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

2015-05-05王玉平包伟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评定量表精神病依从性

王玉平 包伟党

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效果

王玉平 包伟党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122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的社区护理照顾。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大体评定量表评分较护理前与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的按时按量用药率、规律作息率、定期复诊率分别为98.4%、95.1%、98.4%,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应予以推广。

社区护理照顾;康复期精神病

精神疾病是因为外界及主观的多项因素在大脑中产生作用并导致了大脑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受到破坏, 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意志行为、情感等精神活动出现异常, 且该病具有很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 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1,2]。本文旨在分析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特收集本院的122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122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1例。对照组男35例, 女26例, 年龄15~68岁, 平均年龄(40.42.10.26)岁, 其中36例为精神分裂症, 8例脑器质性精神病.17例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观察组男34例, 女27例, 年龄16~71岁, 平均年龄(41.24±11.66)岁, 其中38例为精神分裂症, 7例脑器质性精神病.16例为情感性精神障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按照规范给予常规的药物发放、体征测量等干预。观察组则通过上门服务等方式对患者日常饮食、用药、心理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照顾。具体措施:①登记患者的详细资料, 主要包括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其家属联系方式, 至少每2个月进行1次访视, 至少30 min/次。②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病情恢复、复发情况, 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 给予有效的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③积极调动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用药监督, 务必按时、按量用药;并积极调动患者的家属、亲人、朋友、邻居加强对患者的关心, 消除或减轻对精神病患者的害怕和排斥等心理, 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④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给予有效的疏导和鼓励,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为患者及其家属留下联系方式随时解答疑虑, 对于没有按时复诊的患者通过电话或家庭随访了解未复诊原因, 并督促患者复诊;⑤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安全指导,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状况变化、病情发展前征兆等, 避免发生伤人或自伤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大体评定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及依从性情况。大体评定量表主要是评估精神病患者从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走向健康的某个连续期间的总体功能[3], 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大体评定量表评分对比 观察组大体评定量表评分较护理前与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按时按量用药率、规律作息率、定期复诊率分别为98.4%、95.1%、98.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大体评定量表评分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大体评定量表评分对比(±s, 分)

注:与护理前及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6169.9±5.973.6±6.6观察组6169.5±5.8 82.4±7.7a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认知障碍, 加上外界的排斥, 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病情复发情况, 因此, 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而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精神病、日常护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加上患者家属常常忙于工作, 疏于对患者的管理, 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或者发生伤人、自伤的安全事故[4]。社区护理照顾则是通过专业的临床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专业的指导, 对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和心理等方面的疗效显著[5]。归纳起来, 实施社区护理照顾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①能够有效提高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依从性。临床表明[6], 精神病患者因为在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方面存在障碍, 加上精神病病程往往较长, 病情本身就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懈怠情绪;同时, 加上外界的排斥等因素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绝望心理, 从而自暴自弃, 依从性差;社区护理照顾不仅针对于患者的病情从饮食、用药、作息等方面进行纠正, 更是一种关爱患者的体现, 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里舒适度, 促进病情改善,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本次表2中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按时按量用药率、规律作息率、定期复诊率分别为98.4%、95.1%、98.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证实了以上论点。②通过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照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功能。社区护理照顾全面, 从患者的日常生活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方面进行了恢复锻炼, 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次表1中数据显示, 实施社区护理照顾后观察组患者的大体评定量表评分(82.4±7.7)分, 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5), 这与邹小燕[7]的研究相符, 表明社区护理照顾能够提高患者的总体功能,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③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照顾能够动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 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如患者应用药物后出现急躁情绪等不适时,社区护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排解,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避免或减少患者擅自停药的情况发生[8,9];而通过定期的上门服务则可以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医院和临床人员的信任度, 最终提高患者病情康复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进而维护医院的品牌形象, 对于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以及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社区护理照顾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应予以推广。

[1] 李伟丽, 张雪静, 刘惠卿, 等.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病人防治效果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0, 9(7): 52-53.

[2] 宋美秀, 徐秀琴, 杨运方, 等.对3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护理效果的观察.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07-108.

[3] 姚志珍.日间照料护理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1.25(8):747-748.

[4] 杨丽, 谢焱, 刘敏东, 等.康复干预对社区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冲动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6):3131-3133.

[5] 陈文雯, 白鹤, 宋雅琴, 等.社区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管理的体会.护理与康复.2014.13(4):396-398.

[6] 吴惠娟, 王翔, 沈鉴清, 等.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护理与康复.2012.11(8):716-717.

[7] 邹小燕.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16.

[8] 马艳艳.社区精神病病人沟通方法探讨.全科护理.2010, 8(24):2216-2217.

[9] 林振东, 胡季明, 任春生, 等.“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4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康复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12-2114.

Effect by community nursing care for convalescence psychosis patients


WANG Yu-ping, BAO Wei-dang. Dongguan City Dongcheng Street Communtiy Health Service Center, Dongguan 523123,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by community nursing care for convalescence psycho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122 convalescence psych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nursing care. Nursing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higher global assessment scale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edication rate, regular living rate, and regular subsequent visit rate as 98.4%, 95.1%, and 98.4%,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munity nursing care provides good clinical effect for convalescence psychosis patients. It can remarkably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as well as their compliance. It is worthy of promoting.

Community nursing care; Convalescence psychosi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47

2015-04-30]

523123 东莞市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评定量表精神病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完形填空专练(五)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品德与生活(社会)》利用评定理表对学生进行测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