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正确解读的导入形式初探

2015-04-30王朝云

新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词牌名监生文言

王朝云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将解读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开端,如何将文本解读的成果融入导入环节,使课伊始,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置阅读感悟于正确的轨道之上呢?本文就此做些探讨、

一、新旧衔接,突出一个“联”字

新旧知识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体系的知识框架,形成一张相互关联的知识网。课堂导入时如能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通过前后勾连进行导入,有利于学生审视与整合,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如,《清平乐·村居》是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首词,这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三首词,也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首词牌名与词的题目合并为题的词。在此之前还学过了几首描写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童年生活的古诗。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配乐播放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画面,让学生进行画配诗朗诵:《村居》(清,高鼎)、《牧童》(唐,吕岩)、《舟过安仁》(宋,杨万里)。接着,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词,并全班齐背。然后,讨论词和诗的不一样之处,教者小结词的特点:1.诗一般是七言或五言;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2.诗严格讲究平仄,当然也有例外;词对于平仄没有过多要求。3.诗是自由取题的,词必须有词牌名。古代的词是可以配乐唱的,词的词牌名,就是曲调名称,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此时,引入课题《清平乐·村居》,让学生明确词牌名、题目,并着重强调,读课题的时候,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作停顿。这样的导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另一方面通过讨论词和诗的不一样之处设置难点和疑问,使学生思维暂时出现困惑,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形成传授新知的契机。

二、紧扣主题,凸显一个“准”字

课伊始,就以与新授课密切相关的语文活动导入,不仅给学生以干净利落之感,更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感知中触摸,在触摸中内化,在内化中提升语文能力。如,五年级下册第三组《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还是空白。教材编排这篇文言文,意图是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基于以上解读,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喜欢古代名言名句吗?现在王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师:己所不欲——

生:勿施于人。

师:与朋友交——

生:言而有信

……

师:接下来请读大屏幕上的句子,别忘了向老师展示你们的朗读水平。

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师:其实平时我们也积累不少这样的句子,你们能说上几句吗?

生:我在我们班的教室墙上看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我在书上看到郑板桥的“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生:我在广告里看到:读万卷书,不如阅人无数。

……

师:刚才我们分享的这些语句都叫文言,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今天这节课,王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从学生已经熟悉的名言入手,导出古代名言名句,让学生在书面文言与口头文言的转换中初步习得文言的一些特点。在学生充分触摸文言,感受文言的基础上,点出新课。这样步步直指文言,浓浓的文言味在课堂弥漫开来,学生对阅读对文言的喜爱之情已悄然形成。

三、形式多样,突出一个“语”字

借助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会更易于接受、乐于接纳。但一些教师为了博得学生的欢心,运用多媒体时过于注重形式,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乍一看绚丽多彩、满目繁花,但细细琢磨,则快乐有余,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导入,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笔者以为,在课堂导入时,尤其是借助多媒体时,更应突出语文的本质,体现语文的“味”。如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游金华的双龙洞后写下的一篇游记,这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游记。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是大多数教师的做法,但如何让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对画面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刻,思考的时空由狭隘走向广阔?笔者在导入时,借助多媒体展示江西庐山、杭州西湖、广东大榕树等景色,让学生回忆相应的诗句以及学过的文章,然后出示金华的双龙洞景色,引起学生的关注,再出示课题。这样的导入,既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巧妙地回顾学过的诗句、课文,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四、智慧艺术,突出一个“巧”字

充满艺术性的课堂导入,能用神奇的力量点化课堂的美丽。当智慧和艺术充盈教室空间时,不仅仅给学生带来幸福和知识,也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如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如教师无特意解释,大多数学生会误把“严监生”当作姓名,还可能会将多音字“监jiàn”读成第一声。为此,笔者是这样设计本课的导入:首先指名读课题,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提醒“监”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第四声,并指导把“监”字写漂亮。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右上角的“①”,让学生明白这是注释,再通过注释了解“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古代读书人的其他称号,如秀才、进士、状元等。这样,从“监”字的音形义入手,正确朗读、漂亮书写、准确理解,步步深入,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汇,“监生”的意韵也已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总之,细读文本、精心设计,将解读的成果落实到导入环节,会使得导入环节不但新颖、活泼,而且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八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牌名监生文言
藏在词牌名里的故事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视觉化框架下宋词词牌名英译研究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