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发散性思维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05孙胜
孙胜
摘 要: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课题。发散性思维的一般模式是“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思维——凝聚思维”,即从同一信息源出发,向四周辐射,“心骛八极,思接千载”,开启心扉,震撼心灵,挖掘深层信息,架设起“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的桥梁,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智力——创造力。
关键词:科学教学;发散性思维;双基;变通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人在思维过程中,以一个对象或一个问题为中心点,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关系想出去、辐射出去,从而获得众多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或答案。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它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内涵及外延的理解和掌握,使其知识融会贯通,而且为他们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方法,而易于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并筛选出最佳方案。
在全面实施的新课程科学教学中,并将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其中就有要求学生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科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造就创造型人才均有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科学教学就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谈点体会。
一、科学教学中的现状
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常有许多教师苦言:内容多、杂,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很高;又是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1)讲解过于局限,个别学生出现吃不饱的问题;(2)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思想困难重重;(3)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问题,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经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实效。
二、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加强“双基”教学,注意融会贯通
创造能力强的人,其心智活动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观念,反应迅速而众多。这也就是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因素,其主要依赖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柏莱因断言:一个天才胜过常人,因为他有一个丰富的图式。所以,加强“双基”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讲清问题的实质、知识的要点;要注意说明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使得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使学生能掌握知识的精髓,为知识上的发散提供丰富而正确的信息。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散,以至于联想丰富,不会因知识贫乏而思路枯竭或误入迷津。
例如,4克氢气和16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0克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这种算法对吗?为什么?
许多学生会机械地搬用质量守恒定律,觉得是对的,作为教师则应该从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完全反应的实质出发,结合双基,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联想,就能得出如下正确解法:
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化学方式程式
2H2+O2 ■ 2H2O
4 2×16 36
2 16 18
∵16克氧气只能和2克氢气反应生成18克水,参加反应的氢气只有2克。
∴氢气还有2克剩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各类知识脉络,经常进行联想训练,注意归纳、对比和总结,把各部分知识、技能串联起来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2.进行变式教学,培养变通能力
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总要受过去生活经验和已有思维方法的影响,某种思考方法的经常运用,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固定思路。思路有定向性,能使人顺利地思考并解决一般的问题,却会妨碍解决创造性的问题,使人跳不出框框,离不开老路线,所以只依靠贮存的信息还不足以构成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所要求的不仅是大量,而且是多变化的信息贮存量。所谓“变式”教学,是指对所传授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例如,一导体两端从8伏变化到10伏,通过其电流变化了0.2安,求这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多少?
解析:解答电学问题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应用公式求解,各个量要一一对应,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学生因为找不到对应的量而无从入手。但如果不急于求出答案,先求出导体的电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U2=10伏 U1=8伏
∴U2/R-U1/R=0.2安
即10伏/R-8伏/R=0.2安
∴R=10欧
∴△P=P2=P1=U22/R-U21/R
=(10伏)2/10欧-(8伏)2/10欧
=3.6瓦
通过以上例题的变式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初步解题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转变、替换的思维方法。因此,变式教学能使学生克服孤立思考问题,克服心理定式的消极影响,能使学生全面、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
3.启发学生思维,提供训练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发散性思维以流畅性为基础,以变通性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