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筝曲《枫桥夜泊》中的音乐与诗歌美

2015-04-29曲明明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意境诗歌

【摘要】《枫桥夜泊》是王建民根据唐代同名诗所作,是一首融合昆曲、苏南民歌、丝竹等传统音乐素材而成的古筝协奏曲。尽管诗歌与筝曲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语言,它们却产生了相同的艺术意境。并将其中的孤寂和忧愁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枫桥夜泊》;诗歌;筝曲;意境

《枫桥夜泊》原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寄情诗,当代作曲家王建民受其启发,融合昆曲、苏南民歌、丝竹等传统音乐素材创作成一首情意悠绵的同名古筝协奏曲。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国文人抒情达意和展发心怀的主要方式。同样古筝也是中国音乐家和文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声音明亮清脆,节奏明晰,犹如仙露明珠圆润欲滴,很适合表现纯然诗境。诗歌《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有短短四句。相比之下,筝曲《枫桥夜泊》的音乐语言却复杂和丰富的多。这体现了二者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音乐语言的逻辑去追寻诗歌的情感运思,反之亦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营造的艺术意境却是相似的。

一、诗歌的意境

《枫桥夜泊》是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泊舟来到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清寥幽静的秋夜图景引发了这位满怀旅愁的异客,自然生发了一种隽永缠绵的诗意美。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恬淡幽远的小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由三种景象相融而成,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说明天色已晚;乌啼是乌鸦在寂静中的呱呱啼声;霜满天说明已入晚秋,空气中凝结了霜露,寒气砭骨。这一连串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的茕孑孤寂的夜景层次分明,意境幽远,一下把人引入淡冷孤寒的情境之中。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不禁让人想起“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等诗句。面对江岸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更上心头,让人彻夜难眠。寒月下的枫树叶在微风中飘动,渔船上的灯火左右不定。在昏暗朦胧的背景下,这一切更显得引人注目和触人心扉。尽管夜间的江面一片寂静,枫树和灯火的小动却揪人思愁,让人不能入眠。“愁眠”点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和全诗的主题。“对”除了人与景面对之意,也可以理解为相伴,或许更具有诗意,也体现了诗要表现的情景相伴、情景交融。

诗的前两句布景置物比较稠密,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船、灯火等。后两句比较疏宕简朗。第三、四句只交代了一件事,即孤人在难眠时听到了远方传来的古刹钟声。其实前两句所营造的寂寥冷旷的情景,可能就是为了容括这寒山寺孤远的钟声。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并与周围情景的交融抹浓了原来的清冷和孤寂,使人更加难眠。诗人卧闻疏钟时的种种难言之隐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寒山寺初建于梁代,在枫桥西一里,后来唐代诗僧寒山在次栖居,故此得名“寒山寺”。夜晚枫桥的自然美加上寒山寺古刹的钟声,使整个诗景涂上了苍远的历史色泽,使情感更加丰富和深邃,且动人遐想。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仿佛回荡着历史的感思,为自然的景象蒙上了一层宗教的神秘面纱,给人一种典雅庄古之感。

二、筝曲的意境

较之诗歌,筝曲《枫桥夜泊》的结构要大得多。全曲是带引子和尾声的三段式结构,引子——A——B——A1——尾声。引子幽静旷远,A段是清雅感伤的慢板,B段是畅怀倾诉的如歌行板,A1是慢板段的再现,尾声犹如万物息声。作曲家以昆曲音调作为素材,雅乐音阶广泛应用,曲调婉转优美,意境深远,把人带入水天蒙蒙宽广凄美的秋夜画面。

引子借用了昆曲的音调,开始是静谧自由的,其中旋律性的摇指犹如微风吹动水面的光波或水上轻泛的渔舟,营造了诗歌的整体氛围,把人带入“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情景之中。淡雅稀疏的琴声似秋夜霜气穿衣砭骨,让人骤生寒意。其中多调性叠置的手法和反向和弦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的矛盾性,不但丰富了音乐的色彩,也预示了作者惆怅忧思的复杂心理。

A段运用了戏曲音乐常用的七声调式,因为多了两个偏音,大大的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适合表现复杂矛盾的情感心理。同时作曲家在这一段中广泛的运用了雅乐七声音阶,容易使人产生哀怨忧思的情绪,很好的印合了原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对愁眠”等情景事物,很符合诗歌的意境。后半部分的音乐趋向舒展,情感得以释怀。

B段是对比段,音乐的情绪似乎在原诗中找不到对应,但这种发展完全符合音乐的逻辑。另一方面,原诗尽管从字面上没有激荡的情绪,但并不表示作者此时的内心是平静的,否则也就不会“对愁眠”了。可以说这一段音乐正好表现出诗的言外之意。音乐速度的逐渐加快,情绪跌宕起伏,如作者在难眠时将过去生活的喜怒哀乐翻页回忆一番,使内心更加激动不安。这一段音乐上出现了更多调式、调性和情绪上的对比变化,音乐张力十足,情感倾尽无遗,是全曲的高潮。

在一段激荡的情绪宣泄之后,顺理成章的安静思考把人又带回了幽静哀伤的氛围之中。凄楚的旋律向人宣告了愁思之长绵延广远,讲述着寒山寺的历史足迹和饱受的风霜。幽静中又传来了寒山寺的古刹钟声,凝重了苦楚寥寂的气氛,增添了作者的哀愁。一副淡雅、古朴、无限恻伤和怅惘的写意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同情。

尾声是很慢的柔板,以雅致清透的泛音结束。由于声音是在渐弱中慢慢地消失在远方,给人一种虚无缥缈和意犹未尽之感,象征着长夜漫漫、无限愁思和将来的未知之苦。

三、言外之意的契合

诗歌中的月、乌、霜、枫、渔、火、城、寺、钟、船等事物除了用文字可以准确描写外,最适合再现客观事物的艺术形式就是绘画,而最不擅长此类描写的是音乐。文学是通过约定俗成的文字表现事物和感情,音乐仅仅是一些抽象的不确定的人造声音。文学语言虽然也可以用声音传达,但语言的声音只能“体现和传达以理性为主的信息”,而音乐的声音却“能够最准确的体现和传达以情感为主的信息。”①也就是说,语言给人的最初信息是意义和思想,至于感情的波动就要通过意义的理解才能生发。音乐通过声音的变化直击的是情感世界,至于思想和观念的认识都要以情感的体验为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就可以理解诗歌《枫桥夜泊》和筝曲《枫桥夜泊》是分别怎样来传达美的,又是怎样产生意境的契合的。

诗歌《枫桥夜泊》运用的是文字语言,从字面上看,它既描写了客观事物,即景;也直抒了胸臆,即愁。可以说是情景交融,情是触景生情,景是有情人眼中之景。也是心与物,意与境的关系。唐代诗人王昌龄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诗格》)王昌龄又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景和意境。就《枫桥夜泊》这首诗来看,物境是指月、乌、枫、火、船等客观事物;情境指诗人在清寥的秋夜油然而生的愁;意境是指听到寒山寺钟声之后那孤寂的夜景和诗人无限的愁思相互碰撞交融所产生的苍茫的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又超越了此情此景,形成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无限意境。

诗歌所要达到的是有限到无限的意境,音乐也是一样的。其实与诗歌语言相比,音乐语言更容易产生这种无限的意境。因为音乐是通过声音的模仿、暗示、象征和表情等来表现事物的,因此“用音乐表现的声音对象与对象本身的声音之间是一种非对应性的关系”,②说明了音乐声音表现的不确定性。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使人们有可能浮想联翩,产生更多“言外之意”“景外之旨”“韵外之致”。

筝曲《枫桥夜泊》从音乐语言和创作技巧上来看,它运用了江南民间曲调、雅乐七声调式、多调性叠置、速度和力度变化对比、三部结构等。如果仅从音乐声音本身的组织形式来看,它可能仅仅是一首悦耳动听的古筝协奏曲。可是如果我们把各种音乐语言和技巧形式以及整体的情感动态综合考虑分析,便获得了更深邃更广远的体验。比如民间曲调很容易产生一种古朴感、雅乐七声音阶的忧伤哀怨、速度力度变化的情绪对比、多调性的矛盾感、三部结构的情感逻辑等等,便会形成一种凄凉优美、愁戚古雅的审美意象,而这种意象又是不确定的,同时给人一种深幽旷远的无限美。这种无限美便是诗歌与音乐的契合点,它们都超越了各自的艺术语言和对象本身,使人获得了一种“言外之意”“景外之旨”和“韵外之致”。

注释:

①莫·卡刚.艺术形态学[M].三联出版社,1986年.第229、294页.

②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作者简介:曲明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讲师。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意境诗歌
诗歌不除外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诗歌岛·八面来风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枫桥夜泊》及其三种译文
对唐代古诗《枫桥夜泊》意境的赏析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