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布考与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的影响

2015-05-05吴素铭张馨张立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罗布辛伐他汀冠脉

吴素铭 张馨 张立春

普罗布考与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的影响

吴素铭 张馨 张立春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SICM-1)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成普罗布考组和辛伐他汀组, 各35例。普罗布考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治疗, 辛伐他汀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 连服8周。比较服药前后测SICM-1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SICAM-1水平, 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普罗布考、辛伐他汀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水平, 同时可降低血清SICAM-1水平, 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普罗布考;辛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

随着对动脉硬化研究的深入, 已经了解到动脉硬化的机理为氧化、炎症、遗传。许多危险因素增加了病情的恶化, 如高血脂、纤维蛋白原升高、SICM-1升高均可加重病情。本文研究辛伐他汀、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ICM-1的影响, 以评价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本科住院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急性心肌梗死28例。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抬高性心肌梗死及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依据, 所有患者已排除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原发性心肌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难控制性糖尿病、恶性肿瘤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将患者随机分成普罗补考组和辛伐他汀组, 各35例。普罗布考组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65.0±10.5)岁;辛伐他汀组男21例,女14例, 平均年龄(63.0±1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普罗布考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普罗布考0.5 g.2次/d。辛伐他汀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辛伐他汀40 mg.1次/d。两组均连服8周。治疗期间患者饮食及常规用药情况与治疗前保持一致, 不再用另外降脂药物及抗氧化剂, 监测肝功及肌酶变化。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分别离心取样。

1.3 测定指标 SICM-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试剂盒由法国Coulter公司提供, 离心后取血浆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IC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SICM-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治疗前后SICM-1水平比较(±s, ng/L)

表1 两组治疗治疗前后SICM-1水平比较(±s, ng/L)

注:治疗前两组比较, 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例数 治疗前治疗后普罗布考组35351.21±106.32306.12±83.12a辛伐他汀组35346.42±105.41289.69±81.23a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目前研究变化与炎症反应有密切相关性。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恶性循环过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等随着研究深入目前已明确应激性心肌病发作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其水平升高参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当SICM-1>308 ng/L时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增加2.67倍[1]。其升高还可增加未来冠脉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SICM-1随着危险因素递增而逐渐升高, 并促进单核细胞粘附至内皮并迁移至内膜下摄取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转化为泡沫细胞。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致内皮持续激活而使血管壁产生炎症。这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础[2]。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时内皮促白细胞粘附血管收缩, 血小板激活, 血栓形成而触发斑块破裂。SICM-1可判断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冠脉综合征的危险[3]。

本研究通过辛伐他汀与普罗布考的治疗均使SICM-1水平降低。二者可减少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中粘附分子的表达, 抑制内皮细胞增生、移行[4], 从而减低SICM-1水平。

他汀类药物与普罗布考一样防止LDL氧化, 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及活性抑制基质蛋白酶、SICM-1表达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目的[5,6]。从而保护动脉血管内皮[7]。

总之, 普罗布考、辛伐他汀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水平, 同时可降低血清SICAM-1水平, 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1] De Lemos JA, Hennekens CH, Ridker PM.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risk. J Am Coll Candiol.2000.36(2):1549-1555.

[2] Parker C, Vita JA, Freedman JE, et al.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and un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theroselerosis.2001.156(2):417-424.

[3] Peng DQ, Zhao SP, Li YF, et al. Elevated soluble CD40 Ligand is related to the endothelial adhesion molecul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lin Chim Acta.2002.319(1):19-26.

[4] 李婷婷, 郭媛. 普罗布考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前景.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4):651.

[5] 陈德友, 曹剑, 朱冰坡, 等. 普罗布考对老年冠心病抗炎症及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 4(1):39-40.

[6] Blake GJ, Ridker PM. Novel clinical markers of vascular wall inflammation. Cire Res.2001, 89(9):763-771.

[7] 王畅, 李向平. 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700-70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92

2015-07-06]

13001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猜你喜欢

罗布辛伐他汀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
罗罗布
罗罗布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