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4-30罗珊
罗珊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能力,就很难学好语文。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且能够针对阅读教学现状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现状;有效措施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及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学生由于环境原因,阅读量相对较少,阅读水平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一个人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是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还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是由视觉转向大脑对书面信息符号获得意义的感知、理解、情感等活动的复杂基础,阅读能力是学生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开发思维,还能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还能够培养感知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多家庭与学校并没有意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的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农村学生存在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较低等问题,对学生身心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目前,许多农村地区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全是围绕课本展开,学校阅读资源得不到发挥,还有一些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卷面成绩,剥夺学生享受阅读的权利,忽视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拓展视野、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养成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将阅读习惯一直持续下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用自身的学识、思想影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提升阅读能力。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教师中设立读书角,鼓励学生将自己拥有的书籍与大家分享,不仅可以使有限的阅读资源得到充分的应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乐趣。
(二)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乐趣,学会阅读,享受阅读。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创造性活动的本质就是与众不同,“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只有在安全与自由的环境下,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三)通过阅读情境创设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创设画面式情境
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将教学课文的作者介绍、年代背景等内容通过画面材料展示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此种方法较为直观,且立体感较强,能够简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创设诵读式情境
诵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信息,然后为学生范读文章,若教学条件允许,也可以播放名家诵读录音,增加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最后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文章,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3.创设舞台式情境
选择一篇文章,让学生提并分组探讨,根据自身理排练成课本剧,在课堂上演出。此种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细腻的揣摩作者的思想,并且通过不同小组的对比,相互印证、反思,从而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新课改要求小学生需要满足一定得阅读量,而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阅读要求。教师应当引导学会课外阅读,进一步增加自身知识面,拓展视野,进一步强化阅读能力。
四、结束语
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了解自身情况,采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创设阅读情景、拓展课外阅读量等方面入手,让学生爱上阅读,使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应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明科.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科學导报,2013,(10):108
[2]谭飞.关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3,(8):131
[3]赵丰,李维成.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