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共创校园足球美好未来

2019-09-10

校园足球 2019年5期
关键词:西宁市足球联赛足球队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教育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性成果。

一、基本情况

大通县现有县属学校59所,教学点44个,其中小学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3所,完全中学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62902人,其中小学生32396人,初中生17241人,高中生9505人,职校学生3760人,另有特教班学生74人。全县住校生14475人。各类幼儿园131所,在园幼儿16348人。教职工4171人,专任教师4010人。

2017年,大通县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目前,大通县现有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西宁市大通县第六中学、西宁市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6所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西宁市大通县第三中学、西宁市大通县第六中学、西宁市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西宁市大通县逊让乡中心学校、西宁市大通县桥头第二小学)。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健全组织机构

校园足球工作由教育局1名副局长分管,体卫艺科专门负责。学校由校长负总责,学校副校长具体负责,并设立了专门机构,成立了足球队伍,中心学校配备了专兼职教练员。

大通县校园足球运动起步较晚。2013年,在时任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吴海的推动下,大通县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正式启动,2013年12月9日,在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举行了启动仪式。同时,争取到由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捐赠的2块882m2的五人制足球人造草坪,安置到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和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

2.建设足球工作制度

要求各中小学校在体育课中每周设立1节足球课,要求学校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社团建设、校内联赛、班级联赛等各种形式开展足球活动,保证在校学生每周不少于3小时足球活动时间,全校不少于30%的學生参加足球活动。

3.积极组织开展县级联赛

为推动大通县校园足球发展,县教育局积极组织县级联赛。小学组进行八人制足球比赛,初中组和高中组均进行十一人制足球比赛,且参与校园足球比赛的队伍逐年增加。

2014年5月10日,大通县校园足球2014年度县级联赛在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操场举行,参赛队伍主要由国家级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的学生组成。

2015年5月22日,大通县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在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开幕。共有包括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西宁市大通县第六中学、西宁市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在内的6支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球队和西宁市大通县第三中学、西宁市大通县朔北中心学校共8所学校的9支足球队分3个组别进行了比赛,参赛队员达160多名。

2016年,大通县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于5月20日—25日在县全民健身中心(县体育场)举行,共有包括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在内的20支足球队参加比赛。

2017年,大通县“西部愿望杯”校园足球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在西宁市大通县桥头第二小学、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和西宁市大通县第六中学举行,共有包括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在内的18支足球队参加比赛。

2018年,大通县“西部愿望杯”校园足球比赛于4月17—20日举行,共有27支足球队参加本次县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4.努力争取支持和赞助

2014年和2015年的县级联赛,争取到县科技文化和旅游体育局的支持,两家联合举办了足球赛事。2016年5月,县教育局与北大支教团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签订校园足球推动计划协议,支教团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是由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牵头,并经大通县民政局注册成立的学生组织,拟长期开展西部愿望校园足球推动计划,加快青海省内县级校园足球发展。支教团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为大通县15所学校的20支校园足球队伍共380多人捐赠了700多套球衣,并出资2万元支持大通县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2017年、2018年,支教团西部愿望教育促进会继续为大通县各支校园足球队捐赠球衣等装备,每年出资2万元支持大通县开展校园足球联赛。

5.创新拓展工作

在2016年县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幕式上,首次开展校园啦啦操比赛,共有20个学校的21支队伍进行角逐。队员们在赛场上精神抖擞、激情澎湃。

2018年,在县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幕式上还举办了2018年大通县“西部愿望杯”中小学校园啦啦操比赛,共有来自25所学校的26支队伍进行角逐。比赛邀请邱亚娟等5名国家级健美操裁判员担任评委,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少年朝气蓬勃、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也充分展现了大通县体育美育教育的成果,对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积极组织参加省市校园足球比赛

2014年11月,组织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和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足球队参加了西宁市校园足球“夏都之星杯”足球赛,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足球队获小学甲组三等奖,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足球队获小学乙组三等奖,西宁市大通县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2015年4月,组织全县各校园足球布局学校参加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西宁市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足球队获初中组第六名,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足球队获小学甲组三等奖,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足球队获小学乙组三等奖。

2016年8月,参加了“体育之窗杯”“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青海赛区总决赛,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2支足球队分别获娃娃组二等奖和青少年组三等奖。

2017年4月,西宁市大通县参加了2017年西宁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获得了2017年西宁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初中足球第六名。2017年7月,参加了成基金—首届青少年足球公益联赛,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足球队获得第五名。2017年10月,参加了2017年“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获得了少年组五人制足球赛三等奖。

三、存在的困难

一是资金来源无保障。校园足球工作经费没有保障,每年的县级联赛和各类比赛都难以有资金支持,教育局只好通过与体育局联办、争取企业赞助等方式开展县级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二是缺乏专业足球人才。学校的体育教师少,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更少。外聘足球教练员需要经费支持,农村学校路途远,难以聘请足球教练员,部分学校只好请一些足球爱好者兼职担任足球教练员。

三是缺少足球运动场地。目前,大通县各学校有塑胶操场5块(西宁市大通县桥头小学、西宁市大通县园林小学、西宁市大通县第二中学、西宁市大通县第六中学、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五人制足球人造草坪2块(西宁市大通县东峡民族中学、西宁市大通县宝库乡中心学校)。其他学校大多为土操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有些学校操场狭小,有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工,开展足球运动尚有困难。

四、今后的计划

1.大通县将进一步完善大通县校园足球三年规划。

2.大通县将不断加强足球师资队伍的培养,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迅速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3.大通县将进一步完善竞赛体系建设,加强校内联赛、班级联赛和县级联赛制度,鼓励更多学校及队伍参加校园足球联赛。

4.大通县将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足球课、日常训练和各级比赛等,培养一批高水平足球队员。

猜你喜欢

西宁市足球联赛足球队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青海:熊猫戏初雪
大山里的足球队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认识足球(九)
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