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八达岭苍凉悲壮的大通明长城

2015-05-04尹生香

中国西部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大通县明长城烽火台

文·图/ 尹生香

青海八达岭苍凉悲壮的大通明长城

文·图/ 尹生香

长城在山上蜿蜒地伸向远处

站在大通老爷山,向西南眺望,视线中明晰地出现一段苍茫雄浑、蜿蜒盘旋的古边墙。这段高大厚实、斑驳陆离的古边墙,宛如长蛇巨龙一般,蜿蜒横亘在桥头镇暗门滩小石山和娘娘山岭的叠峦之上。这就是青海省大通县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长城。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代长城遗址,总长约50公里,修筑于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它因处于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被誉为“青海八达岭”。

追寻历史深处的烽火台

多年前,我和朋友们经常到娘娘山游玩,对明长城只是远远的眺望。看着残存的明长城边墙和破损的烽火台,我心中萌生出一个愿望——如果有机会,沿着明长城从头到尾走一遍,去近距离地感受大通明长城,领略它的风采,让自己真正了解这段在家乡穿越而过的明长城的真实状况。

①烽火台上观日出

周末,好友相约去明长城徒步。承载着明长城的山脚并不高,位于大通县城西南面暗门滩小石山,附近有一座小公园依山而建,沿着公园中一条盘山水泥路就能到达明长城。我们赶在日出前来到明长城遗址,放眼望去,一道高大厚实的土墙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斑驳逶迤的高墙,张开慈爱的双手,让我感受到那番来自历史深处的温情。这座可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代长城,自有一种矜持与按捺不住的孤傲,她想向我们讲述着什么,点拨着什么。我们迈步走在一条似乎通向深邃历史的明长城上,她为我们的徒步平添了一番异样的豪情。轻轻走到她身边,抚摸着她斑驳的墙体,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时光的印迹,岁月的伤痕。风儿吹来,残破的城墙上野草根根竖起,像壮士冲冠的怒发。夕阳西下,倔强的城台在如血的残阳里,发出轻轻的叹息。

这段长城破损严重,我们沿着平缓的山坡爬上明长城。烽火台上长满杂草,风吹日晒,佝偻的身躯已不复当年的伟岸。站在烽火台上眺望远方,看见远处的长城比脚下的完整,我们决定继续往前去看看。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行走,草长得比我们都高,我们一边用木棍打草惊蛇,一边确认脚下的山路,偶尔停下来看看,远方山峰层峦叠嶂,长城在山上蜿蜒地伸向远处,远处的人渐渐地变成了小蚂蚁,空气变得越来越寂静,耳朵里听到的只有自己的喘息声和远处山上小羊的叫声。征服了一个烽火台,眼中期待的是下一个烽火台,我们走过了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看着眼前下一个看似更加完整的烽火台。沿着绵延的山脉望去,一丝幽古之情油然而生。山脊上,不时出现一段段逶迤在崇山峻岭上的残长城和耸立在孤峰绝顶之上的残破烽火台。我们在一座残破的烽火台上停下,四周除了鸟叫再无声响。此时此刻,群山、长城与我彼此相望,心意相通。回首俯瞰,发现脚底下的长城居然那样的丰盈,不露声色地将我们包纳在她狭长的怀里。风从城墙垛口吹入,掀起我们的衣服,丝丝的凉意让头上身上的淋漓大汗顿时退去,爽快极了。我在烽火台上躺下来,闭上眼,春天的明长城,寒风阵阵,凉意袭人,似乎感到时间和历史从身旁悄然滑过……一堵城墙,横亘数万里,静默几百年。

我们继续沿着“龙”身朝西南龙尾方向边走边欣赏,行走在城墙下面,被长城的影子罩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有正在穿过时空隧道的错觉。凭高望远,细细观赏明长城不同景观的细微之处,时空跌宕的沧桑感会油然而生。我想,一年四季、日升日落、雾天月夜、风中雨间,想必这段古长城会有着不同的景致。

爬到娘娘山顶,远望前面冰雪覆盖的群山,也不知明长城的起点娘娘山的沙尔岭具体方位在哪里,很多黑牦牛悠闲地吃着草,我想和山顶吃草的黑牦牛合个影,看见一头很小的乳牛,我轻轻地向它走去,一声浑厚低沉的牦牛声突然响起,我看见旁边牦牛的眼光凶巴巴的看着我,吓的我没再敢和小乳牛合影。山下逶迤起伏、错落相间、茂林如屏、翠屏壁立、幽深雅静的地方有个娘娘庙,那里长眠着隋炀帝的妃子金娥。相传,金娥娘娘跟随隋炀帝西征到此,因不抵高山冷寒气候,病情日渐恶化,又面对隋炀帝屠杀俘虏的百姓,她便乞求隋炀帝,愿以自己的性命换取老百姓的性命。面对爱妃的乞求,隋炀帝停止了屠杀,成就了金娥娘娘的伟大善举。可这并没有得到上天的保佑,金娥病逝在山中,隋炀帝命属下在山中择一处风景秀丽之处,将其安葬。老百姓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座山叫娘娘山,并在山上给她修建了庙,封其为圣母,开始世代供奉和敬仰她。

②苍茫雄浑、蜿蜒盘旋的明长城

③暗门滩小石山附近的明长城

④霞映长城

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一派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而险峻。登临长城,抒情怅古,不胜感慨。感慨古代人们的勤劳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用来抵御外来敌人的入侵,同时也留下了古人的智慧。感慨当初在这里守土卫边的将士们。

风骨犹存的明代长城

坐落在大通县的明长城是青海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长城,东起大通与互助交界处,西至大通与湟中交界处。大通明长城遗址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史料中有关大通明长城的记录很少。据清乾隆年间杨应琚纂修的《西宁府新志》记载:青海明长城是围绕着西宁卫城修建的。在苏铣纂修的《西宁志》里也有关于大通明长城的具体记载:西宁境内的长城“四万四千五百零七丈,计二百四十七里零九十四步”,而大通县的明长城自“娘娘山沙尔岭起,札板山下止,边墙、水关、山崖共四千四百三十三丈。内墙底阔一丈五尺,顶阔七尺,实台高一丈五尺,朵墙四尺,共高一丈九尺。斩山崖高二丈,随墙墩五座。随墙壕一道,口阔一丈,底阔七尺,深一丈八尺。

在明代官方文书、史籍中称长城为“边墙”“墙堑”“边垣”等。大通县境内的明边墙,即为明代修筑在青海的“长城”的一段。青海省大通县文物管理所陈荣女士在2002年第3期《青海民族研究》上发表题为《大通境内的明长城考释》的文章,考述了大通境内的“明边墙就是明代修筑在青海的明长城”,并对其修筑和维修时间等进行了考辨。

近年来,经过众多专家考察后发现,数百年来,青海人一直生活在长城的脚下。

青海长城主要是在青海省境内存在的明长城遗址,是明代为了防御西海蒙古袭扰而修建的长城。其主要分布在西宁市的周边,有一道呈半月形环绕的拱形“边墙”,“边墙”大多为夯土筑成,少数为石块垒砌。据考古调查和文献资料记载,西宁东部的边墙大致从今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的柏木峡起,经边滩、林川、南门峡至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以西的娘娘山麓;从湟中县云谷川的沟脑起,经四营、上五庄、拦隆口、拉沙至西古峡口;再从湟水南岸的西石峡起,经共和、维新、大才、大源、鲁沙尔至上新庄。西宁的东部也筑有较短的边墙或边壕,多具关隘性质。

盘亘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暗门滩小石山至娘娘山岭一段的明长城不仅集中了众多的城墙、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建筑群,还有利用险要地势辅以人为加工而成的山险墙以及墙体和壕堑共同组成的防御体。更为巧妙的是它与巍峨险峻的自然山体结合在了一体,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气势,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段明长城虽残破,但风骨犹存,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原貌。一眼望去,在群山峻岭之巅矗立的一座座烽火台,像碉堡一样,颇具气势,蔚为壮观。烽火台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放狼烟(狼烟就是利用狼的粪便收集在一起点燃的烟,因为狼是肉食性动物,粪便里含有脂肪,所以易燃且烟是直的,易于区分),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壮怀激烈”的思古豪情在心中油然而生,我眼中看到的长城,更多的是一种苍凉与悲壮。苍凉来自于长城所处边塞地理位置的自然生态现状,悲壮则源于遥想当年无数铁血男儿挺身上“城”那想象中的厮杀疆场。

①娘娘庙

②站在大通老爷山向西南眺望,视线中明晰地出现一段苍茫雄浑、蜿蜒盘旋的古边墙

经过了几百年血与火的洗礼,风雨的冲蚀,大通明长城依然巍峨屹立在高山之上。虽然“西暗门”“水洞榨”险要的关隘已不复存在,但是以它们的名称而产生的地名——“暗门滩”“水洞浪”,用一种新的形式告诉人们长城关隘的险要。近年来,大通明长城遗址被列入了国家长城保护计划,国家文物局已下达抢险加固工程的立项批复,前期设计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一期维修的明长城是大通县暗门滩小石山到娘娘山岭一带的明长城。二期维修的明长城是大通县朔北乡马场村至桥头镇老营庄、毛家寨、毛家沟一带的明长城。大通明长城正成为考古家、史学家、摄影家探古察今、观光旅游的名胜古迹。其对开展军事战略研究和文物历史考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开发潜力巨大,对促进大通旅游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徒步感受明长城的过程中,我领略了今天最真实的娘娘山风情,同时又穿越回到那古朴、沧桑、雄浑、悲壮的幽远时空。这段古朴苍茫的明代长城,曾经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跨越了时空的古朴雄浑,以雄浑巍然的气势,时时向走进它的每一个人展示着它的雄伟壮丽,诉说着一个个撼人心魄的历史传闻。(责任编辑/卢勇军 设计/王静)

猜你喜欢

大通县明长城烽火台
烽火台:军事预警体系的关键
放眼明长城
凝心聚力共创校园足球美好未来
探析山海关老龙头的文化内涵
关于青海省大通县公益林管理的探讨
如何用不等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依托农民合作社发展现代奶牛生产
拒绝中年
高速公路以隧道形式下穿明长城的保护方案研究
背靠烽火台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