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5-04-29孟艳
孟艳
摘要分析了农业人才大学英语课程背景和现状,涉农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结合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认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人文学科,对于涉农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强调大学英语教师应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为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充分挖掘英语知识中的人文教育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活动,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空间,培养涉农类专业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兴趣和感知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涉农类专业学生;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9-371-03
隨着国家对于综合素质高的高等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大学英语教学也显得日趋重要。然而,受社会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院校的应试教育倾向仍相当明显,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影响下,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目标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其应试性与工具性,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相当一部分涉农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达不到要求。其实,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也是一门人文学科。作为对涉农类专业学生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大学英语教学对于涉农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课程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以体现能力为主。因为英语是公共交流工具、学习工具、思维工具,由个人掌握,可以共同使用。而人文性则着重于英语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关注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重视人的文化。可以说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与途径,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与灵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了解异国文化,传播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就人文性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1农业人才大学英语课程背景和现状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人口大国,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与国间有关农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农业人才的状况,尤其是既精通农业科学技术,又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我国农业能否最大限度地规避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这就要求我国农业院校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强农业英语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农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我国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虽不乏优秀者,但他们的英语基础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入学要求相差较远,所以相当数量的学生一开始就跟不上教学进度,更无法达到新大纲提出的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改革在不断推进,然而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授课为根本”、“以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忽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授课过程中交流互动不足,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2涉农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2.1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品质,是关于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素质,主要解决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认知问题。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知识素养、社会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追求、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在人的各种素质中,人文素质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素质。
2.2人文素质对涉农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在塑造和改善涉农类专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位拥有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只有同时具备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才能对个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做出真正有益的贡献。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涉农类专业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审美品位,还可以帮助涉农类专业大学生开拓学术视野,开发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发展潜力,提高思辨能力和直觉想象能力。人文素养,诸如音乐、绘画、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人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能拓展情趣文化背景,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知识经济的发展更是对涉农类专业学生如何选择、分析和运用大量信息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就直接依赖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2.3涉农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弱化现状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的是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其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现状还是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从人文角度看,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加剧了人文精神的流失,忽视了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也存在重要缺陷,尤其是对涉农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重视不足。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及近些年来大学生找工作难的现状的压力下,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划分细,专业课程比重大,人文方面课程开设很少,相当一部分的涉农类专业学生没有或是很少上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选修课。因此,涉农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思想底蕴和人文素质不够高,学科视野不够广泛的问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明确,价值取向模糊,道德诚信度不高,社会责任感缺乏,科学求真精神薄弱,艰苦奋斗精神淡薄。因此,加强涉农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涉农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
3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现代生活片刻也离不开各种机械和工具,实用主义工具论逐渐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于是语言被定义为一种交际的手段、沟通的途径、交流的工具。工具论在外语界颇为流行,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交际教学法。交际法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使用。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也基于工具论,input,output,production,intake等术语都是以“人脑是机器”的概念隐喻为基础的,即把人脑当成发送和接收语言代码的机器。工具论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有学者认为外语教育就应该是工具性的,例如国际著名专家Richards就主张教师把语言教学与所教语言的文化割裂开来,把语言纯粹当作一种工具进行教学。蔡基刚也认为,当前英语教学最突出而又常被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英语的工具性功能凸显不够。英语教学的工具性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工具,顺利参与交际活动;而人文性则是让英语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人文生活和人生体验,关注学习者能力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外语技能是专业的基本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语理解它所承载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因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也应该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要强调语言的意义和运用,而不仅仅是语言的形式,要尽可能减少反复讲解和控制性的语言操练,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获得交际能力。要强调人文特征,重视情感对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对于心智训练和情操陶冶的价值。例如,在资源建设中应注意选择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发掘语言背后的人文精神;通过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探讨日常学习生活的话题中,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中,在有意义的学习互动中,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升其人文素质。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之中,这对实现英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
英语课程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是一种充满人性、人格、人生、人情意味的实践活动。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而教育本身就需要“以人为本”,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促使人们的思想活跃到各项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尊重个性发挥。而前面提及的通识类英语课程就旨在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确定的教学目标中关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要求。根据《欧洲共同语言参照框架:學习、教学、评价》(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2008),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对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文化遗产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熟悉中外文化异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否则就无法达到“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标。因此“课程要求”就已经将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除了工具性之外,同时具备人文性”,而一个具有完美工具性的事物,必将科学性、人文性共同纳于体内并且形之于外。从目前来看,学生个性差异性很大,导致教学效果优劣不一。而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层次也逐渐拉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差异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实行有差异性的个性化教学,这样就会导致“大锅饭”现象,教学效果自然不明显,致使很多学生失去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本着“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将解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大众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之间的矛盾,学习者需求与语言能力差异之间的矛盾,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预期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教学目标与师资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解决将扩展大学英语课程的内涵,使之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
同时,大学英语实施分级教学,实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这也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的精神。基于学生需求和能力分级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将使真正意义上地落实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大学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大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人文性同时体现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以前很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只注重培养掌握英语的人才,没有顾及培养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尤其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开设课程中尚缺乏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在这样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文化素养差,知识面狭窄,不善于思考和分析,很少有见地,谈不上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实现创新。而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所以说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很多学校开始开设后续课程,如苏州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就涵盖了文化类、通识类、语言技能类和学术用途类的课程,如英语报刊阅读、英语高级口语、英语写作与翻译、中国地方文化、影视欣赏、跨文化交际、英语演讲与辩论、学术交流等课程。每个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由此看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显而易见的[12]。
5结语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得出结论: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切实符合了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需要。它既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综合素养。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落实到操作层面,是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介于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宏观上规定了教什么和开设哪些课程。以往课程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连贯性,同时也削弱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层面的改进主要包括重新设计大学英语教学流程,实行阶段性教学,充分保证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实行分类教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施模块式分流教学,充分体现和突出个性化差异,实行个性化教育;进行建构和开发网络监控程序,督促学生不断提升网络学习效果,不断充实网络资源和优化多媒体教学环境。在建设好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大开设后续课程的力度,开发和建设特殊用途课程和通识类英语课程,以构建一个更加科学、更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罗益民.外语教育“工具论”的危害及其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3):50-51.
[2] 杨自俭.关于外语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外语,2004(1):14-16.
[3] 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306-308.
[4] 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53-457.
[5] 任俊莲.超越语言工具性思想还原英语教学的文化内涵[J].文教资料,2007(1):169-170.
[6] 徐亚辉.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62-163.
[7] 袁燕华.剑桥大学语言课程设置中的人文性[J].教育评论,2011(5):162-164.
[8] 钱冠连.为非功利的语言理论辩护:兼论语言理论的三分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44-48.
[9] 葛纪红.论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9(15):106-108.
[10] 贾曼丽.人文精神回归大学英语教学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5):179-180.
[11] 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33-40.
[12] 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兼考香港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609-617.