其最佳临界点为12 mm大体一致。根据IPP与梗阻级别的关系,可以认为,当IPP>10 mm时,可以初步判断膀胱出口有梗阻,同时根据IPP与梗阻级别的相关性,可以认为IPP越大,发生高级别梗阻的可能性越大。

国内徐夙媛[7]研究了157例前列腺不同程度向膀胱内突入(以IPP<10 mm为一级,IPP>10 mm为二级)且引起了尿道内口偏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现膀胱排尿功能障碍与膀胱出口有关,并认为对于BPH突入膀胱越明显的患者,膀胱梗阻程度也相应增加,残余尿量从15%上升到66%。本研究结果与以上文献报道也大体一致。

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大膀胱顺应性也随之改变,而对于BPH患者来说,梗阻是其膀胱顺应性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本组研究表明膀胱顺应性与IPP有明显相关性(r=-0.030,P<0.01),在3组之间膀胱顺应性进行两两比较时都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IPP等级的逼尿肌不稳定(DI)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关于DI的发生机制,杨志刚等[8]认为运动神经去神经节后超敏现象、传入神经纤维中NANC减少,胆碱能节后纤维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敏感性增加,钾外流减少和钙内流增加,逼尿肌细胞间隙连接大量增加等可能导致DI的发生。廖土明等[9]报道DI的发生与梗阻程度有关,认为DI的发生与控制逼尿肌的神经病变也有关,而且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70岁以上的非BOO患者中DI占50%以上。

综上所述,经腹超声测定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程度应用方便,适用于大部分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患者,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很大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对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程度、膀胱出口梗阻程度进行初步筛选的测定方法,同时可以对前列腺增生突入膀胱的BPH患者膀胱梗阻程度、功能及预后进行初步评价,对接受非那雄胺治疗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BHP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辛玉宏,李岱,甘日强,等.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与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的相关性[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5, 20(2):105.

[2] SCHAFER W.Principl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urodynamic analysis of voiding function[J].Urol Clin North Am,1990,17:553-559.

[3] 副杰新,谢光宇,黄恒前.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的程度与膀胱出口梗阻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0.32(2)153-155.

[4] 王东文,刘红耀,米振国,等.前列腺增生症的逼尿肌功能改变[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19(4):268-269.

[5] CHIA SJ, HENG CT, CHAN SP, et al. Correlation of intravesical protrusion with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J]. BJU Int, 2003, 91:371-372.

[6] GIORGIO F, COSIMO D, COSTANTINO L,et al. Ultrasound awwessment of 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and detrusor wall thickness-new standards for noninvasive bladder outlet outlet obstruction diagnosis [J].J Urol,2010,183(6):2270-2274.

[7] 徐夙媛.前列腺增生凸人膀胱腺体程度与膀胱功能的关系[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0,1(2):86.

[8] 杨志刚,刘和,常义,等.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逼尿肌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7(15):275-276.

[9] 廖土明,谢克基,谢小平,等.逼尿肌不稳定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后的尿动力学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4):2587-2589.

(编辑 王 玮)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and urodynamics

GUO Xue-tao, LI Cong-gang, LIU 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Baotou, Baotou 014040, China)

Object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ngth of 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IPP) and urodynamic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96 patients with IPP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Based on urodynamic examination and ultrasonic inspe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IPP: IPP≤5 mm, 5 mm10 mm group. Correlation between IPP and urodynamic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and bladder complianc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PP.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level and 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PP. Conclusions Abdominal ultrasound measurements of IPP are correlated with urodynamic parameters. IPP may serve as one of the reference indexes of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abdominal ultrasound; urodynamics

2015-04-21

2015-05-30

郭雪涛(1968-),男(汉族),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肿瘤.E-mail:guoxuetao008@163.com

R697.32

A

10.3969/j.issn.1009-8291.2015.10.008

猜你喜欢

尿流率顺应性经腹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尿动力检测中尿道测压管对尿流率的影响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经腹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孕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尿得怎么样,马桶知道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观察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