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2015-05-05史少华吕书军李立东吴林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组员品管圈下肢

史少华 吕书军 李立东 吴林明

品管圈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史少华 吕书军 李立东 吴林明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品管圈模式管理, 对比实施前后的预防效果。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模式后, 患者下肢DVT预防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品管圈组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创伤患者实行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品管圈行为, 可有效提高DVT的预防效果以及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的良好治愈,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品管圈;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效果

DVT是临床外科手术后以及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有数据表明, 骨创伤术后DVT的发生率在15%以上[1]。因此, 早识别、早诊断是预防DVT的关键, 应加强此方面的护理和预防。本文主要通过对60例骨创伤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 探讨品管圈在预防DVT中的具体效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6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或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7例, 女23例, 年龄43~67岁, 平均年龄(56.3±3.6)岁。所有患者均无DVT病史。

1.2 方法 对本组60例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 具体流程如下:①组建品管圈并明确目标。从骨外科选择6名护理人员组建品管圈, 其中主管护师1名, 护师2名, 护士3名;中专1名, 大专学历2名, 本科及以上3名。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为“无阻圈”, 表明实现患者下肢良好的静脉循环, 没有血栓出现。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减少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提高预防效果和护理质量”, 同时向医院报备并获得批准。②现状剖析。本院收治骨创伤类型较多, 主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多发性骨折等。导致患者出现该并发症的原因有:护理因素、环境因素、主治医师及患者自身等方面, 其中尤以护理和患者因素最为明显, 因此要加强这两个方面工作的改进。③明确目标值。本次品管圈活动要求将患者的DVT发生数控制在2例之内。目标值的计算公式为现状值—(现状值×圈员能力×改善重点)。④原因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对为进行DVT预防护理的原因进行系统剖析, 从人、设备、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对DVT相关知识认识不到位;护理人员未对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DVT预防知识宣教;未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患者自身缺乏对DVT的认识, 不能进行自我预防护理。⑤制定对策并实施。主要包括这几方面:a.DVT预防知识系统培训, 为强化科室护理人员对DVT预防知识的水平, 共开展了4次培训, 共12课时,培训内容包括DVT基础理论、DVT预防指南、品管圈组员制定的关于DVT风险评测、护理指导等内容, 提高护理人员的DVT相关知识及预防意识。同时, 还应定期对组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 未合格者需重新培训直至合格。b.制定标准,品管圈组员应制定物理预防设备应用指导、DVT病情观察指导、肢体周径测量指导等, 明确护理标准。掌握肢体周径测评方法, 严格按部位进行测量, 并应用统一标尺。c.要加强物理预防措施的执行力, 确保护理人员积极有效落实各项物理预防措施, 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应用统一标准对患者下肢DVT风险进行评估, 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一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d.病情观察, 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 严密DVT的监测, 包括脉搏、皮肤温度、颜色等观察, 并做好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通过骨创伤DVT预防护理调查表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计算DVT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合格率, 并和实施前进行对比。另外, 利用评分表对品管圈成员实施活动前后的各项素质进行测评, 包括解决问题能力、QCC熟练度、团队精神、积极性及责任心等方面, 总分10分, 分值越高越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应用效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后, 本组6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为1.7%;预防DVT的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1.7%(55/60), 实施前为68.3%(41/60), 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改善情况 完成此次品管圈活动后, 圈组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名护理人员实施前后综合素质改善对比±s, 分)

表1 6名护理人员实施前后综合素质改善对比±s, 分)

注:实施前后比较, P<0.05

时间解决问题能力QCC熟练度团队精神积极性责任心实施前6.5±1.27.3±1.18.0±1.77.6±1.57.4±1.3实施后8.4±1.69.1±1.49.2±1.58.8±1.19.0±0.7

3 讨论

品管圈在现代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本研究中, 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骨创伤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1.7%明显高于实施前的6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善和提高DVT预防质量。这是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在落实品管圈活动中,应严格按照品管圈的流程操作, 主要包括:选取护理人员组建品管圈、明确主题、现状分析、制定标准、制定相应对策并执行。最为关键是了解造成预防护理质量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措施, 以此提高护理质量[3]。

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中,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关于DVT预防的理论知识培训, 提高其预防意识, 充分认识到加强该项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 圈内组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 并明确各项标准, 使临床护理实践能够按照标准有序开展, 规范DVT的预防护理;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详细向患者讲解DVT形成的原因、危害等, 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预防DVT护理的意义。另外,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病情和DVT监测, 一旦发现有血栓迹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避免血栓发生[4]。本组6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DVT, 发生率为1.7%, 达到了管理目标。除此之外, 通过品管圈活动后, 圈组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包括个人解决问题能力、品管圈实践、团队精神、责任心等方面。提示重视护理人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品管圈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护理质量改进和提高是临床护理工作不变主题, 必须充分调动全体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责任心, 积极体验到自身价值实现和工作乐趣。

综上所述, 品管圈活动主要通过PDCA循环改进和完善骨创伤患者DVT的预防管理, 并建立规范的评估和预防对策。实施品管圈活动后, 能有效降低骨创伤患者DVT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的良好预后,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1] 方曙静, 刘梅, 许勤, 等.品管圈在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护理管理.2014(3):24.

[2] 王灵晓, 姚瑶, 李冰冰, 等.品管圈在预防关节置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4.26(21):2845-2846.

[3] 张付友, 陈宝国, 侯宁. 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医学.2009.29(8):111-112.

[4] 刘庭芳, 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212

2015-07-01]

226600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组员品管圈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组落幕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还是不错的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