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思考
2015-04-29汪恭礼
汪恭礼
摘要: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谁来种地”将成为长期萦绕的问题之一。本本文围绕宣城市本地调查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家庭农场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家庭农场;模式
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谁来种地”将成为长期萦绕的问题之一。中央已经看到家庭农场在现代化农村建设中的活跃性。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中央政府对“家庭农场”模式的鼓励和支持态度,也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特点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具有高度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技术更新快、商品化程度高,这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目前,安徽全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26 207个,注册登记家庭农场9700家,各类林业合作组织达6580个,家庭林场3100个。[1]
1.“家庭农场”模式发挥规模效益,释放农业的潜力。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已经没有多少活力,土地的生产效率较低,农民的信息采集能力、决策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博弈市场的能力、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以种植水稻为例,水稻生产为早、晚稻两季,以1年1亩平均产量为1000斤计算;2×1000=2000斤,如每100斤稻谷售价为135元。1亩水稻田收两季后,年收入为(2000/100)×135=2700元。 雙季稻成本:种子约50元/亩;化肥约300元/亩;农药(含除草剂)约100元/亩;收割机90元/亩;拖拉机耕作100元/亩,计640元。
这其中,田间管理、务工等一系列劳动力成本暂不核算。双季稻毛收入,1亩双季水稻1年收入2700-640元=2060元,如以单位家庭2口人共有6亩水稻田计算,即全年收入2060×6=12 360元。人均水稻种植收入12 360元/2人= 6180元,如除去其他支出,所剩无几。 以2014年安徽宣城市场繁重体力劳动力人均价格150—200元/天为标准,种植1年双季稻有6180元人均收入,也只需要2—4个月务工收入即可。如按安徽宣城市场非繁重体力劳动最低收入1500元/月,种植1年双季稻有6180元人均收入,也只需要4—5个月务工收入即可。而且两者劳动强度相去甚远,可以说在外打工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在家种田的农民吃尽了苦头,且没什么盼头,导致部分农民不愿种田。
在“家庭农场”模式中,农场主按照企业管理方式来核算成本、加强管理、开拓市场、追逐利润,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据统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的家庭农场达到了363户,家庭农场人均纯收入将近3万元,约为全县人均纯收入的4倍。[2]
2.“家庭农场”模式采用机械作业,破解谁来种田的问题
当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城打工,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大量的耕地主要靠老人打理。尽管有日益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帮忙,但年龄越来越大的老年人们还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由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编研和出版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农村人口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分别达到5000万人、4000万人、4700万人。2.46亿农业劳动力中,留守老人和妇女成了主要力量,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占到70%以上。浙江、江苏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达到57岁[3]。据调查2013年宣城市宣州区某村民组有400多人,现有在家务农人口43人。在现有的43人中,70岁以上(以农村70岁后丧失劳动力为标准)有5人,占该村民组人口1.25%;70岁以下至50岁有20人,占该村民组人口5%,;50岁至40岁为17人,占该村民组人口4.25%;30岁至40岁仅为1人,占该村民组人口0.25%;从比例可以看出,70岁以下至50岁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而40岁以下的人基本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无论是体力还是接受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都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在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中,农场主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机耕、机收、机播的方式采用,不但深耕平整了土地,更减轻了劳动强度,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瓶颈。 据了解,宣州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家庭农场61家,2013年中、晚稻面积达66万多亩,油菜计划播种面积22万亩左右,小麦计划播种面积近30万亩。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85.8万千瓦,年递增6.8%;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195台,年递增25%;插秧机达到400台,年递增80%;联合收割机达到2320台,年递增9%;全区机耕水平达到96%,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水稻机收水平达到95%;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5%;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3.“家庭农场”模式可以优化配置资源,破解农田抛荒问题
一批农民长期在城市务工经商,已经积累了留城落户的实力,然而,他们并不选择落户城市。他们继续经营土地或让亲友代耕,甚至抛荒。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追求较高的收入,但真的在城市落户定居,要是出了什么偏差,在农村老家,至少还有那块地做最低生活保障之用。“不可不种田,不愿多种田,不想种好田”,是进城务工农民的真实心理。据本人调查,宣城某村民组,有近61亩农田抛荒,大约占该村民243多亩农田的25%。其余农田也不在以单纯的粮食种植作为家庭主要收入,仅仅把生产粮食作为口粮罢了。
在“家庭农场”模式中,农场主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土地归村民集体所有的性质是不变的,农民在合同到期后可以收回土地。因而,“家庭农场”模式并不会伤害农业的根基,并不会伤害其他农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可以使种田的人有田种,不想种田的人放心走,达到了 “双赢”的目标。农业部的首次全国家庭农场发展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底,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7.5亩的近27倍。其中,经营规模50亩以下的有48.42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55.2%;50—100亩的有18.98万个,占21.6%;100—500亩的有17.07万个,占19.5%;500—1000亩的有1.58万个,占1.8%;1000亩以上的有1.65万个,占1.9%。[4]
4.“家庭农场”模式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将成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骨干力量
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励扶持下,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更多的人在跃跃欲试。农业部首次全国家庭农场发展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符合本次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在全部家庭农场中,已被有关部门认定或注册的共有3.32万个,其中农业部门认定1.79万个,工商部门注册1.53万个。2012年,全国各类扶持家庭农场发展资金总额达到6.35亿元,其中江苏和贵州超过1亿元。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单个家庭农场的平均收入为18.47万元。[3]
5.“家庭农场”模式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保障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让农户无力抵御和承担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在没有相应保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情况下,加上农民经济实力差、资金少、科技文化素质低,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都会遇到很大困难。大部分农民仍然沿袭传统农作模式,凭经验种田,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新品种、新技术使用率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随着 “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支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惠农政策,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农业技术上出台了多项新举措,倾力帮助家庭农场发展壮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安徽宣州区以新型农民培训为主体,注重培育家庭农场主的主力军。邀请省、市、区有关专家,结合农时季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分期、分批对各类粮食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和大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种粮水平和经营能力。同时,不定期组织家庭农场主到科研院所参观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截至2013年年底,安徽全省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共培训39.11万人,受训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2 000元。2014年7月底,安徽启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35 000名。[1]
二、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自身实力弱、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更面临土地流转不规范、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滞后、支持政策不完善等诸多障碍。
1.农场主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难。
家庭农场作为一个组织,其管理者除了需要农产品生产技能,更加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技能,需要有进行产品生产决策能力,需要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谈判技能,需要市场开拓的技能。种养什么,生产多少,都需要家庭农场主审时度势地进行规划,及时调整经营战略。目前,家庭农场主大多是农村的种田能手、村组干部等,他们尽管在农村中素质相对较高,一部分人还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但是,受年龄、学历、理念等因素影响,知识储备不足,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抗风险意识不强,与现代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还是处于劣势,抑制了家庭农场大发展。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集约化水平提升难
人是农村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家庭农场目的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对生产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农产品的生产技术,需要通过设备进行操控;对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处理需要专业的知识。但是,农业及农业从业人员在我国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许多年轻人,特别是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不愿意从业农业生产。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高素质劳动力大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部分农户对机械化作业认知程度还不够,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根深蒂固,抑制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3.家庭农场缺规划,家庭农场发展难
家庭农场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平原地区,土地集中、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较高,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相较偏远山区更适合发展家庭农场;南北方耕作方式不同,对家庭农场的规模要求也会有较大差别。如何避免投资的盲目性?规划定位要清楚,要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来决定投资。然而,从目前各地家庭农场调查情况来看,家庭农场的投资主要取决于农场主的喜好、专长及其掌握的资源。缺乏规划,难免盲目跟风,打破市场供求均衡,造成生产发展了,产量增加了,价格却急剧下跌,甚至跌破材料、人工等成本价格,造成部分家庭农场亏损严重。同时,家庭农场所经营的项目也很难与当地政府的产业规划相契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旦当地产业规划发生调整,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4.土地流转不顺畅,家庭农场成片、成规模难
家庭农场承包的土地应该比现有农户要多,至少要多出一倍或者数倍,这个多出的耕地就需要从别的农户租种。如何将零散的土地连片集中整理,是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农村土地都由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经营,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民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和“宁可抛荒不得流转他人”的“红眼病”思想,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即使愿意流转,但转顾虑多,不愿意长期流出土地,多数流转以3~5年为主,有一年一签,甚至一季一签,家庭农场难以獲得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影响了其对土地的长期投资。在土地大面积的转包,往往会出现整片土地中有一两户不愿流转,导致流转土地不能成片,出现“插花田”,导致家庭农场成片租赁土地难度较大,不便于统一布局和管理,制约规模生产发展。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务工,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小孩,有些甚至举家外出,导致大部分家庭农场在与村里或组里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时,只有部分农户在合同上签了字,流转合同不规范,部分农户甚至合同期未到就要回土地,在生产中易产生纠纷,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
5.缺乏贷款抵押物,家庭农场融资困难
家庭农场扩大生产规模,不但需要租赁土地、购买农资,前期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投入,比如土地整理、水利设施建设、购买农业生产机械等,在经营初期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多数家庭农场自身资金积累不足,往往需要一定的资金借贷。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比较效益低,回报见效慢,家庭农场租赁的土地、钢架大棚、大型农机具等還不能作为银行贷款的抵押物,在融资筹资方面都存在着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诸多问题。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家庭农场在金融机构借贷遇阻,转向民间借贷,利息翻了一番,借款利率月息一般在1分以上,有的高达1角。如果遇到丰年,尚能偿还借款;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家庭农场多年积累可能一夜之间“血本无归”,更谈不上还借款,高额的借款利息很有可能成为“压倒农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6.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效益提高难
近几年来,虽然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建设滞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多为土地承包经营前修建的,普遍陈旧老化,在大包干和乱建房屋的过程中,河、沟、渠等水系被随意隔阻或改道,以及分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排、灌和统一治理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削弱。家庭农场主从不同的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土地在地力、水源、基本设施等方面差别很大,受流转期限短、资金能力的掣肘,无法进行完全改善,保障农业生产能力严重减弱,大灾时有,小灾不断,收成无保障,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7.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家庭农场做优做强难
家庭农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经由单纯的生产环节的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运输、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但现有的服务主体仍然主要集中在产前、产中,而产后服务仍然比较薄弱,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同时,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情况复杂,家庭农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公益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农业科技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供给不足,农业技术培训缺少场地及多媒体设施。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涉农部门重硬件建设、轻信息资源开发的问题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搜集整理能力不强,信息服务缺乏综合集成和有效分析。涉农网站专业性、时效性、实用性不强,信息质量不高,没能形成统一的、专业性的信息提供、发布和反馈平台。农机装备水平较低,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具配套比例失调,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的社会化服务存在供给不足、全盘意识不够、定位水平较低等问题,辐射带动作用还不显著。大部分家庭农场虽实行了标准化生产,但目前大多数仍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未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缺乏品牌,产品销售仍没摆脱传统农产品销售路径,即依靠中间商进行销售,很难实现销售专业化,一旦产品产能过剩,产品销售困难,影响农场效益。
三、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家庭农场从传统农户中脱颖而出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主体,为解决目前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家庭农场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培训、培育家庭农场主,提高农场主经营管理水平
围绕“家庭农场”所需要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搭建家庭农场主培训平台,提高他们业务素养和理论水平。组织“家庭农场主”交流会,通过现身说法,与同行交流管理经验,提高“家庭农场”的管理水平和单位产量。组织现场观摩和外出考察,让农场主们开眼界,长见识,增强农场主们的光荣感和信心,提振精神,提高农场主的品位。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优势,定期下乡举办讲座,深入田间地头作指导,积极引导和帮助“家庭农场”应用新技术。积极帮助家庭农场主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并主动为他们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资金融通、法律维权等服务。制定家庭农场主中长期培育计划,逐步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机大户、市场经纪人等兴办家庭农场。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在大中专院校开设“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等相应专业,培育家庭农场主,培养农村未来接班人。
2.培养、引进高素质从业人员,推动家庭农场转型升级
各级政府科学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按照当地重点发展的畜牧、粮油、蔬菜、渔业、林果、花卉苗木、茶叶等各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产业制定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培育模式,根据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设计符合其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力求通俗易懂、简洁实用、便于掌握,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对现有的家庭农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机械化等作业水平。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网络,定期发布农村人才供需信息、举办农村实用人才交流会,鼓励农场主引进人才,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有效推动家庭农场转型升级。同时,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对自愿到家庭农场从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岗位补助和奖励。
3.强化规划引导,促进家庭农场良性发展
我国农业分布广阔,同样需要针对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家庭农场类型的布局,当然也需要结合特定地区的社会需求进行局布调整。各政府把发展家庭农场纳入“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水体和植物,科学合理地编制家庭农场发展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粮油、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中药材、水产等各类家庭发展,确定家庭农场的适宜发展区及限制发展区,形成错位发展、资源互补,使得管辖区内家庭农场数量增加、档次提升、效益提高,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升及家庭农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鼓励引导家庭农场主们做好前期论证,包括当地的基础设施、土壤、水质情况,针对当地的农业资源,以及对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农业产业导向等作出预判,根据自身的实际资金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种植业或者养殖业,不能拍拍脑袋一哄而上,盲目投资,从而避免家庭农场间竞争同质化、无序化,促进家庭农场良性发展。
4.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适当集中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做好土地流转的法律与政策宣传工作,使农户能正确看待土地流转,解决土地来源、连片难等问题,从而稳定流转规模,使农场主能够放心投入、生产与经营。积极鼓励开展“互换并地”工作,减少农户耕作的地块数,探索“土地入股”流转、“中介服务”流转、“大户承包”流转等多种模式,促进土地连片集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土地利用率。搭建土地流转沟通和交易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引入事前准入审核、事中监督管理等机制,规范土地流转,以保护双方的权益。完善农民保障体系,及时做好离土农民社保工作,对土地全部流转出去的农户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消除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5.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家庭农场发展动力
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加速金融服务创新,可以采用资产抵押、农业担保等新型贷款方式。鼓励设立农业担保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服务,探索钢架大棚等农业设施、大型农机具、土地经营权等作为抵押贷款。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简化信贷手续,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对家庭农场贷款给予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真正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问题。发挥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流向的引导作用,对支持家庭农场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实施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政策,激发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积极性。扩大财政贴息贷款面,把家庭农场纳入信贷财政贴息贷款对象。合理整合财政、农业、国土、水利等部门资源,根据土地集中流转情况,优先安排有利于家庭农场改善生产条件的项目,尤其是农业、林业、畜牧等职能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重点向家庭农场倾斜,适宜家庭农场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建立抵抗农业风险保险体系,提高农业各险种政府补助额度,以防范自然风险。按照“农户可承受,财政可承担,实际可操作”原则,创立小额家庭农场务工农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扩大农产品保险的品种范围,降低灾害损失和农业规模经营风险。
6.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家庭农场生产能力
在强化家庭农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搞好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把水利建设作为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和重点任务,通过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强化农场排泄防洪功能,全面提升家庭农场防汛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目前,抓住国家、省重视和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兴水步伐。捆绑利用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田改造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山丘区重点加强塘、坝建设和灌排渠系建设,建设拦水坝、当家塘,解决水源问题。通过开挖疏竣衬砌渠道及渠系建筑物配套,力争自流灌溉。圩区重点加强灌排工程和提水工程建设,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在干旱严重而又可成片的乡镇,利用机电井,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土流失较重的丘陵乡镇,大力发展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把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基本农田。经过集中投入、艰苦努力,改善家庭农场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家庭农场综合生产能力。
7.健全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做优做强提供保障
强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建设,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帮助家庭农场创建品牌,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现代家庭农场协会,引导家庭农场抱团发展,在技术支撑、信息咨询、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形象展示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支持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家庭农场提高服务的同时,扶持一批专业性强、效率高的专业服务公司,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提供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检测等服务。整合各类网络资源,建立完善产销网络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构建电商销售联盟和城市展示(直销)平台,鼓励支持家庭农场开设配送公司,开展农市对接、农超对接、农企对接,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定期收集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采取产销对接、产品展销展示等方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订单生产或直接上门收购,提高农产品市场交易能力,切实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 加大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定期进行抽检,并通过专门的信息发布渠道,公告检测结果,让市民知晓家庭农场农产品的质量情况,引导消费。同时,政府对家庭农场采购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进行适当补助,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设立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家庭农场兴建生产服务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强或获得驰名商标、名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家庭农场,重点给予奖励补助,切实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重塑“三农”,再立潮头的“安徽探索”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4/08/13/006513286.shtml
[2“探访郎溪家庭农场”之一:探路家庭农场促进助农增收http://news.newsxc.com/folder628/20130806/123541.html
[3]劉强农村空心化现象趋重 致“谁来种地”等多项困惑http://www.anhuinews.com/zhuyeguanli/system/2012/03/31/004878297.shtml
[4]农业部的首次全国家庭农场发展统计调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04/c_116031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