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忠杰翻译风格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2015-05-02周海鸿

关键词:主位译语句首

周海鸿

(合肥师范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01)

徐忠杰翻译风格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周海鸿

(合肥师范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001)

徐忠杰的翻译注重解释性原则,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主述位关系、话题-说明的关系以及焦点等角度对其译作《虞美人》进行逐句分析可见,徐忠杰将原文中一些模糊的意象具体化,改变原文的一些句序,增加了必要的人称代词和衔接手段,使其符合译语的表达。归纳起来,徐忠杰的翻译风格之一就是将原文主旨的传译始终摆在首位,为此牺牲原文的形式美也在所不惜。

诗歌翻译;徐忠杰;话题-说明结构;主位-述位结构;焦点;《虞美人》;解释性原则

徐忠杰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从事唐诗宋词的翻译,先后出版了《词百首英译》(100ChineseCiPoemsinEnglishVersion)(1986)和《唐诗二百首英译》(200ChineseTangPoemsinEnglishVersion)(1990)。虽然译作数量不多,但是凭借深厚的汉语功底和英文造诣,徐忠杰在中国诗歌译坛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可惜研究他的人并不多,他自己也从未专门撰文阐述自己的翻译思想和原则,因此只有通过分析它的译作,总结概括出他的翻译原则和技巧。本文独辟蹊径,拟从话题-说明结构(Topic-Comment)和主位-述位结构(Theme-Rheme)对徐忠杰的代表译作之一《虞美人》进行个案研究,希望以此解析徐忠杰翻译的解释性原则。

一、理论介绍

1.主位-述位结构及主位

主述位结构是系统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英语语法分析的重要手段。“主位”(Theme)指的是“一个分句中的第一个成分,即起点(starting point)”,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而“述位”(Rheme)是“分句中除主位以外的剩余部分”[1]。同一个分句中,选择不同的成分作主位,往往产生不同的含义。句子的主位结构还有“无标记性”(unmarked)和“有标记性”(marked)之分。前者指句子的主位和主语重合的情况,而后者是两者不一致。无标记句中,出现在句首的信息往往具有“情景”设置的功能,通常为已知信息,旨在对下文的内容作出铺垫,使读者或听话人有着足够的背景知识为接受下文的信息奠定基础。位于句末的成分往往带有结局性质,在信息上更为重要,并有可能是高潮。而在有标记句中,除主语外的某个成分被有目的地提到主位位置,出现“反常”句序,以实现某种交际目的。

2.话题-说明结构及话题

话题-说明结构是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引入汉语语法研究的,是其核心课题之一。话题就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说明是对话题的阐述、解释或评价等。汉语话题的特点有:“居于句首位置;后加停顿或者语气词;总是有定的,即表示已知的信息;是个话语概念,具有延续性,经常把它的语义辖域延伸到后面的几个句子。”[2]83同时话题也有有标记和无标记之分。“Trask认为,主语是无标记结构的话题。Langacker也认为,在没有任何标记的情况下,主语的高认知凸显性使得它自动成为篇章中的话题。”[2]83有标记即指与主语不重合的话题。中国古代诗词中,出于韵律或信息强调的考虑,常常使用倒装句式,将非主语的成分置于句首,构成有标记话题。比较英语的主位和汉语的话题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都通常处于句首,是句子的起点;都表示句中的已知信息;都有无标记和有标记之分,等等。因此,可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对应的。

3.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焦点

焦点(focus)是“句子某个成分被赋予特别的重要性,该成分代表的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新信息,或是与其他成分具有明确的对立”[2]85。它属于语用学的范畴,一定程度上,它的内容由上下文(context)决定,同时与语音、语义、句法有密切的关系。英语无标记陈述句中,主位通常是已知信息,是实现上下文连贯的重要手段,而述位上是相对重要的新信息,是说话人或作者要传达的内容。但在有标记陈述句中,说话人或作者常常出于某种意图,变换句子的正常语序,将主语外的某个成分放在句首,作为信息的出发点加以突出强调。此时,主位信息就构成句子的焦点。而汉语句子中的焦点比较灵活。根据方梅等人的分类,句子焦点有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之分。前者是无标记的焦点,一般位于句末,作为句子的新信息,这与英语无标记句的焦点一致;后者是有标记焦点,虽然它是句子的已知信息,在前文或上下文中已经明确出现或间接隐含,但出于对比的目的还是加以突出强调[3]。总之,英语和汉语句子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都可以构成句子的焦点,不同的是英语焦点的位置相对固定,而汉语较灵活,对语境的依赖较大。因此,汉语经常借助语音、词汇等手段确定焦点位置,如重音,焦点标记词“是”,“连”等。

二、译文分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YUMEIREN

Too long th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last.

I wonder how much they have known of my past.

Last night spring breezes through an upper room

reminds me too much of my present gloom.

With a bright moon, how could I my country recall

without a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 at all.

The palace should be still there as before

with it scarved drailings;Jade-like steps galore.

Only here are changes which my plight entail.

My complexion,once ruddy,has become pale.

Should I beasked how much anguish I have found,

Strange! It is like flowing water eastward bound.

这首词原文共有八行,两行为一个意象(image)。汉语诗词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一个个完整的,表面上独立的意象的深层次联系,构建全文的整体意境。这首词中的“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愁深似水”四个意象相结合,表达了词人愁苦孤寂的心情。下面笔者拟以词中的意象为单位,分别对《虞美人》和徐忠杰的译文从话题-说明、主位-述位、结构比较和焦点比较等方面列表说明(表1--4)。

比较表1--4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原文话题位置上的信息并不总是与译文主位上的一致,这说明译者对原文的结构作了部分的调整;(2)原文与译文的焦点内容基本一致,这表明两者的结构虽然存在差异,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换句话说,译文虽然部分改变了原文的形式,但忠实传达了原文的主旨内容。

从表3可以看出,原文的主体与译文的主位有五处不一致,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第一句,原文形式上是问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但词人这里意不在问,不是索求未知信息,而是借“春花秋月”这样的美好事物反衬自己心中的苦闷,“我的境遇如此不堪,尝尽牢狱之苦,饱受往事的折磨,但春花秋月依然如故,它们的美丽没有因为我的痛苦而有丝毫减损!”因此,译者在处理时,直接用一个有标记的陈述句代替了原文的无标记问句,突出“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将原文隐含的情感明示化,直抒胸臆。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译语读者的理解负担,更易引起他们心中的情感共鸣。

表1 话题-说明分析

注:括号内的主语为分析需要补出的部分。

表2 主位-述位分析

注: 1.“Strange!”这是小句(minor clause),相当于句首发语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因此不做主位-述位分析。

2.第二、第十一行是宾语从句,笔者对主句和从句都进行了主位-述位分析。

3.第九、第十二行是复合主位(multiple theme),因为本文的目的是比较原文和译文的结构,因此就没有做进一步细分。

表3 结构比较

表4 焦点比较

另一方面,这种明示化破坏了原文模糊的意境美,大大限制了读者的发挥空间,而这正是中国古典文人极力追求的诗歌的美感和韵味;同时用陈述句代替原文寓答于问的问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语言表达的力度,无法达到原文传达的情感强度,这可以说是一种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一句话,这是为了照顾译语读者认知理解能力而对原文句式作的调整。

第二类是第二和第七句,不一致是因为英汉特殊疑问句的不同构成特点。一般来说,英语特殊疑问句的构式是QVS或QAux SV。Q代表疑问词,V代表动词,S代表主语,Aux代表助动词。疑问词通常处于句首位置,即主位,是句子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即焦点。如:What is your dream? How do you know this?但将这两句译为汉语则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什么是你的梦想?你怎么知道这事?它的构成是SVQ/QVP, SQV。由此可以得出,汉语疑问词的位置相对比较自由,它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末,不同的位置会引起句子话题和信息结构的不同。因此,当汉语原文疑问句的疑问词没有处于句首时,为了使译文很好传达原文的焦点信息,同时符合译语的语言习惯,译者必须作出适当的形式调整。

第三类是第三和第四句,原句是宾语提前至句首的有标记主题,而句末的“风”(feng)和“中”(zhong)实现了韵律的和谐。对应的译文分别以时间状语和介词短语作主位,是标记句,但标记性不是很强,因为状语提前的句式在英语中也比较普遍。译者这么做是出于合理安排句子成分的考虑。如第三句,主语和宾语都比较长,将时间状语提前,使句子的主要成分更加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这样读起来更加清楚明白,理解起来也比较顺畅;第四句中,译者在句末另起一行增译了一个介词短语without the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 at all,为了避免两个介词短语前后相接,译者将一个提前,保持句子平衡,使其结构更加合理。

三、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徐忠杰翻译时并没有完全照搬原文的结构,把原文的语言特点强加在译语上,而是依据准确完整表达主旨的原则,合理调整原文的语言形式,使其在准确表达原文内容的同时,也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和规范。这就是他坚持的解释性原则。一方面,徐忠杰对传递诗歌主旨十分重视,他认为“诗的核心是意(主旨),与意相比,形(诗歌形式)可以适当承让,为了突出意象及表意功能,宁可多写几行也要把意思表达清楚”[4]27。另一方面,他认为原文不应是译文参照唯一、绝对的标准,亦步亦趋,“把诗歌译成英语时必须设法让它听起来像英文原诗,读起来也像英文原诗。……与此同时,尽最大可能让他们接近原词的主旨和情感”[4]27。另外,中国古典诗词与英诗相比有其独特性,如不常使用人称,无主句出现频繁;缺少语法衔接手段,等等。因此英译汉时,译者必须以原文的主旨为基础,以译语的语法规范为依据,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可接受性,对原文作适当的调整。“在依附和变通中收放有致又独运匠心,正是翻译追求的真谛。”[5]

本文从话题-述题和主位-述位的角度分析了李煜的《虞美人》和徐忠杰的英译,对两者进行了对照、比较和分析,指出译文比较忠实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主旨,但为了满足译语文化的需要,并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徐忠杰在英译中作了合理的调整,如将原文中一些模糊的意象具体化,改变原文的一些句序,增加了必要的人称代词和衔接手段,使其符合译语的语法规范。归纳起来,徐忠杰的翻译原则之一就是将原文主旨的传译始终摆在首位,也是翻译的首要目的,甚至牺牲原文的形式美,也在所不惜。

[1] 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18-119.

[2] 石毓智.汉语的主语和话题之辨[J].语言研究,2001(2):83-87.

[3] 潘建华.每个句焦点吗?[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23-124.

[4] 李正栓.徐忠杰翻译原则研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22-27.

[5] 刘必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41.

〔责任编辑:朱莉莉〕

The Interpretation of Xu Zhong jie’s Translation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Grammar

ZHOU Hai-hong

(Department of College English Studies,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01,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is always a sticky problem. The difficulty lies in how to deal with the distinctive sentence structure, the rhyme and rhythm as well as the poetic images set up on the basis of these features, etc. The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one of the Chinese poemsYuMeiRentranslated by Xu Zhong jie in terms of Theme-Rheme, Topic-Comment and focus, et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grammar, aiming at having a look at how the translator deals with the different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 and theme. The paper takes the initiative to introduce certain notions from systemic grammar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ed poems, which is also a new way in interpreting translators’ style.

translation of poetry; topic-comment structure; theme-rheme structure; focus;YuMeiRen; principle of interpretation

H059

A

1003-6873(2015)04-0082-04

2015-02-17

周海鸿(1984-- ),女,安徽无为人,合肥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4.103

猜你喜欢

主位译语句首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