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方言“蟑螂”的读音
2015-04-29陈李茂崔少娟
陈李茂 崔少娟
摘 要:茂名方言是指广东茂名市境内(包括茂名市区、化州、高州、信宜、电白等)的方言,主要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客家话等。本文立足于茂名范围内方言的38个调查点,并与广东、广西境内其他地方一些方言点进行比较;所依据的材料均为第一手调查所得,从语源、变异、相关关系、历时层次、地理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蟑螂 茂名方言 语源 历时层次
茂名是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北连广西,南接南海。茂名方言复杂,包含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旧时正话、马兰话等,以前三者为主。笔者以“蟑螂”一词为篇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相关语言学论文为0篇。当然,不排除有些论文没有被收录其中,或者有些论文可能还没发表出来。针对“蟑螂”读音进行语言学研究并正式发表的论文还不多见的现状,本文以茂名方言中“蟑螂”说法为个案进行分析探讨,以同一个地级市中多种汉语方言为研究范围,通过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为结合当地称呼,一般情况下,文中将粤方言称为白话。文中个别地方引证,出于字体准确的需要,使用繁体字。
本文所调查“蟑螂”一词在相关地区的说法(包含茂名地区以外的方言点)如下表所示:
一、语源探讨
事实上,在历时文献中,“蟑螂”及粤方言字中的“曱甴”两词并不常用。
蜰、蟑螂
[释名] :犹卢,黑色。有些蜚蠊身体呈黑褐色。传统颜色概念很宽泛。如东方蜚蠊,《辞海》描写“体黑色”,陈启宗等《昆虫图册》则说“深褐色”。卢黑,见“鸬鹚”条。
[释名] 蜰:即蜚,薄。见上条。蜰、蜚在《广韵·尾韵》均有“府尾切”一读。宋罗愿《尔雅翼·释虫四》:“蜚者,亦作蜰。”
[辨义] 蜰,黄侃《尔雅音训·释虫》认为,卢蜰为蒲卢的倒言,义同蒲卢。按:蒲卢指团状物,与蜰无关,详见“蒲卢”条。
[释名]蟑:犹章,文章,即花纹。一些比较常见的蟑螂有鲜明的纹彩。如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riae,头背有黑褐色蝴蝶状斑,“蝴蝶”周围黄色,黄带外镶有黑边,翅退化为两小片,背、腹布满黄色斑或条纹。螂,犹郞,拟人名素。
[用例] 蜰,见上条。蟑螂,今江浙等地称蜚蠊为蟑螂,浙江金华称蟑虫。[1]
在历史文献中的用例,比如:
蜰,《尔雅》:蜚,蠦蜰。郭云:“今之臭虫”。《五行传》云:“夷狄之物,越之所生,南方滛气”。《本草》云:“□盘,一名夜行,有短翅,飞不远,好夜中行,触之气出。”《尔雅翼》:“今人谓蜚,盘虫。”○平水韵増。(《古今韶会举要》)
蟦蛴:一名螬,亦名蛴螬、蜰齐、齐。《庄子》云:“乌足根所化。”《淮南》云:“黍成。”王充云:“化复育转为蝉。”《博物志》云:“以背行驶便于用足者也。”蝤蛴:一名蝎、一名蠧、一名桑蠧、一名蛣、生于桑栁柏及构木中。诸腐木根下亦多有之。本是二种,陶隐居及苏恭俱混为一误也。(《陆氏诗疏广要》)
也许有人会认为,“蛣”可能为粤闽方言中“蟑螂”说法的来源,然而且看:
蝤蛴,生粪中。《尔雅》曰:“蟦蛴,螬也。蝤蛴,蝎也。”(《陆氏诗疏广要》)
蝤蠐为一种蝎,而“蟑螂”并非蝎。所以笔者认为,“蛣”不大可能为粤闽方言中“蟑螂”说法的来源。而当时表“蟑螂”义的“蜰”,见《说文·虫部》:“卢蜰也,从虫,肥声,符非切。”这不会成为白话[k?t ??k]或闽方言[ka ?ua]的来源。
关于客家话“蟑螂”说法的语源,据陈修(2009:216)载:
黄(音近察),飞蠊也。
《本草》“飞蠊”注家云:味辛辣而臭。今人家壁间灶下有之,体椭圆平扁形,其色褐,状类促织而三尾,不鸣不斗,两翼能飞,餐一切食物,触之则发恶臭,俗谓之黄。,当为蟅,《尔雅》:飞蟅,飞蠊也。
笔者发现:
(1)蟅,之夜、之石二切,《本草》曰:“虫,似鳖,亦似鼠妇,大者,寸余有鳞,无甲,生沙中及墙壁下湿土中。”《广雅》曰:“负蠜也,又名土鳖,亦谓地鳖,别作?。”(《六书故》)
(2)蟅,蝜虫名,一曰蝗类。(《古今通韵》)[2]
“”一字,似未见于《说文》,疑为自造字。蟅,见于《说文·虫部》:“虫也,从虫,庶声,之夜切。”笔者认为,客家话“蟑螂”说法[v?? ????]中的[????]可能与“蟅”有关。其“之石切”可能为古代方言之说法,有可能演变为[????],但并非完全等同。因为,“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蟑螂,正如《廣雅》曰:“负蠜也,又名土鳖,亦谓地鳖,别作?。”又或者是一种蝗虫。至于[v??]可能为对“蟑螂”颜色之描述——“黄”。
李如龙(2002:309)认为:“凡是在闽、粤、客都有相近的音义,在古代汉语又无明确的本字的,可能就是百越语的‘底层。”[3]综上所论,我们认为白话及闽方言中的“蟑螂”说法疑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欧阳觉亚、郑贻青(1980:113)说:“臭虫[k?p7](笔者按,‘7为黎语的调类)。”[4]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1959:111)认为:“臭虫:湘西苗语[tɑ1 li?37],黔东苗语[kɑ?1 qen1]、川黔滇苗语[mo1 lɑ1]、瑶族勉语[pje1]、瑶族布努语[ka1 ?c??1]、瑶族拉珈语[jiet7]。”[5]不难看出,其声母多为[k][j],而[k]>[j],这可以理解。
二、变异考察
(一) [k??t31 ??t31] 等
在白话当中,见母字带圆唇色彩,比较常见,所以首字声母由[k]说成[k?]不难理解,例如东莞企石话念作[k?uk31??24]。
(二) [ka55 t??t31] 等
類似情况出现在以下方言中:化州丽岗白话[ka55 t??t31]、化州同庆白话[ka55 t??k31]及[ka55 ???t31]、化州市东山区白话[k?a21 t??k21]、化州杨梅白话[ka55 t?at31]及[ka55 ??t21]等。
笔者认为发生了以下变异:
1.塞音尾脱落:[k]、[t]脱落;
2.[?]>[a];
演化结果为[k?t]>[ka],故在上述方言点中,第一个音节声韵母为[ka]。
(三)[v??31????33]等
当地客家话中的一些点第二字的声母为送气音,例如:信宜合水客家话念作[v??31????33]。原因可能为在客家话中送气音较为常见,正如全浊声母清化时绝大多数念作送气音。甚至连首字的声母也发生变化,成为送气音,例如:惠州博罗龙溪客家话念作[k?i31??at35]。
(四)[ka55 ?ua55]等
亦有茂名茂南鳌头镇官地村黎话[ka22 tu31]。經笔者实地调查,对应粤方言里韵母发[a]的音,当地黎话大都发成[u],所以不难理解当地黎话成此音。即使声韵母为[ka ?ua],调值上也有不同。例如:电白电城闽方言[ka55 ?ua55]。
三、各种形式之关系考察
(一)白话
白话“蟑螂”说法,以[k?t31 ??t31]为主。在该地区白话“蟑螂”发音中,有[k?t31 t??t31]一读,其差别主要为第二字声母为[t?]。其原因为,在当地白话中不少点,精组字声母念为[t][t?],与[?][??]相对。
至于化州林尘白话念作[k?a22 t??k22],则为前面的声母[k]受后面[t?]的送气成分影响,演化为送气。
而在白话中,有些前字的韵母念作[a],有些前字“蟑”的韵母念作[?],因“蟑”为[a]与[?]之间相邻的舌面元音,音色相近。
(二)闽方言
闽方言“蟑螂”说法,以[ka ?ua]为主。然而,在调值上有差异,例如:电白博贺闽方言[ka31 ?ua31]、电白羊角闽方言[ka33 ?ua13、电白霞洞闽方言[ka31 ?ua13]等。其中,博贺闽方言调值疑受白话影响,借用了白话的调值。
张双庆(2002:413)说:“曱甴:蟑螂,与闽南话的[ka11 ?ua24]相关。”[6]笔者分析:闽方言的读音,疑为在当地粤方言“蟑螂”发音的基础上,脱落了塞音尾所致。类似的阳入相配的情况并不罕见,古代就有。如李新魁(1994:90)指出:
“古代汉语中发生‘对转这种语音变化的字音不少,如上古音中同一类的韵部(主元音相同而有阴、阳、入声韵三者的差异的韵部)彼此就常发生转化,如:寺、侍(上古之部)—特(职部)——等(蒸部)。”[7]
而雷州话发成[ka?31 ??ua31]、潮州话发成[ka?31 ?ua33],则为前者仍保留喉塞音尾[?],尚未脱落所致。
(三)客家话
客家话“蟑螂”说法中,以[v??31 ???t33]为主。有些点的前字声母念为[w],两者音色相近。[v]为唇齿音,[w]为双唇音,两者可自由互换。客家话“蟑螂”说法中第二个字的声母发[??]。因为客家话中,浊声母清化,常常伴随送气。
四、历时层次考察
(一)白话
笔者认为茂名地区白话层次,需分开前后两字考虑,首字层次较早的为[k?k],较晚层次为[ka]或[k?a]。第二字层次较早的为[t?],较晚层次为[?]。正如化州那务白话有[k?k31??t31][k?k31t??t31]两读,化州杨梅白话有[ka55 t?at31][ka55 ??t21]两读,化州同庆白话有[ka55 t??k31][ka55 ???t31]两读。
在此需指出的是,当地白话,存在精组字声母发[t]或[t?]的情况,按理与[?]相对应的为[t]。但于此,与[?]相对应的却为[t?],均发成送气音,这一现象颇奇特。
(二)闽方言
[ka? ??ua]为较早层次,而[ka ??ua]为较晚层次,[ka tu]为更晚层次。
(三)客家话
[v?? ????]为较早层次,[w?? ???]为较晚层次,[v?? ??i]为更晚的层次。
五、地理分布特点考察
(一)白话
化州北部、高州、信宜、茂南、电白等地白话声韵多发成[k?t ??k]。其中,个别地点存在发[k??t ??t]情况。此外,附近的肇庆白话发为[kat33 ?at31],化州中南部等地白话声韵多发成[k?t ??k],而为化州南部的个别点,则两种发音并存。
(二)闽方言
大多数声韵发成[ka ?ua],多为电白境内;而茂名茂南区鳌头镇官地村闽方言发成[ka22 tu31],颇具特色。而在广东境内的雷州、潮州闽方言中亦存在发成[ka? ??ua]等的情况。
(三)客家话
无论化州、信宜还是电白的客家话均以发[v?? ???t]为主。然而,我们可从中发现:信宜合水客家话发成[v??31????33]、信宜白石客家话发成[v??22 ??i22]。共时地理空间发布的差异透露了历时演变的迹象:
从中可看出,在台湾闽方言中,“蟑螂”读音中的第二字多带[?]尾;而在茂名地区闽方言中,大多已经脱落。在台湾客家话中,“蟑螂”说法存在发 [k?i33??at5]之情况,与惠州博罗龙溪话中念作[k?i31??at35]相似,然而在茂名地区客家话中不多见。
本文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自立项目“茂名地区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项目号:14FZ18](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编号13AYY001]管理)与湛江市社科项目[批准号:ZJ15QN05]、岭南师院项目[编号:QW14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考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5.
[2]陈修点校.客方言点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如龙.闽方言的特征词[A].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欧阳觉亚,郑贻青编著.黎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5]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主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简志苗瑶语族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6]张双庆.粤语的特征词[A].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7]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8]张屏生.台湾地区汉语方言的语音和词汇(册三)[语料篇]台湾汉语方言词汇对照表1[M].台南:开朗杂志事业有限公司,2007.
(陈李茂 广东广州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510632;广东湛江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 524048。崔少娟 广东高州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5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