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鸡”音辨

2015-02-05晏洵

文教资料 2014年31期
关键词:语源

晏洵

摘   要: 《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一句中的“莎鸡”,即现在所称的昆虫纺织娘。但“莎”字读音,学界则有suō、shā两音。本文从名源语义、语音演变角度出发考证,认为suō音正确,shā音恐误。

关键词: 莎鸡    语源    语音演变    歌戈麻

一、“莎”音的分歧与原因

“莎鸡”之“莎”的读音,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王力古汉语字典》注音为suō;《汉语大字典》“莎”字条下“莎鸡”注音为shā,而“沙”字条下“沙鸡”注音为suō,前后矛盾。

造成分歧的原因,在于二者所据的先代反切不同:读suō(戈韵,苏和切),其所据为《经典释文》,“莎鸡,音沙,徐又素和反。沈云:‘旧多作莎,今作沙,音素何反。”;读shā,其所据为《集韵·麻韵》,“师加切,莎,莎鸡,虫名”。

《集韵》“莎”字,戈、麻两收。但查先代各家反切,“莎”只有“苏和切”一音,前代文献“莎”、“沙”常常相互通假,“师加切”从声韵判断,显然来自麻韵的“沙”,《集韵》将“莎鸡”之“莎”收入麻韵,以通假字音为本字音,实际是审音不严。方孝岳先生(1979)说:“至宋人《集韵》……凡书音中异文改读之字,皆认为与本字同音,滥列一处,作为重文,混淆训诂学与音韵学之界限,可谓大谬不然者矣。”

二、“莎”应读suō的依据

判定某词的现代读音,一般可从词语的名源语义和语音演变两条途径入手,本文通过分析,认为suō是本字“莎”演变到现代的读音;shā是“莎”的通假字“沙”,演变到现代的读音。莎、沙古时读音基本相同,故可通假,发展到现代,二者读音差别明显,不能再音近代替,应以本字的语音演变为准,故suō音正确,shā音不妥。以下即通过这两种方法进行辨音说明。

(一)从名源角度探求

关于“莎鸡”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说因莎鸡的“鸣叫”声(实际是其振动翅翼时,前翅上的音锉和发音镜互相摩擦而发出的声音)类似纺车纺织时发出的声响,故因声得名。

《诗·豳风·七月》毛传:“莎鸡羽成而振讯之。”疏引李巡云:“一名酸鸡。”

宋·戴侗《六书故》:“所谓莎鸡,后又谓络纬也。……其声绝类络纬者,是以谓之也。”

宋·李昉《太平御览》:“沙鸡,一名促织,一名络纬……促织,谓鸣声如急织也。络纬,谓其声如纺也。促织,一曰促机。络纬,一名纺纬。”

明·张自烈《正字通》卷九:“《方言》蛄诣谓之杜蛒,即天蝼,又络纬、莎鸡。别名从丝非从虫,谓其鸣如纺纬也。”

清·罗愿《尔雅翼》:“莎鸡振羽作声,其状头小而羽大……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

清·方旭《虫荟·昆虫》卷三:“莎鸡……旭按,此即俗所谓纺织娘也。其状似蝗而小,羽黄色或青色,羽下深红色。六七月生草中,好夜鸣。其声如纺线,故又名促寒娘,又名纺织娘,又名纺丝,又名络纬,又名梭鸡。”

莎鸡之名,一说因与“纺织”有关,故又称纺织娘、促寒娘、络纬、纺丝、梭鸡、酸鸡。从语义上说,梭即梭子,为牵引纬线,使之与经线交织的织具。唐·白居易《朱陈村》:“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五引《通俗文》:“梭,织具也,所以行纬之 ”此又与“络纬”之意吻合。梭鸡,即意指能发出像纺车之声的小昆虫。清·罗愿《尔雅翼》:”莎鸡,……一名梭鸡,莎、梭音相近。”酸鸡之酸,上古为元部字,与歌部字阴阳对转,酸鸡就是梭鸡。中古莎、梭同音,均为心母戈韵合口一等字。故二字发展到现代的读音也应相同,按音变规律,“莎”(精组果摄合口一等)应当读如“梭”suō。

关于“莎鸡”得名的缘由,还有一说,因此种昆虫生活于莎草之中,故因地得名。

宋·戴侗《六书故》:“莎鸡……其状似鸡,多在莎中食其荑……是以谓之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今按《尔雅·释鸟》有‘翰,天鸡。郭注:‘赤羽。莎鸡亦赤羽,故同有‘翰,天鸡之名……以其生樗树上,名为樗鸡;又有生莎草间者,故名莎鸡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樗鸡》:”《别录》曰:‘生河内川谷樗树上,七月采,曝干。弘景曰:‘今出梁州,形似寒螀而小,樗树似漆而臭,亦犹芫青亭,长在芫葛上也。……珍曰:‘樗即臭椿也,此物初生,头方而扁尖……其居树上,布置成行,秋深生子在樗皮上。苏恭寇、宗奭之说,得之苏颂引郭璞,以为莎鸡者,误矣。莎鸡居莎草间,蟋蟀之类,似蝗而班,有翅数重,下翅正赤。六月飞而振羽,有声。”

据先人所述,昆虫居于樗树上则叫“樗鸡”,居于莎草中则称“莎鸡”。在古代,“鸡”亦指称小虫。明·袁宏道《醉叟传》:“诸小虫浸渍杯中,如鸡在 ,与酒俱尽。”古人常以生物的生活环境、习性而为之命名,如《名医别录》中所称“芫青亭,长在芫葛上也。”《尔雅·释虫》:“蠸与父,守瓜。”郭注:“今瓜中黄甲小虫,喜食瓜叶,故曰守瓜。”故“莎鸡”即指生活在莎草中的小虫子。《广韵·戈韵》:“莎,莎草,苏和切”,莎鸡之莎,当读如莎草之莎,即suō。

(二)从语音演变探求

歌部上古至元代的语音演变如下表:

汪荣宝《歌戈鱼模古读考》一文,通过详实的语料,证明歌戈麻三韵,从汉魏六朝至唐宋,甚至元初其主要元音均读为a。故而沙、莎二字可因“依声托事”相互通假。据此再看《经典释文》:“莎鸡,音沙,徐又素和反。沈云:‘旧多作莎,今作沙,音素何反。”徐邈、沈重的反切,与《切韵》相合,陆德明以“沙”注“莎”,表面看来与前人的反切不同,但实际注释的是假借音。“陆德明广泛地记录了经典中的假借用法,事实上,他的许多不同于《切韵》的读音……记录了《切韵》不会记录的近音词假借用法。”(高本汉《汉文典·前言》第11页)

上古沙、莎均为心母歌部字[ai]([ar]/[al])①,只是开合等地不同,读音基本相同,可以同音通假。清·沈龄《续方言疏证》:“《周礼》司尊彝注:‘案,郑读献为牺,牺(犧)字羲声,与莎字沙声古音同部,故郑于《礼记.郊特》:‘牲汁献涚于盏酒注亦云:‘献,读当为莎,齐语声之误也。与此略同,注《仪礼·大射》备又云:‘献读为沙。《周礼》校勘记引叶钞《释文》作‘摩沙是皆同部相通之证。”献,上古为元部字;沙、莎、牺,上古均为歌部字,此四字因读音相同或符合阴阳对转的规律,故而在古书中可以通假。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虽然歌部字的具体音值发生了变化(由[ai]变化为[a]),但这是一个韵部系统性的变化,一变俱变,莎、沙二字的读音仍很接近(二者声母、韵母相同,差别只在介音。)如南北朝·范晔《班梁传赞》“坦步葱雪,支持龙沙。慬亦抗愤,勇乃负荷。”其中沙、荷就是等地不同的歌部字,二者可以相押。据胥淳《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中的“分合韵”列表,《切韵》时期由歌部演变分化而成的“歌戈麻”三韵,上溯至南北朝,仍有很多相押的例子。王力先生说:“魏晋南北朝时代,歌麻同属一部[a]”(《汉语语音史》,218页)

至隋唐宋,歌部字根据自身不同的音韵地位,有所分化,庄组也从精组中独立出来,“沙”为生母二等开口字,入麻韵[a];“莎”为心母一等合口字,入戈韵[uɑ]。二者的具体音值肯定存在差异,因此唐诗用韵,麻与歌戈不相杂用。但仍能找到很多沙、莎通用的文献用例,《经典释文》“摩莎”下注“素何反”,戴侗《六书故·水之疑》“沙,所加切,水中糜石也……又素何切,摩沙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捼,《广韵》:‘捼,手摩物也。《集韵》:‘捼挱,手相切摩也。……《通鉴》‘王志……取庭中树叶挼服之注云:‘挼,两手相切摩也。今俗语云:‘挼莎。又‘王……摩沙注云:‘沙读曰莎。”这可能是承袭前代文献注释的结果,但宋代的《切韵指掌图》,仍合歌戈麻为一,至少此时二者主要元音仍然近似。

到元代《中原音韵》之后,歌戈与家麻的读音差异明显,歌戈的主要元音高化为[o],家麻仍为[a]。此时的莎、沙已不再符合音近通假的语音条件,据“莎鸡”得名缘由,可判定“沙鸡”之“沙”是通假字,“莎”才是本字。推导其现代读音,当以“莎”为起点,故音suō为宜。

三、总结

从语义角度来看,“莎鸡”得名于生活环境,“梭鸡”得名于“鸣叫声”,此二名着眼于同一生物不同的特点,经典多作“莎鸡”。但巧合之处是,莎、梭同音,无论这种昆虫得名何由,“莎鸡”之“莎”,都当读作suō。

从语音角度来看,上古《诗经》时代,沙、莎同音,莎鸡、沙鸡、梭鸡、酸鸡只是同一语音形式的不同文字形式。其中莎、梭是音义形的结合体,是本字;沙、酸只是音形的结合体,是通假。汉魏至唐宋这一时期,纵向上,此时沙、莎的读音由上古时的[ai]变为[a],但横向上同一时代中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太大,依然可以通假。然而二者的音韵地位毕竟不同,元代之后至现代普通话,歌戈与麻彻底分道扬镳,戈韵合口一等字由中古时的[uɑ]变为现代普通话的[uo],麻韵二等则仍然为[a],二者差异明显,显然不能再同音代替了。“莎”shā接近其中古时期的拟音[suɑ],但实际来自于假借字“沙”,并非本字“莎”。

综上所述,无论从名源语义,还是语音演变角度考察,《王力古汉》、《汉语大字典》“沙鸡”条下注音suō正确,《汉大》“莎鸡”条下注音shā不妥。

注释:

①歌部韵尾,李方桂拟为-r(1980);王力拟为-i(1985);郑张尚芳拟为-l(2003).

参考文献:

[1]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陈复华,何久盈.古韵通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高本汉.汉文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5]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汪荣宝.歌戈鱼模古读考[J].国学季刊,1923,VOL1,第2号.

[8]方孝岳.论《经典释文》的音切和版本[J].中山大学学报,1979(3).

[9]邓小琴.“和”字读音考[J].汕头大学学报,2007(5).

[10]施向东.梵汉对音和两晋南北朝语音[J].语言研究,2012(3).

[11]胥淳.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2]马君花.《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语源
近三十年汉语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处可寒”语源考
浅析《说文解字》与《释名》中的声训
湘乡方言词语札记
海安方言词语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