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三严三实”需要党员干部切实做到“四真”
2015-04-29张晓明
张晓明
“三严三实”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深化、思想建设常态化的有益尝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抓手,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新成果。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过程集合体,需要我们在真学中真懂、在真懂中真信、在真信中真用。
“三严三实”作为我们党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把握,是一个具有历史整体、内容整体、逻辑整体的集合体。对于这样一个客观全面反映复杂现实矛盾的思想,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把握、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地把握。具体而言,就是我们要把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联系起来看“三严三实”,就是要联系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考验与危险来看“三严三实”,就是要透过“三严三实”的具体内涵看其精神实质。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是一致的,都是着眼于新的实践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这个要求一以贯之,都是着眼于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都是修身律己慎用权、实实在在干事业、全意全意为人民;可以看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不是为严而严、为教育而教育,而是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来的,即“三严三实”始终着眼于中国共产党承担的使命、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期待而提出来的。“三严三实”的提出是在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基础上的人心所向,“三严”,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管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手中的权、管住自己的行为;“三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作决策时要从实际出发,在行为模式上要追求实效,在与人相处上要讲实诚。因此,“三严三实”是一个有其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严是主基调、实是着力处,关键在“常”与“长”两个字,就是经常化、日常化、长期化。只有做到“三严”,“三实”才能落到实处;做到“三实”,“三严”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严促进实,以实倒逼严。只有这样对“三严三实”进行真学,才能发挥理论认识世界的作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对“三严三实”的真学,使我们对其理论深度、历史跨度及实践维度有了相对宏观的把握,而真懂“三严三实”主要侧重在政治维度上的定位与作用问题、理论维度上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以及普及维度上的内在机理问题。
从政治维度上看,“三严三实”属于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其蕴含的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不管是对党员干部做人的严、还是对党员干部做事的实,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从理论维度上看,“三严三实”是一个有机整体,既有主基调,又有着力点,“三严”是手段、“三实”是目的,“三严”是从修身开始,到律己、再到用权,“三实”是从实际出发,求实效、求实诚,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体现了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把遵循客观规律与满足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把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把内因与外因结合起来,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普及维度上看,“三严三实”体现了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层层递进的演进路径,体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机制,体现了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人先严起来、实起来,从而带动更多人做到“三严三实”,体现了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结合。
如果说对“三严三实”真学、真懂是侧重于认知层面,那么,对“三严三实”的真信就是理想信念层面,理想信念的核心就是相信什么、向往什么和追求什么。具体到“三严三实”而言,就是相信党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实现我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目标,从而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就是相信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使命本身对我们党的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也相信我们通过践行“三严三实”能缩小这个差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从严治党、“三严三实”的历史。同时,我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全面小康来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在依法治国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来解决,在治党管党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来解决,“三严三实”集中体现了“四个全面”的精神,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实保障。融合“四个全面”基本要求的“三严三实”一定能在全面贯彻落实中解决面临的问题,同时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进程中也一定能实现“四个全面”的预期目标。
对“三严三实”的信念、自信与信心是建立在对当前党情、民情清醒把握基础上的审慎乐观。就党情来说,我们党有理论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考验与危险,对此我们党有清醒的理性判断。对于民情,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面临着人民诸多的不满情绪以及更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于这些我们党有全面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的自信、信念、信心,是建立在通识、通达、通变现实基础上的理论自觉,是一种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准备、争取较好结果的自信,这种自信是一种对问题倒逼机制的自觉,也就是说,面对问题,我们既不是六神无主或束手无策,也不是无视问题或自欺欺人,而是在对问题具体分析基础上的突破。我们相信,只要深入就会具体,只要具体就会有办法,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直面问题、聚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扭住问题不放、从实际出发、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能动性,就能战胜问题而不是被问题打倒。这种认识问题、对待问题的态度,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体现。我们必须在共同目标下求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求合力、在相互信任中求发展。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对支撑“三严三实”诸多条件的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
“三严三实”作为基于现实的理论思考,必定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发挥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功能,也就是说“三严三实”要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所谓实践创新就是贯彻落实、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循序渐进地真抓实干;就是要找到突破口,由点到面,由关键少数人带动大多数人干;就是部署和执行;就是真正地按照“三严”要求,对照自己,深刻反思与检讨,切实找出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的表现,探寻克服不严不实的良策,真正通过“三严三实”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就是真正按照“三实”要求,实地到基层调研、到基层走访,看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个实际不仅仅是眼见为实,而是在眼见为实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是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实际,是理性的实际。对于这个着眼现实基础上的理性实际,我们要出实策,这个实策不是脚疼医脚,而是内涵式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策,是经得起历史考验和人民考验的举措,这个实策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人民、中对得起自己,是实际、实效和实诚的统一。
真用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治国理政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大局承担起协调推进“三严三实”的应尽责任,以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三严三实”的贯彻落实中来。没有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新一轮改革难题就难以破解,依法治国就难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贯彻落实“三严三实”,党员干部人人有责,只要每个党员干部都争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促进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者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者,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与自己切实根本利益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那么我们就会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实现人民的福祉,真正承担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党员干部都认识到这个大局、适应这个大局并引领这个大局,我们的目标就会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梦想就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持续努力和接续奋斗下变为现实。
注:本文系2015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从整体上深化四个全面话语权研究”、2015年度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共执政合法性基于人心向背的理论思考”的成果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责任编辑:双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