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克兰危机后的中俄经贸关系

2015-04-30卡申КВ孙连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出口俄罗斯

卡申КВ 孙连庆

中图分类号:F125.5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4)05-0013-03

中国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成功表现,同时也是对中俄关系发展状态的一次成功诠释。整个危机期间,中国一贯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也恰恰是这一立场引起各方极大关注。尽管中国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都发表了各自的官方声明,但不可否认,双方在一些问题上是存在共识的。

其他金砖五国成员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俄罗斯的立场,坚定地站出来反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巴西、印度、南非与俄罗斯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不足以缓解西方经济制裁所造成的压力。在俄罗斯主要的经贸伙伴中,只有中国站在俄方一边,因此也就获得一个契机来解决双边经贸合作中所积累的一些问题。

因此,乌克兰危机对于中俄关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契机。应该说,在危机前,中国在俄罗斯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不断增长。2014年5月俄总统普京对华访问,在中俄高层会谈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

该声明不仅深化了双方在政治、军事领域的合作,而且加快了俄罗斯向中国能源出口的进程,取消了中国在俄罗斯进行战略投资的一些非正式的限制,拓宽了双方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未来,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与此同时,欧盟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能源安全,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未来双方关系的正常化将不再受能源安全问题的裹挟。这一切迫使俄罗斯加紧实施天然气东部出口管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俄罗斯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与欧洲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关系破裂的威胁,已经开始积极寻找中国的承包商以取代欧洲供应商。

目前,中国在俄罗斯对外经济联系中的这种垄断的状态,对于俄罗斯自身来说是一种威胁。中国人是比较强势的贸易谈判者,完全依据中国的市场来考虑,即从大型国有企业的能源需求来考虑,但没有考虑俄罗斯的利益。在西方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经济封锁,甚至美国利用其在远东的伙伴——日本和韩国来参与封锁的情况下,俄罗斯没有办法,只能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俄罗斯在未来数月将尝试与亚洲其他有发展前景的国家加强经济合作。

一、俄罗斯的政策重新定位

近些年,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对外经济关系重心向东方转移的设想,在俄罗斯领导层中逐渐得到广泛认同。对亚太地区关注度的不断增长,这是全球经济地理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布。这种改变促进了俄罗斯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的转变,并由此带来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新定位。

纵观历史,包括后苏联时期历史,俄罗斯主要的原料出口市场在西欧和中欧。2013年,出口欧盟的产品占俄罗斯外贸额的49%强,其中80%左右的石油、70%左右的天然气和50%左右的煤炭出口欧盟。

多年来,俄罗斯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障和巩固原材料出口市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俄罗斯帝国为了控制港口和海峡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从目前条件看,这一政策指向了战略管线绕过的那些国家,在俄罗斯看来,它们是俄罗斯潜在的对手。在俄罗斯人的观念中,那种为出口线路而斗争的想法经过几个世纪的巩固,在现代人看来早已习以为常。

很快,这些想法将失去所有的实际意义。尽管当前俄罗斯对欧盟的能源出口还在持续增长,但是长期前景尚不明朗。这不仅关系欧洲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也关系欧洲经济的发展模式问题,以及为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供支持的问题。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发展需要原料和能源。当前,世界工业发展的中心在东亚,特别是在中国。

这反映在对外贸易的动态中。2000年中俄贸易额只有80亿美元,到2013年几乎增长到900亿美元。同期,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额从900亿增至4100亿美元。相比与欧盟的贸易,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增速较快。如果不考虑欧盟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体,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远远领先于德国。除了石油和石油产品,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其他商品量也在不断增长,如煤炭、木材、各种金属矿石等。2014年5月普京访华期间,又签订了管道液化天然气的贸易合同。

煤炭是中国能源动力的主要来源(保障了70%以上的电力生产),因此煤炭出口有很好的前景。2008年对华煤炭出口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低于100万吨),到2013年已超过2000万吨,并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从俄罗斯煤炭出口总量(1.31亿吨)来看,中国所占份额还很少,但是考虑到中国对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以及其国内开采煤炭的难度,不排除中国在未来几年内接近欧洲对俄煤炭的需求水平。显然,在欧盟,由于其工业的停滞,以及积极补贴节能和“绿色”能源的发展,我们不能指望靠它们来扩大煤炭出口。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显著增长——中国由于城市化和污染正面临着种植面积和土壤肥力的下降。同时,中国有意在俄罗斯投资原料加工业。

中国不是俄罗斯在该地区唯一有前途的经济伙伴。如,近年来,俄日经济合作增速较快——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50亿美元。然而,出口方向的东移,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管道、公路、铁路、港口、物流中心。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00亿美元,超出索契冬奥会的全部投入。世界上也只有中国具有这样的市场和投资能力,来确保实现这些项目。

因此,在乌克兰危机前,俄罗斯出口重心定位到东方的基本条件就已经形成。当然,现阶段我们的对外经济联系可能仍须在欧洲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像18世纪初俄罗斯进入欧洲市场时改变了经济发展的地理和特征一样,重新定位到亚洲也必然改变俄罗斯的经济地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带来众多高薪就业岗位,在交通、能源和采矿领域中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照此说来,一些项目的实施从本世纪初就开始了。

俄罗斯政府正试图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其中一个项目在2012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前就已经完成了。在该项目框架内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有些项目的建设与峰会的召开无关,而是为了发展海滨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6900亿卢布(包括国家投资2400亿卢布),其中一半左右资金用于铺设从萨哈林到滨海边疆区的天然气管线,并实现气化。其他项目,如建造“东方”航天器发射场,这将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航天中心(首次发射火箭计划于2015年),以及建造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大型造船厂。目前,俄罗斯政府正在实施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截至2025年,预计投资10万亿卢布。

总体来说,俄罗斯经济、政治向东方转移是与当前外交局势无关的。5月普京访华期间签署的大部分协议和正在讨论的项目中很多都是在金融危机前就计划实施的。同时,很多区域发展项目,以及与中国联系的拓展,都因遇到技术问题或缺乏政治意愿而无法实现。

目前,俄罗斯领导人中存在的政治意愿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这将有利于与中国联系的拓展和优先发展东部方案的实施。关于俄罗斯与美国、欧盟在未来几年的关系前景预期,俄罗斯和西方都持较为悲观的态度。由于预期与西方的贸易将进一步遭到限制,俄政府将会加快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利于原料的出口,同时加紧在中国寻找潜在的合作伙伴。

二、乌克兰危机效应

乌克兰危机影响的最初结果是,普京2014年5月访华为中俄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除了签订期限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同外,还签署了46个共同文件,其中一些是关于天然气合同的,还有一些是关于中方投资协议的备忘录,涉及煤炭开采、铜矿石、液化天然气生产、建材、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直到最近,俄罗斯的一些非官方组织仍认为,强大的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大规模投资将阻碍俄市场竞争,并对俄罗斯生产商造成不利影响。但是,现在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如果此前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仍在反对为中国在俄罗斯提供汽车生产许可(有人认为,中国人不会带来新技术,并延缓生产的本地化),那么现在已经批准在图拉附近建立中国一汽的大型生产企业。

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初露端倪。经过两年的讨论,双方签署了一项关于共同开发宽体客机的联合项目。俄罗斯是继欧盟和美国之后唯一一个有生产这类机器经验的国家,但俄罗斯的技术在这一领域已经过时了。如果双方强强联手,必然能够创造出大型客机,以满足市场竞争力的最低要求,考虑到中国和俄罗斯市场规模的巨大和对双方国家所发挥的作用,该项目将会带来很高的商业收益。经过漫长的谈判,双方签署了在浮动核电站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犹豫后,俄罗斯仍决定向中国提供浮动核电站建设和使用的技术支持,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有很多技术与核动力的战舰操作技术有关。虽然没有签署协议,但是在重型直升机制造方面的合作却十分活跃。截至去年年底,各方终于在汽车需求前景方面达成一些共识,使长达五年多的谈判没有付诸东流。这些都反过来证明了项目的可实施性。

2011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成功克服了本世纪初的经济衰退。目前,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到中国的年销量约为20亿美元,远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中国成为继印度之后的俄罗斯武器的第二大市场。与90年代以出口制成品为主相比,当前主要向中国出口的是发动机和高科技零部件,甚至协助中国完成相关研发工作。俄罗斯出口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输和反潜直升机。还在危机之前就已经在讨论一些新的军事技术合同了:

——向中国提供24架苏-35战机;

——提供一批(大概8~12套)S-400“凯旋”防空导弹系统;

——向中国提供4艘拉达级潜艇,其中2艘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在中国建造;

——向中国提供一批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生产的伊尔-76俄罗斯新型运输机。

在乌克兰危机前,这些合同的可行性都得到了官方认可。目前,有望在具体实施问题上进行谈判和开展工作,甚至有可能扩大合作范围。有可能拓展的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包括反潜武器、反舰导弹、防空系统等重要领域。

显然,新的推动因素是在联合探索太空领域内取得合作。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俄罗斯将大量空间技术转移到中国。中国在航天事业发展领域实现了突破,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随后,双方的合作出现了一些下滑的状况。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合作,尤其是在太阳系行星探测领域——在这方面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的众多宝贵经验。在合作领域内考虑更多的务实合作。其中最典型的是,中俄双方正在讨论将空间核反应堆技术转移到中国的技术方案。这样的系统可以同时用于研究空间电台和卫星的雷达侦察。

(译者:孙连庆)

[责任编辑:安兆祯]

猜你喜欢

出口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2018年1~2月我国轻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
2018年1月我国轻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努力找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