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境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特点

2015-04-29吴坤湖

现代语文 2015年11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类型成因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生活,从而出现了网络语言这一语言变体。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网络语言类型的研究,并从语境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揭示网络语言变体产生的原因,还可以加深对语境与言语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境 类型 特点 成因

互联网开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方式的交流手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生活。这种交流手段表现为网络语言(简称网语),是语言存在的一种新形态,使用人数之多,发展变化之快,是其他任何领域中的语言所不及的。不论是和日常口语交际相比,还是和日常书面语交际相比较,网络语言都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有学者称之为语言变异或语言变体。这种语言变体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近五年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微博、腾讯QQ、手机短信和近三年的微信中的部分文章、信息或聊天记录为考察对象,从网络语境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与互联网有关的语言,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网络设备或技术有关的网络专业性术语,如:主机、鼠标、病毒、在线、登陆、宽带等;第二类是指称与网络交际有关的人或物的词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短信、微信等;第三类是聊天室和BBS中的“网络口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恐龙、东东、酱紫、楼主、GG、886、3Q等。[1]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是网民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进行言语交际时,创造和使用的带有新奇色彩的词语、符号和语法成分。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包含网络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本文所考察的主要是网络语言的词汇特点,因为词汇是对社会发展变化反应最灵敏的语言因素,和日常交际中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表现在词汇上的特点最突出。

二、网络语境中的网语类型

与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词语相比较,网民在网络环境下创造和使用的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旧词新义词语

现代汉语中原有的词语,网民在使用时赋予了新的含义。如“楼主”原指“楼房主人”,在网络语言中是对文章评论者、文章发表者的称呼。相应地,“沙发、椅子、板凳”,本是指用来坐的家具,而在网络语言中分别指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回帖的人。“恐龙”本指中生代的一种脊椎动物,长相丑陋,在网络语言中形容长得不好看的女性。“青蛙”本指一种两栖动物,幼时叫蝌蚪,长大才称“青蛙”,在网络语言中指“那些相貌很丑的男子”。又如网络交际中的“拍砖”指对某人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的帖子,如“侠友们拍砖请注意口气和态度,否则很容易转化为人参公鸡(人身攻击)”。“刷屏”指打开一个论坛,所有的主题帖都是同一个ID(ID是英文IDentity的缩写,身份标识号码的意思,也称为序列号或帐号,相当于一种“身份证”)发的。“晕”有“看不懂”的意思,“顶”和“赞”有“支持”的意思。

以上這类旧词新义词语,它们的新义与原义有联系。网语中还有一种旧词新义词语,其新义是通过缩略别解而来的,与词语的原义毫无联系。如:“耐看”是“耐着性子看”(或缩略而来,下同),“不错”是“你长成这样真的不是你的错”,“蛋白质”义为“笨蛋、白痴、神经质”,“白骨精”指的是“白领、骨干和精英”……这类词语带有诙谐色彩,因此稳定性较差。

在网络语言中,旧词新义的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而且已经开始走进生活,如“……我晕”“请大家点赞!”等表述在日常交际中也频繁使用。

(二)旧词新形式词语

网民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喜欢突破常规,标新立异,不用现代汉语中原有词语的书写形式,而是创造出新形式来表达。根据新形式产生的方法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通过谐音方式产生的新形式词语

(1)数字谐音。在网络交际中,数字不表示它的本义,而是表示数字谐音之义。换言之,在网络交际中,有的词语不再用它原有的形式表示,而用读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数字表示。如“886”谐音为“拜拜了”(或者说“886”表示“拜拜了”的意思。换言之,“拜拜了”用“886”表示。下同),“282”谐音为“饿不饿”,“3399”谐音为“长长久久”,“44944”谐音为“试试就试试”,“5201314”谐音为“我爱你一生一世”。

(2)方言谐音。网络把四面八方的网民连为一体,处于不同方言区的网民在网上交流的时候,融进了自己的方言(主要是方音)特色。如“稀饭”谐音普通话“喜欢”(或者说“稀饭”表示“喜欢”的意思。换言之,“喜欢”用“稀饭”表示。下同),来自粤方言,如“我很稀饭这件衣服”;“虾米”谐音普通话“什么”,来自闽南方言,如“虾米,这也太不人道了吧,不可原谅,不可原谅”。此外,“偶”是“我”的意思, “粉”是“很”的意思,“老”是“了”的意思,这也是受方音的影响。

(3)普通话谐音。这种谐音方式产生新形式词语通常是以音同或音近的词语来代替本要表达的词语(这是由拼音输入法,汉语普通话中存在很多同音词的原因造成的)。如“筒子”由“同志”一词谐音而来(或者说“筒子”表示“同志”的意思。换言之,“同志”用“筒子”表示。下同),是对他人的称呼,也指男同性恋者,如:“筒子们,今天晚上9点钟要开班会,请大家提前十分钟到。/在那些帅到人神共愤的人当中,很有可能就有一个筒子”;“斑竹”由“版主”一词谐音而来,是指“网络上的论坛管理者”,如“此斑竹非彼斑竹,因此不要当花瓶哦,要做到一个管理者应该尽到的责任”;“大虾”由“大侠”一词谐音而来,是指“网龄比较长的网民”,或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人,如“对于我这个计算机白痴来说,你是一个超级了不起的大虾”;另外,“美眉”(妹妹)、“杯具”(悲剧)、“神马”(什么)、“菌男”(俊男)、“霉女”(美女)等词在网络上使用频率也较高。

2.字母词

在网络交际中,针对现代汉语中的某些词语,网民不用原有形式,而用字母形式表示。具体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例如:

(1)汉语拼音字母缩略词,如:“JJ”即“jiejie”(姐姐),“MM”即“meimei”(妹妹或美眉),“GG”即“gege”(哥哥),“LP”即“laopo”(老婆),“BT”即“biantai”(变态),“TMD”即“tamade”(他妈的)等。

(2)英语缩略词,如:“BF”即“boy friend”(男朋友),“GF”即“girl friend”(女朋友),“VIP” 即“very important person”(贵宾;要人),“PK”即“play killer”(竞争;二选一),“BBS”即“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

(3)英文原形词,如:“copy”(你的笔記借我copy一下),“in”(你还很in),“out”(你已经out了),“high”(昨晚玩得挺high的),“show”(show一下呗),“shopping”(去香港shopping)等 。

(4)字母和汉字或数字组合,前者如:U盘、吃饭-ing、睡觉-ed等。后者如:“B4”即“before”,前半部分的读音用字母B表示,后半部分的读音用数字4表示;“3Q”即“thank you”,“3”是数字读音,“Q”是英语读音。

(三)副语言符号型

副语言符号是无声而有形的现象,是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它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符号,但起着和语言符号大致相同的作用,具有表义性和交际性的特点,故而称作副语言(有的学者称为体态语[2])。

网络交际不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无法直接使用手势、面部表情等副语言符号来配合语言加强表达能力。于是为了克服这个缺陷,软件开发者开发出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副语言符号图,供网民在网络交际中重复使用。如:表示面部表情的(微笑)、(害羞)、(呲牙)、(难过)、(偷笑)等,表示手势的(再见)、(鼓掌)、(竖大拇指,称赞,强)、(握手)、(抱拳)、(胜利)、(OK,好的)等。

这些副语言符号图,具有直观形象、表意丰富和含蓄幽默的特点,如果用相应的词语表达,一是不简洁,二是效果不佳。所以这类符号很受网民青睐,在网络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

(四)其他类型的网语词语

如叠音词语,用“东东”表示“东西”、用“坏坏”表示“坏蛋”,把“一般”说成“一般般”等,这些表达有的为了表示俏皮可爱,也有的无理可寻。

合音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等,类似于普通话中的“甭”。

此外,如“伊妹儿”(电子邮件)是英语“E-mail”,“烘焙鸡”(主页)是“homepage”等,实为借词中的音译词。

诸如此类的网络词语在网络交际中使用频率较低。

三、从语境的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网络语境中的网语特点

根据上文归纳的网络语言的类型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呈现出和日常交际(包括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诸多不同的地方,具体体现为:

1.总体上的新颖性

“网络语言、行业术语等产生了新用法的领域性词语,它们大都通过去范畴化和语义泛化的方式而成为流行开来的新词语。”[3]网络语言是新词新语的来源之一,所以网络语言具有新词新语的基本特点——新颖性,有些具有新的意义,如:楼主、拍砖、灌水、潜水、顶、赞、晕等;有些有新的形式,如:5201314、稀饭、偶、粉、杯具、斑竹、GG、PK等。网络交际中,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的使用频率也很高,这是日常书面交际中不具有的一种全新交际形式,也是网络交际克服日常书面语交际之不足的一种交际形式。

2.形式上的缩略简洁和语义上的丰富含蓄

不论是数字谐音,如:880(抱抱你)、7456(气死我了),汉语拼音、英语类的字母词,如:GG(哥哥),TMD(他妈的)、BF(boy friend)、PK(play killer)等,还是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它们在形式上都比相应词语的形式省略、简洁。

在网络交际中,这些词语在形式上比虽然较为省略、简洁,但内容更加丰富,给接收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上述所举的一系列副语言符号图,括号中注明的实际上仅是大致的意义范围,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各种各样的符号来传情达意,接受者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这样内容就更加丰富。如可以表示微笑,也可以表示友好或赞同等;可以表示鼓掌支持某人的观点,觉得对方说得很好、很正确,也可以表示见到对方很高兴、很激动,还可以表示欢迎等意思。

另外,像数字谐音的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885(抱抱我)、770(亲亲你)等,拼音或英语缩略语的TMD(他妈的)、BF(男朋友)等,旧词新义的“恐龙”“青蛙”等词语,都比直接表意更加含蓄,因为这些意思或涉及男女感情问题,或是宣泄、骂人,或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不宜直截了当地表达。

3.交际效果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新奇俏皮

网络上把漂亮姑娘称为“美眉”,把喜欢自助旅游的人叫“驴友”,把美女称为“霉女”,把俊男称为“菌男”,把在论坛里发无关紧要的帖子称为“灌水”,把喜欢逛论坛,浏览论坛信息,却不发帖子的人称为“潜水”,把文章评论者、文章发表者称为“楼主”,而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回帖的人分别称为“沙发”“椅子”“板凳”,把赞同或支持别人称为“顶”等,这些词语往往是网民通过比喻或联想方式造出来的,所以具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

叠音词,一般是出自儿童之口,所以,如“东东”“坏坏”等表达就有了俏皮、可爱的附加色彩。美眉、神马、驴友、菌男、霉女、偶(我)、粉(很)等词语则很新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手势、表情或其他符号图像,本身就是新奇、俏皮、可爱的化身。

(二)从语境的角度看网语特点的成因

语境这一语言学问题,自从1923年马林诺斯基(Malinowsk)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以来,引起了众多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不同的语境观,对语境的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到目前为止,主要形成了传统语境观(静态语境观)和动态语境观(认知语境观)。笔者适当结合传统语境观对语境的解释,沿用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动态语境观[4],并把其观念中的“具体语境因素”具体化,认为: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环境,包括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及交际者的知识因素。语言语境通常是指语篇内部的环境,即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所要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上下文和语篇段落。非语言语境指语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在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场合(时间、地点)、参与者(角色、地位、年龄、经历、教育、性别、交际双方关系)、正式程度、媒介(書面、口头)、主题。交际者的知识因素是指交际者已知的全部事实、假设、信念及认知能力等。

语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这个系统里的任何一方面发生变化,必然带来言语交际双方对语言的调整,甚至引起语言的变化(或变异)。

日常言语交际分为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口语交际如面对面谈话、打电话等;书面交际如写信、拍电报等。前者是双向的、即时性的,但是受时空限制;后者是单向的、非即时性的,不受时空限制。以网上聊天、QQ对话为代表的网络交际既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即时性特点,又有书面交际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因为它不同于面对面的谈话或电话,以声音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而是主要以文字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所以,它兼有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的特征,但又不是二者简单的综合。因此,言语交际的网络语境也就不同于日常交际语境。这主要是由于交际场合(时间和地点)、交际媒介载体、参与者等语境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的语言也就不同于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从而出现了共同语的变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语境中言语交际时空的无限开放性,造成了网络语言的新颖性。

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要求交谈双方所处的时间、地点、场景等必须是相同的、共有的,换言之,它受交际时空的限制。电话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交际空间的限制,两个身处异地的人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言语交流,但仍然无法克服时间的限制。书面交际虽然打破了交际时空的限制,但它又不具备交际的双向互动性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点。

网络覆盖全球,把世界各地的人联系起来,把想参与网络交际的人集中到虚拟网络中。网络交际吸收了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的长处,打破了日常口语交际中时空对交际主体的限制,使时空具有无障碍性(即具有日常书面交际的长处),同时网络交际又有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性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特点。总之,网络交际语境具有无限开放性特点。所以,网民之间的交流,可以像日常书面交际一样,无地点(或地域)和时间障碍,进行跟帖或留言;也可以像口语交际一样双方甚至多方进行互动,信息传递即发即收,非常迅速、及时。

在这样的语境下,网民言语交际的创造能力得到极大发挥,因而网络新词语不仅数量大,而且形式、意义多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仅以通过谐音方式产生的新形式词语为例,就有数字谐音、方言谐音、普通话谐音等多种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下,网络交际中出现了类似于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中才用的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这一全新的交际形式,而且使用频率很高。

2.语言输出低效与信息传播要求即时、迅捷之间的矛盾,造就了形式上缩略简洁而语义上相对丰富含蓄的网络语言。

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以声音(词语、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和视觉形象(表情的、眼神的、肢体动作等)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在有限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是巨大的。而网络交际以文字、图像为传播信息的媒介载体,通过网线转化成视觉符号一个一个地进行传输,相比口语交际,信息输送效率低下。但网络交际又具有日常口语交际信息传播即时性的要求。所以,为了克服二者之间的矛盾,出现了数字谐音(886:拜拜了)、汉语拼音字母词(GG:哥哥)、英语字母词(BF:boy friend)、合音词(表:不要,酱紫:这样子)、手势、表情等副语言符号等,出现了把输入时出现的错别字将错就错的方言谐音(稀饭:喜欢)、普通话谐音(杯具:悲剧)。这些变体形式的共同特点是,它们的输入都比它们所代表的词语的输入更简单、快捷。可见,网络语言的缩略简化倾向,主要是由于语言输出特点和网民对于信息传递能即发即收的心理要求之间的这一语境矛盾造成的。

另外,虽然这些词语形式上更加省略、简洁,然而,内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给接收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语义上更加丰富、含蓄。

3.网络交际参与者的特殊性,造就了新奇俏皮、幽默风趣的交际效果。

(1)网络交际参与者的年轻化特征,影响了网络语言的运用,产生了新奇、俏皮的网络语言。

据调查,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一般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5]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化倾向比较突出,文化层次较高,所以喜欢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加之求异本就是人的心理特点,语言使用也不例外。于是他们创造了许多新词语(旧词新义或新形式),如灌水、恐龙等(旧词新义),美眉、神马、驴友、菌男、霉女、偶、粉等(旧词新形式)。另外,这批年轻人大多对西方文化持认同态度,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所以他们受英语的影响比较大,在交际过程中,创造了汉语拼音字母词(MM:妹妹)、英语字母词(PK)、汉字或数字和字母混合(吃饭ing、B4)等形式的网络词语。初次涉入网络的人,会感觉这些新词语比较新奇,有耳目一新之感。而手势、表情或其他符号图像的副语言,也具有新奇、俏皮、可爱的特点。

(2)网络交际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造就了宽松的网络交际语境,带来了幽默、风趣、戏谑的网络语言。

在网络环境中网民都是匿名,除了少数聊天工具中的聊天是在朋友、家人或同学之间进行外,其他的聊天往往是在陌生的网民之间进行。“这样的匿名制实际上是把特定的‘虚拟人与特定的‘现实人之间进行了某种程度的隔离,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了隔离,把言语交际的自由权利与相应的社会责任进行了隔离。这对网络虚拟语境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6]“网络匿名制使交际者身份抽象化、交际双方的地位平等化、言语行为和责任分离,这就大大减弱了语境对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使得交际者心态更轻松,少顾忌。语境的宽松,交际者心态的自由,对网络言语风格有重要影响。”[6]简言之,网络交际主体身份的虚拟性,造就了宽松的网络交际语境,进而带来了幽默、风趣、戏谑的网络语言。然而,其消极的一面是,有的网民毫无约束地使用一些粗俗、暴力的网络语言,如:“你TAD放屁!去死吧”。

四、结语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因此,网络语言的基本功能也是交际。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而不同的语境需要不同的语言形式,网络交际语境也需要适合网络交际的语言形式。网络交际语境与日常交际语境相比较,在交际场合(时间、空间)、交际媒介载体、交际的参与者等语境因素上存在诸多不同,因此,网络交际的语言形式与日常交际的语言形式也会不同。和共同语相比较,网络语言存在诸多语言变体。

通过对网络语境中网络语言类型的研究,从网络语境的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既可以揭示网络语言变体产生的原因,又可以加深我们对语境与言语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

(本文系四川农业大学社科联研究课题2013年度一般项目“从语境角度看网路语言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项目编号:2013YB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08-22(B1).

[2]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25.

[3]杨文全,杨绪明.试论新词新语的消长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丹.语境研究略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6]韩志刚.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吴坤湖 四川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625014)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类型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