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2015-05-04何全能
何全能
【关键词】教学理念 教学观念
深化改革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12-01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也在改革的浪潮中收获了可喜的佳绩。然而不容置否的是,还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仍然沿袭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做不完的题海战术剥夺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得前卫的教学理念与革故鼎新的教学模式并未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结出累累硕果。如何从陈旧的质量观中摆脱出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笔者从三方面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期能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革新初中数学教学,使新课程改革再结累累硕果。
一、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迄今为止,还有很多老师是沿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也习惯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被动学习、被动接受,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勇气,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一种阻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价值观,促使学生由“要我学”主动向“我要学”转变。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特征,这些特征常常让学生感觉数学枯燥乏味。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也是有趣、易懂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时,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绚烂历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经验,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合理分组,明确其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施教、分层询问、分层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自信心,不再对数学课堂产生畏惧情绪,使学生体会到自身价值观的实现。
二、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授,而学生却在台下被动地接受,虽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但是却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体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宗旨,课堂教学变得沉闷、单调。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由教师演示推理过程—生观察—师生共同分析,最后得出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画图、比较、推理等活动形式,必要时加上教师的适时指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归纳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对数学概念做到先理解后记忆,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对数学概念运用自如,而且更能避免学生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常犯的用“边边角”推全等的错误。
三、实现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
传统教育模式中,课堂互动的形式只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被完全忽略了,学生之间只剩下了竞争关系,如果极个别学生之间有互动也被认为是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抹杀了学生的相互合作、团结互助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互动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新局面,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轻松。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讲授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归纳出公式,这也是教学的难点。然后出示了四道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1)(1+2x)(1-2x)= ;
(2)(2a+3)(2a-3)= ;
(3)(100+1)(100-1)= ;
(4)(x-6)(x+6)= 。
笔者要求学生先计算出答案,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这4道题之间有什么规律?笔者深入到学生之间,了解大家讨论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几分钟后大家就有了答案。笔者要求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最终推导出这四道题也可以用平方差公式(a+b)(a-b)=a2-b2进行计算。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