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和尊重树木的权利
2015-04-29
对古老树木的回望要追溯到3.6 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随后在石炭纪古银杏树种诞生,1 亿年前随着木兰花开,包括33 种红木在内的树种纷纷出现在蔚蓝星球。
对久远时光中古木的回望总是充满诗情和画意……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当我们将视野聚焦到21 世纪中国红木市场时,却是不堪入目的浑噩乱象:滥砍乱伐、暴力侵占、猖狂走私、粗制滥造、以假乱真……疯狂,成了红木乱象的绝配名词。
攫取红木的一点暴利后,很难相信我们损失了多么巨大的自然价值。加尔各答农业大学达斯
教授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得出惊人结论:以一棵50 年大树为例,砍伐后木材价值仅625 美元,而50 年活树的价值却高达19.625 万美元:50 年生产氧气价值3.125 万美元,防止空气污染价值6.25万美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增加土壤肥力产生的价值6.875 万美元,促进生物多样性价值约3.125 万美元,同期创造出的动物蛋白质约0.25 万美元。这些还不包括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开花结果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照此计算,如果是百年千年的古树,如果是古木参天、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其综合价值又该是多少?
我国国标规定的33 种红木,都是珍贵稀少的树种。其中,有7 种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入管制物种,它们历经沧桑,记录了环境巨变和生物演替的神秘信息。如今,疯狂的红木交易和收藏却使得这些珍稀物种面临灭顶之灾。
珍稀的古木是自然和社会的灵魂,仔细观察近代社会发展史就不难发现:在文化贫困的地域,名木古树很难保存下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古树是诗意的栖居。”树兴则家旺、林茂则国盛。
只有文明程度极高的昌盛之地才会古树参天、绿影依依。
由此不难看出,疯狂的红木交易,毫无节制的乱砍滥伐背后,看似高雅的红木追捧,其实是这个群体文化丧失、人心荒芜和人性泯灭的外在表现。
著名生态学者约瑟芬·约翰逊指出 “应当让人们懂得和尊重树木的权利、山岳的崇高、个体的完美及荒野的价值!”面对古树,我们应当充满感恩和敬畏。
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我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如果我不能拯救它们,也就不能拯救自己。”
媒体亦然。本期《中国周刊》倾力推出“红木之殇”封面报道,旨在揭密红木的自然属性和红木艺术的原本之美,展示红木热潮背后的贪婪本质及其所造成的生态、文化和心灵戕害,惊醒世人扼守物欲、顺应自然、爱护古木、重拾迷失的自然敬畏。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在保护古树上,我们要向冯玉祥将军学习。我们更要牢记印第安人的警告:“等你把最后一
棵树刨出时,你才知道,钱是不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