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一年级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2015-04-30金姬

关键词:幼小衔接新课改

金姬

摘 要: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因素,一年级教师所持的衔接观念、态度、采取的方法都至关重要。幼儿能否顺利、愉快地进入小学学习生活,一年级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肩负同样重要的职责。笔者通过对一年级教师、新生和新生家长的访谈以及问卷调查,总结实践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一年级教师;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87-1

一、环境创设要整体和谐

小学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教育阶段。英国和瑞士的小学低幼年级都十分重视物质环境的布置与安排,在学校及教室环境的设计上体现出与幼儿园时期的连续性,减少幼儿进入小学后的陌生感,力求让儿童在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大班的幼儿进入小学就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可是他们此时的生理和心理并没有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大的变化,他们的活动方式、学习态度以及情感在短期内还保持在幼儿园时的状态。所以在这期间一年级教师正面的引导与调整,对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很重要。一年级的教师应该意识到新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大环境。比如食堂环境、厕所环境和教室环境,都可以做些温馨的图加文提示标语和幼儿园做一下衔接。幼儿园的科学角、美工区也可以在低幼年级教室出现,只是活动材料要在内容、性质上逐步向实物符号、词语方面转变,部分活动角的内容转变为墙壁上张贴的形式,挂上幼儿自己的绘画作品以及图加文的图片。还可以在开学当天安排一些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在校门口欢迎仪式,特别是让和这些孩子在大班结对交流中建立亲近感的大学生去接待。还可以通过小游戏模拟练习怎样解决难题,加强他们学习模仿能力。只要教师们加以肯定和巩固模拟游戏中正确的做法,久而久之,幼儿会形成了对新环境的适应模式。

二、生活教导要耐心细致

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有些幼儿入小学的之前,已经做好了生活自理、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准备,升入一年级后一两个月就基本适应了;有些幼儿经验准备不足,在新的环境中面临巨大的压力,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一年级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生活上的个性化表现和要求,不要一下子制定许多规则,要逐步提出各种要求。有经验的低幼年级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有教师和保育员阿姨照顾,有两顿点心和睡午觉等环节。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如果出现上课想小便、课间想吃食物、下午上课打瞌睡等情况也不必大惊小怪,教师只要慢慢讲清楚规则,及时把这些情况单独和父母反映,督促孩子在家早饭多吃点、晚上早点睡觉。这样的做法能够让家长知晓如何帮助孩子在生活习惯上配合做好幼小衔接。

三、教学要求应因人而异

小学一年级的教育模式和幼儿园截然不同。小学以分科学习为主,且有课堂纪律约束,有作业任务要求;幼儿园的活动往往以生动的课件、形象的图片、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情绪相对放松。小学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幼儿园相对的宽松自由,一日环节稍有弹性。所以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大班都要相互改变和调整,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双向靠拢。一年级教师在学习要求上要因人而异,最好在开学初对班级学生学习基本情况通过家访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孩子出现错误,不要一开始就拿作业的好坏、考试成绩的好坏去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小学一年级教师都要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班主任经验,能够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和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有责任心、耐心、恒心的老师来担当;并且教师还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适当地容忍新生学习上、行为上的缺点和错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急于批评纠正,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对一年级新生的访谈中,他们表示最喜欢的课是音乐、美术、体育课,原因是这些课比语、数、英有趣,教师有时候还会让他们自由地玩玩,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他们。而语数英的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要不时保持有意注意并且依靠自身意志力指向学习内容,活动结束还会布置很多作业,所以让幼儿喜欢这些科目很难。建议一年级教师在平行班之间共享一些课间和图片、操作材料,创编一些适合一年级教学内容的小游戏,动静交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身心发展所需。

四、社会交往要注重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调查,提出了“才能杰出的儿童的27项特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入小学的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和新的同伴之间交往、和新的各科教师的相处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交往困难,那他上学一天的情绪会很不好。所以一年级教师在开学初,先要创设交往的良好条件,提供培养交往发展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尽快地熟悉新人物产生安全感。还要培养孩子接纳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物的能力,通过谈话活动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同伴或者教师就拒绝交流,拒绝学习这门课程。有些新生家长反映:孩子回家总说幼儿园老师好,小学老师太严肃;遇到困难找不到老师,没有人帮忙……一年级教师可以抓拍一些交往的成功案例、困惑案例,通过组织一些模拟交往活动、晨间谈话活动,让幼儿交流体会、想解决问题的策略,把幼儿学习到的怎样与新同学、新教师交往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对某个群体(家庭、班级、学校等)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则的接受度。幼儿的归属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被同伴、被老师认同和接受的心理需要。所以低幼年级的教师要以欣赏的态度去发现新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并且找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达出来,鼓励学生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情绪表现,不断使用正面的教育方法强化鼓励学生去参与交往活动。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