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哲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2015-05-04马端林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势态之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也进一步扩张,基于传统模式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自然观以及科学观,而近年来则向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等方面延伸。文章在分析科技哲学的前沿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科技哲学的稳健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科技哲学;前沿;发展趋势

引言

现状下,对于科技哲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科学技术方面,与此同时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则属于科技哲学研究过程中的延伸部分[1]。科技哲学相关联的问题很多,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科技哲学如果能够对知识结构创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将会使科技哲学所研究的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充,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推进作用。鉴于此,本课题对“科技哲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科技哲学的前沿分析

1.1 思想流派纷呈方面

科学文化哲学在现代西方文化科技中的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例如女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便是耳熟能详的哲学文化,并且这些哲学文化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自然科学范畴当中,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渗透进来,虽然女性主义在科学界所维持的时间较为短暂,但是从认为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它从独特的视角很好地对主体科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2]。与此同时,还构思了有关女性主义科学的一些假想及实践。对于哲学研究来说,显然不仅仅局限在上述所论述的内容当中,还涵盖了政治、文化、科学以及技术等,这些均会对我国科技哲学产生尤为深远的影响。

1.2 意识形态批判方面

对于科学文化哲学来说,里面所研究的学科及内容诸多。我们知道学科之间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的,进一步便会呈现科学划界等呈现上的问题。以所发布的学术论文为依据,可以看出科学文化哲学意识形态是存在批判这一特质的。通过批判便能够认识问题的存在,从而剖析问题的根本,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依据,这显然也是科技哲学值得深入研究的关键优势一致。结合近年来在各大学术权威网站所发表的文章来看,基于科学文化哲学中有关于意识形态批判的文章占了3.6%[3]。从学术分支广泛的层面分析,这一数据很好地说明了现状下在科学文化哲学中意识形态占据有利地位。对于哲学文化批判讨论来说,其前沿问题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科学,其二是人文。因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成为了诸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在人文与科技哲学两者充分融合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哲学科技充分有效地发展起来,进一步使科学文化哲学在促进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有效地展现出来。

1.3 科技哲学的热点问题分析

对于未知世界,吸引了大批学者进行探索,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通常带有极为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这是由于未知的不可预知性,在事实缺乏有效证据的前提下,哲学思辨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恩格斯说过:“历史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经验能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到极大的帮助[4]。”这说明了,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依赖于历史,并将历史作为自然科学理论在构建方面的重要参考凭据。在哲学学术界,科技哲学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属于一大热点问题。比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重点关注的年里约会议中所表法的有关保护全球黄金的国家元首宣言。世界各国均将此问题称为“21世纪议程”,并且该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充分重视。

2 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探究

2.1 科技哲学将延伸到对自然界进行研究

对于科技哲学来说,其内容是包括了诸多观念的,比如世界观、方法统一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等[5]。基于科技哲学发展历程分析,它能够对自然界自身的辩证法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独特的科学自然观。显然,科技哲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延伸到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与自然观。随着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以及自然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后,便能够形成合理性高的自然哲学,基于自然角度将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者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为解决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依据。

2.2 科技哲学的多元化发展

科技哲学要想在未来中更具发展空间,朝向多元化发展是一大必然趋势。所谓多元化发展便是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充分融合,从而使科技哲学的研究更加丰富、更加具有价值性。对于人文科学问题来说,主要体现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主要研究人生的意义何在。换而言之,便是研究“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而活?”对于这个问题,百家争鸣,各抒已见,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所作出的回答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物质决定精神这一学说,我们是无法否认的,因此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西方一些较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其自身传统价值观念也会随之改变。针对“物质决定精神”这一学说,对其进行透彻理念,便能够看出为什么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会将自身所持有的家产贡献出来,从而设立慈善机构,并且建设学校[6]。对名牌大学进行创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便是对资本私有制进行否认的最好解释。总之,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将自身所持有的家产拿出来做慈善事业的行为正是对学术研究的最好支持。与此同时,该家族的这种做法也是科技哲学与社会、人文等多元化融合的有效体现。做好科技哲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充分融合,能够使科技哲学的科学基础更加扎实。除此之外,在新的学科纷纷呈现的基础上,便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分支学术研究内容,比如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等。在这些研究领域加以完善,显然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带来不小的推进作用。

3 结束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科技哲学的前沿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其一为思想流派纷呈;其二为意识形态批判;其三为科技哲学的热点问题。从科技哲学的前沿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科技哲学与人文哲学、社会哲学等密不可分,能够让人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同时深入研究还有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作者认为科技哲学要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更具发展前景,一方面需要将科技哲学向自然界的研究领域进行延伸;另一方面需要让科技哲学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进行充分融合,从而使科技哲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为雄.国内科技哲学研究回顾(1976-2012)[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6:46-53.

[2]刘大椿.黄婷.科学技术哲学反思中的思想攻防--刘大椿教授学术访谈录[J].哲学分析,2011,3:155-168.

[3]周远方.科技哲学文献学及体系的建构刍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7:73-77.

[4]桂起权.沈健.论科学哲学前沿与自然辩证法传统的一体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

[5]段伟文.科技哲学的进路重整与时代观照[J].哲学动态,2014,5:14-25.

[6]林慧岳.未晓霞.庞增霞.我国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的实证研究—“三大期刊”与“两大中心”技术文化类论文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6:94-100.

作者简介:马端林(1989,6-),男,辽宁丹东人,工作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职务:学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分析我国品牌营销的管理及发展问题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