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的办评用联动机制

2015-04-29王孝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

王孝坤

摘 要: 高职院校学报普遍存在稿源不足、作者层次不高、学术影响力差、社会评价不高、生存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学报办刊,学术组织评刊,在职称评定和科研考核中用刊,都是基于普通高校知识创新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学报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照高职教育知识应用与转化价值取向,建立特色发展的办刊、评刊和用刊联动机制。

关键词: 高职学报; 特色发展; 办评用联动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5)01-0025-05

一、高职院校学报发展问题与成因分析

部分高职院校学报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职院校学报普遍存在稿源不足、作者层次不高、学术影响力差、社会评价不高、生存发展空间狭小,对高职院校科研、教学的引导作用以及社会影响力不足,在高职院校办学体系中被边缘化等问题。学报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展示传播和评价认定的平台,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引导作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急需高职院校学报加快提升生存发展能力,发挥学术展示传播、评价认定和引导作用。

事物发展的动因无外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从外因角度看,首先是对学报所发表学术论文评价和使用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学报质量和影响力。目前,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报评价标准是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虽然一些“985”、“211”高校都有自己的核心期刊目录,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也有“精品期刊”、“百强期刊”、“优秀期刊”、“特色栏目”评价标准,但本质上都是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结果的调整版,几乎各省和所有高校都按照这个评价结果认定高校教师的学术论文水平。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学术价值取向是学科知识的创新水平,同时把论文作者职称、学历、课题、院校层级等与论文学术水平毫不相干的因素都列入评价标准,而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则是知识应用与转化水平。由于学术价值取向不同,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难以被普通高校学报学术体系认同,难以在普通高校学报发表;同时,发表在高职院校学报上的知识应用型论文,在高职院校也得不到秉持普通高校学术价值取向的职称申报评定标准和科研工作量认定计算标准的认可。目前,全国高校和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和运作模式,即院校层次高学报层次就高,学报层次高论文质量就高,作者的学术水平就一定高。这完全是一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现代血统论。其次是对高职教育定位因素,影响了高职院校学报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我国高职教育上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中专和中职升级、普通高校分流、社会培训机构转型等三种途径形成,最初一直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结果许多学校把高职教育办成了本科“压缩饼干”和中专“发面馒头”。直到2006年教育部教高16号文件出台,才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但这个文件却提出高职院校办学要“走产学合作发展道路”,去掉了教育部2000年文件中要求高职院校教师积极开展科技工作的表述。直到2012年教育部成才出台文件加上了这个“研”字(1)。这期间直到现在,各级政府、院校、教师都提出过高职院校不需要科研的说法。既然高职院校可以不要科研,学报在高职院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尽管一些高职院校没有把学报“砍掉”,但普遍由科研处行政化兼管兼办,没有独立办刊地位,尽量用最低的经费、最少的人力投入维持办刊。第三是高职教育没有形成具有“类型”优势特色的学术体系,影响高职院校学报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人类的全部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高等教育划分为5级、AB两种类型。A类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级技术的专业课程;B类为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修订版将原版专科、本科层次合一,形成高职教育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2)虽然高等教育5B型针对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但强调学科理论在个别职业中的实际运用,课程介于普通学科型和直接就业型之间,培养目标介于学科研究型和直接操作型之间属于技术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学术体系具有自身的“类型”优势和特色,高职院校学报在高职教育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引导作用和影响力。由于我国各级政府、院校和广大教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把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导致教育部、各省一直要求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同一领域中竞争申报评审课题项目,按同一标准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按照普通高校学术价值取向开展课题项目研究撰写论文,争先恐后地在普通高校学报发表论文。由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导向偏离了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抑制了我国高职教育学术体系的发展和形成,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报办刊价值取向、办刊质量和影响力提升。

从内因角度看,首先是高职院校学报学术主体——高职院校教师相当一部分来自中专、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缺乏应用技术理论学术素养,没有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实践经历,整体上应用研究研发能力水平不高,很难写出高水平应用研究研发型学术论文;其次是高职院校学术管理主体——科研、人事部门一直把核心期刊作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师学术水平评价和认定的重要尺度,从学术价值标准上误导了高职院校教师研究方向,导致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完全为了评职称、完成科研工作量写论文,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撰写的论文盲目追求学科理论研究,脱离高职教育科研、教改和社会服务方向;第三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学报一直把晋升为核心期刊作为办刊理想,按照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评刊标准办刊,迷失了高职学报自身办刊的学术价值取向。第四是高职院校学报没有独立的学术组织,现有的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是依附于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的二级组织,按照普通高校学术价值取向运作,难以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报质量不高影响力不足的原因,有来自于外在的评刊和用刊价值取向和运作方式,有来自于学报内部办刊价值取向和运作方式,归根到底还都是学术价值取向偏离问题。高职院校学报的根本出路在于脱离普通高校学科知识创新价值取向主导的办刊、评刊、用刊运作体系,坚持高职教育学科知识应用与转化学术价值取向,建立健全高职教育学科知识应用与转化价值取向主导的办刊、评刊、用刊运作机制,通过矫正高职院校学报办刊方向和运作机制,形成高职院校学报持续健康发展机制。

二、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的有利环境

今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以后,教育部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策措施,有利于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的政策环境、科研管理环境和学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首先,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得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实践支持。《决定》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坚定地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继续大力发展,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强调高职院校办学必须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决定》对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表明,高职院校学报应当是高等院校学报中的一种类型,在高职教育学术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定位表明,高职院校学报作为展示认定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成果和水平的园地,是高职教育学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意义。这一理论和政策定位改变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报在高职院校中可有可无的“鸡肋”地位,必将改变高职院校学报一直作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学报的定位,有利于高职院校学报彻底摆脱末流学报地位,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空间。其次,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获得权威性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与社会组织支持的可能性正在形成。得到高职院校科研、人事部门、广大教师,以及职业教育科研机构与社会第三方机构的支持和认可,是高职高专学报特色发展的基本前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批职业教育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博士点、硕士点应运而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日臻成熟;同时,一批职业教育社会评价机构、行业职业教育机构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科研服务、社会评价服务体系。它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得到教育部、各级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的高度认可。其中,最具权威性的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麦可斯研究院等。它们一直关注和倡导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它们有资质和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水平最权威的测评认证者。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应当主动争取他们的指导和扶持,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职称评定和科研工作量认定,是高职院校学报学术价值认定的关键性平台。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和科研工作量认定按照普通高校学科知识创新价值取向制订评价认定标准。致使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需要与职称评定、科研工作量认定标准两层皮问题,一直困扰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目前部分省份将高职高专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权限下放给高职院校,部分高职院校按照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制订了教师学术水平评价标准,调整了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量认定统计办法。以学科知识应用与转化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学术评价体系、学术水平认定标准初露端倪。第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方向进一步明确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力行政支持。对于高职院校要不要科研,要什么样的科研问题,经过多年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终于由《决定》做出了权威性的结论,明确了科研是高职院校办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升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科研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必然使高职院校学报成为高职教育科研成果展示认定最合适的平台。第五,高职院校教师学科知识应用与转化能力提升,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职院校教师知识应用与转化能力是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的学术源泉。经过几年的内涵建设,一大批高职院校教师摆脱了学科知识体系束缚,在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涌现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技师工作室”、“工作坊”、“创意设计室”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高职院校教师学科知识应用与转化能力明显提高,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成果基础。

在《决定》精神的引导下,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逐步深入,高职院校学报坚持类型化特色化办刊的内在有利环境正在形成。第一,高职院校学报具有实现特色发展的能力。虽然在稿源层次、质量、数量等方面高职院校学报长期受到普通本科院校学报压制,但高职院校学报一直兢兢业业办刊,致力于从办刊特色上寻求突破,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高职院校优秀期刊和特色栏目,受到国家出版部门的高度肯定,高职院校和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可,为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提供了办刊案例和操作模式。在前不久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的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有多家高职院校学报在与全国本科院校学报角逐中获得优秀学报、特色栏目称号,还有两家学报进入了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系列。虽然这些奖项和认可都是按照普通高校学术价值取向评审认定的,但展示了高职院校学报的办刊能力和水平。目前高职院校学报从整体上提高质量水平和影响力还有些难度,但每个学报办好一个特色栏目,寻求局部质量水平和影响力提升,带动整体质量水平和影响力提升还是可行的。今后高职院校学报要把发展思路转移到按照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以应用实践为导向加大特色栏目建设力度上来。第二,高职院校学报形成了一支能力素质较高的编审队伍,是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的关键要素。经过十几年的培训和实践锻炼,高职院校学报编审队伍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在前不久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组织的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有一批高职院校学报编审工作者进入了“优秀主编”、“优秀编辑”行列。

三、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对策与路径

高职院校学报与普通高校学报错位发展,按照自身教育类型特色发展是一项办刊、评刊、用刊的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学报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监管部门、院校管理部门、学术评价组织、学报行业组织、广大教师和学报编辑部共同努力;需要按照改革的思路,为形成办刊、评刊和用刊联动机制提供有效对策和合理的运作路径。

首先是建立以知识应用与转化为价值取向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成果评价认定体系。一要解决由谁来评价认定的问题。过去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成果水平主要由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人大复印资料评价认定,然后各高校人事、科研部门再按它们评价认定的等级认定教师所撰写论文的学术水平。上述学术组织是全国普通高校系统的学术组织,所秉持的学术价值取向是普通高校普遍认可的学科知识创新标准。高职院校人事、科研部门以此为依据认定教师所撰写论文的学术水平,不仅学术价值导向偏离职业教育,也是一种行政化简单化的做法。高职院校学报应由高职教育学术组织,按照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即知识应用与转化标准来评价。目前,我国已有一批受到各级政府和职业院校普遍认可的职业教育学术组织——教育部高职教育中心研究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以及厦门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等。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水平应聘请这些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专家评价。二要解决按照什么标准如何评价的问题。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水平不能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学术价值取向制订的标准评价认定,应按照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制订的学术标准来评价认定。高职教育学术评价认定标准的核心应当是学科知识应用与转化,应根据学报刊发论文的学术观点、对策建议,被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事业单位采纳应用、推广使用,以及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情况做出判断。

其次是建立以职称评定与科研业绩考核为平台的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水平评价结果应用体系。部分省高职高专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权限下放,为按照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认定高职院校学报学术水平提供了机遇。高职院校职称评定权限下放的根本目的是让高职院校制订符合自身内涵建设需要的职称评定标准,引导高职院校教师根据高职教育教学和科研实际需要实现自身发展,但相当一大部分高职院校制订的职称评定标准、科研工作量认定统计办法,仍然基于核心期刊等级评价认定教师学术论文学术水平。以高职教育知识应用与转化价值取向为导向,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科研工作量认定统计办法,形成高职院校学报学术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是一项牵动广大教师根本利益和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工作。一要引导高职院校领导、科研和人事管理部门,牢牢把握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树立在服务区域发展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特色发展的理念,把提高教师服务区域发展的学科应用研究与转化能力,促进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职称评定工作、教师科研工作认定考核的导向;二要在教师发展定位、师资培训工作中,牢牢把握高职院校教师的智能结构特征,通过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评价标准,引导广大教师通过知识应用与转化实现自身发展。二要在职称评定、科研考核标准制订工作中,聘请职业教育专家指导,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广大教师对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心悦诚服。

第三是建立高职院校学报与普通高校学报错位发展,按照自身教育类型特色发展工作体系。要按照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基于高职教育知识应用与转化学术价值取向,制订学术论文刊发标准,引导广大教师按照高职教育学术价值取向开展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一要牢固树立知识应用与转化学术价值取向,加快应用型学术评价观念转变、坚定特色办刊理念。二要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设置特色栏目,建设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平台。三要基于知识应用与转化学术价值取向制订学术论文刊发标准,包括学术观点标准、学术内容标准、学术逻辑标准、学术价值标准等。四要面向校内外聘请特色栏目主持人,努力实现利用校内外学术资源,特别是行业企业资源实现开放办刊。五要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六级编审制度,确保特色栏目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水平。六级编审制度即来稿分类登记,栏目主持人分类初审,学科专家(栏目总主持人)预审,主任编辑复审、编委会成员终审,责任编辑结构文字处理。六要设置特色栏目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办刊投入确保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资金支持。

第四是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径实现。首先,成立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联盟筹备小组,提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学报特色发展工作方案》,草拟《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申报审定标准》。其次,将《方案》、《标准》提交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所组成的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专家组审议。第三,组建全国性高职院校学报特色发展联盟组织,建立全国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联合运作机制。第四,开展高职高专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申报特色栏目项目。第五,邀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所组建专家组审定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第六,委托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向各院校人事、科研部门推荐特色栏目刊发论文,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和科研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七,通过建立“联盟”网站,举办特色栏目建设论坛,稿件通审通用,形成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互通互联工作机制。第八,组织专家遴选特色栏目中的精品论文,在“联盟”网站、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秘书处网站全文转载。

注释:

(1)这三个文件分别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0]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7年第29届大会批准,摘自《教育参考资料》1998年第18期。

(责任编辑:程勇)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
大学生创业园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对我院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特色发展的研究
“特色发展”让民办学校走出困境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对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的一些思考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学校特色发展视角下校长角色与素质探究
广电新闻节目如何更好的发展
传承古城精神 打造教育特色
我国港口物流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