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2015-05-04金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数字时代图书馆

金璇

摘 要:数字时代的来临给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改变,图书馆也不例外。将信息置身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内加以考察,信息载体和信息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遵循一定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确定资源建设内容、确定资源建设途径、培养资源建设专业队伍、加强资源建设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自主建设、引进建设和合作建设。

关键词:数字时代;信息特点;资源建设;图书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以及相对易用的视窗操作系统的出现,计算机以个人电脑这一更具亲和力的面貌出现在普通人面前。几乎同时,互联网这一原本应用于美国军方的信息传输技术迅速在民用领域得到普及,而二者与无线通讯技术的结合更是产生了当今几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世界。计算机和网络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创造了更多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新方式,改变着人们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体验和经验。

1 数字时代给人类社会信息领域带来的变化

1.1 数字时代信息载体的变化

我们在这里将信息抽象为图画、文字、声音及影像等人类自身可以感知的东西,而将载体抽象为具有记录、保存信息功能的实物。如此,数字化时代之前的信息载体主要表现为纸型载体、缩微载体以及音像载体等等,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处理主要以人工方式为主。而随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被编码为二进制的数据代码流,这些数据流成为了数字时代的信息载体。

数字时代的信息载体能够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相适应,使得信息的处理真正实现自动化。这种信息载体还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大量复制,复制次数理论上可以没有限制。

1.2 数字时代信息环境的变化

以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为代表的数字时代带来了信息环境的剧变。前面提到数字时代的信息载体依托计算机大容量高速度的处理能力,实现无限复制和自动化处理。而数字时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大发展无疑给信息插上了翅膀,使得数字化信息可以瞬间到达位于任何网络终端的信息需求者那里。

数字时代信息载体和信息环境的变化,使得数字时代的信息具备了三个根本特点:自动处理、无限复制、瞬间传递。

2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纵观人类历史信息载体变化趋势,都是沿着信息存储、处理、流动更加高效,单位成本更加低廉的方向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更好地顺应了这一发展方向,为信息的高效存储、处理、流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数字时代给人类信息领域带来的这一变化,使得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得到了空前释放,人们迫切地希望通过数字时代的信息获取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而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资源中心,在数字时代信息资源建设上理应有所建树。

2.1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原则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要综合考虑图书馆职能定位、馆藏特点、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遵循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特色化原则和共建共享原则。

2.1.1实用性原则。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职能定位,确立数字资源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密切结合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的重要资源基础。同时还应兼顾图书馆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两个方向共同指导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2.1.2特色化原则。每一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这些特色馆藏是图书馆长期面向特定服务对象,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献资源收藏。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也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形成优势。[1]因此,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应立足于馆藏传统特色文献的优势,并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重点建设反映馆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数字馆藏。[2]

2.1.3共建共享原则。共建共享是数字时代图书馆面对迅猛增长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任何单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拥有所有的信息资源,也不可能凭一馆之力满足用户的所有信息需求,图书馆只有开放联合、共建共享,才能更加高效地建设图书馆数字资源。也只有坚持共建共享,才能避免重复建设给社会资源造成的浪费。

2.2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方式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方式包括:自主建设、引进建设和合作建设。

(1)自主建设是指图书馆依靠自己的馆藏文献和信息组织能力,通过对馆藏文献数字化以及网络资源的采集,建立和丰富数字馆藏。自主建设适合于建设本馆特色资源,对本馆长期以来的优势信息服务项目进行数字资源建设,使得本馆特色优势在数字时代得到更好地发挥。

(2)合作建设则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合作,共同建设数字资源。合作建设适合于以往无法独立建设又难以有效的方式合作建设完成的数字资源。数字时代为图书馆与图书馆、图书馆与相关公司机构之间提供了资源建设平台,使得它们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形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使得人力财力的投入产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工作内容

2.3.1 确定资源建设内容。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不能单纯地、没有选择地将传统文献数字化。为了避免资源的盲目建设,要根据本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目标,结合用户需求,确定资源建设内容。

2.3.2 确定资源建设途径。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途径包括购买、数字化加工、网络资源采集、网络资源导航、受缴、受赠和交换等,图书馆可根据数字资源的对象类型、版权状态、许可模式和存取方式等确定相应的建设途径。

对于市场化程度高,专业性强的数据公司的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采购。适于自主建设的特色资源,可根据馆藏资源特色及服务对象的需求,有选择地分期、分批进行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加工。网络资源采集应结合用户需求,确定采集策略、采集主题、采集范围,进行有重点地采集。针对重点用户的重点需求,为用户提供关于某一领域的网络资源导航。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有关机构如档案馆、博物馆、科研机构、企业等之间,进行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包括资源交换、委托加工等。[3]

2.3.3 培养资源建设的专业队伍。数字资源建设需要一支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队伍。承担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任务的图书馆员不仅需要具备图书情报学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资源建设的相关专业技能,如文献数字化、文献标引、资源库建设、网络资源采集、资源整合等。图书馆应通过对现有馆员培训、聘请专业人员等手段,来造就一支满足数字资源建设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

3 结束语

数字时代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对信息载体和信息环境的改变造就了如今我们生活的信息社会,人类对信息的渴求和依赖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信息资源建设的迫切程度空前提高,图书馆作为一直以来的“人类知识宝库”责无旁贷,必须在数字时代信息资源建设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数字时代的“知识宝库”和“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沈雪砚.对科研单位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18-19.

[2]喻虹.基于细节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9(11):68-70.

[3]申晓娟.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4):1-5.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数字时代图书馆
图书馆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飞跃图书馆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