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学信息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4-30王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培养

王勇

【摘 要】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思维是打开知识宝库认识未知世界的钥匙。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必将会出现一些新的方式方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简单的初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一、着力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让课堂走向活跃

“求知欲”与“好奇心”是实现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动力的驱使下自主探索和不断学习。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细化教学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由发展。

例如,《复制与粘贴》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将文本先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老师指定的地方。

生:为什么要“复制”和“粘贴”?(教师发现学生对“复制”与“粘贴”之间的关系弄不清楚)

师:大家都去过照相馆,以照相机为例,“复制”就是先进行拍摄,然后将复制的图形冲洗出来,这就是“粘贴”,两者内容上是一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我知道了,“复制”就是把一个东西完整地拿起,然后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就是“粘贴”。(同学们听到这通俗幽默的解释都大笑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教师的教学是精彩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入手,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话题,降低教材难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由自主沉浸其中,并能够举一反三,自主探索与发现,深入理解概念,为提高学习效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让课堂走向生动

良好的观察力是打造个性思维的源泉,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搭建“观察”的平台,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自主观察。

例如,《文字的修饰》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唐僧师徒几人一起去西天取经,其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生: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

师:好,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七十二变,保证比孙悟空还厉害!(学生脸上充满期待)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家跟我一起喊,变!变!变!(多媒体出示:字体变大、变

小、加粗、加下划线、变艺术字等)

生:太神奇了,我们也想变!(学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师:大家说说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字体能变大小。

生:还能有颜色的变化。

生:字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最好看。

师:好,大家就以自己的名字作为“文本”,传授你七十二变的“武功秘籍”,好不好?

教师是睿智的,没有直接出示“文字修饰”的方法,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无味,让学生观察屏幕上“文本”的变化,积极发现,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观察习惯。

三、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形成,让课堂走向丰富

具有创造力的课堂,才能焕发活力和激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勇于创新,让学生面对困难想办法,而不是找借口,进而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让课堂走向丰富。

例如,《设置动画效果》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动画范例《走进上海世博会》)同学们,看完动画感觉怎么样?想知道漂亮的蓝泡泡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生:很漂亮,我们也想制作。

师:(出示:(1)喜羊羊与灰太狼;(2)熊大与熊二;(3)快乐的节日;(4)小兔子)从四个主题中任选一个,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根据故事情节“设置动画效果”,比一比哪一组同学制作更精美。

……

师:哪一组展示一下你们的制作?(同学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们制作了三幅图,第一幅小兔子在森林里迷路了,只好原地走来走去;第二幅熊大和熊二追光头强,正好经过这里;第三幅小兔子在小熊熊的帮助下回到了家。(运用了“进入”“退出”“标注语”动画效果)

师:精彩极了,有没有敢挑战他们的同学?

……

教师运用了任务驱动法,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范例上,而是在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梯子后,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创作。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给予学生平台,让学生展示制作成果,学生互相欣赏的过程,又实现了一次自我修改和提高。

四、彰显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让课堂走向灵动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个性和闪光点。新课程改革倡导面对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利用学科优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空间,实现思维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七巧板游戏》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鼠标小精灵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看完后请说说它的不同?(出示:七巧板动画视频《守株待兔》)

生:每幅图画都是由几块图形拼成的。

师:对,这就是“七巧板”,在我国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就用电脑来一次“七巧板”拼图比赛,看看哪组先拼好?(学生打开游戏,开始操作)

师:操作中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实在困难的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生1:怎样调整七巧板的方向?

生2:怎样进入下一个拼图呢?

师:哪组同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生:大家点工具栏的“帮助”,可以看到“游戏说明”(老师话音未落,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

师:好,我们一起点开看看!(“帮助”中果然有“游戏说明”,每右击一次,七巧板都会旋转一个角度;单击左右箭头进入下一个拼图)这个同学的发现太重要了,教给大家操作任何软件的时候,遇到困难找……

生:找“帮助”!

师:使用“帮助”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这个案例中,游戏开始教师没有公布操作方法,正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有的通过讨论拓展途径,还有的利用“帮助”打开渠道,促进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微课”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